第384章 翻滚吧,赵禎
宋煊二人回头望去,发现钟离瑾几乎是腾空而起。
也不知道他受到了言语的刺激,还是真的屁股隱隱作痛,把他给弹起来了。
钟离瑾一下子就站在地上,向宋煊二人展示自己身体好了,屁股一点都不疼了。
根本就没有內痔的事,完全是瞎担心。
“哎,钟离通判,有没有还是等御医捅进去再做判断。”
杨怀敏面上露出关切神態,钟离瑾脸色依旧是有些难看,慌忙摆手。
“不必了,不必了。”
钟离瑾咳嗽了一声:“此番我是为了公事而来,如何能因私废公?”
“宋知县,你速速把无忧洞的案情告知我,我定要短时间內把林夫人之子给解救出来。”
“毕竟此事已经拖延数日了,万一再继续拖下去,我怕他小命不保,到时候也不好与林夫人交代。”
宋煊倒是也没太逼迫取笑钟离瑾。
毕竟他脑瓜子不正常。
有点出人意料的操作,那也正常。
宋煊隨即伸手从抽屉里把有关无忧洞招供的册子拿出来:
“钟离通判,这是我差人审问的副本,你先看看,若是有什么发现,也好及时的互通有无。”
“好,多谢。”
钟离瑾不想继续在这个尷尬之地待下去了,抓起宋煊给他的资料,一溜烟地小跑了。
这个时候也不装菊疼了。
杨怀敏瞧著他如此狼狈的模样,忍不住弯了腰蹲下大笑起来。
“跳樑小丑,真是跳樑小丑啊!”
赵禎也觉得这个屁股长痔是一件非常疼痛的事,更不用说杨怀敏方才描述的医治之法。
回头自己得找时间问一问十二哥,有什么法子可以提前预防,避免生痔。
待到笑够了,杨怀敏才站起身来,用手指著外面:
“宋状元,你是不知道他在大娘娘面前有多蠢。”
“哦?”
宋煊眼里露出疑问:
“怎么个蠢了?”
“我之所以费了那么大功夫按著他头来,就是不想让状元郎误会我是在詆毁他。”
杨怀敏重新坐在椅子上,简短的描述了一下有关钟离瑾的话。
宋煊轻微点头,他觉得钟离瑾实在是太想上位了。
可惜又没有那个脑子。
属实是念经念傻了,只会“祈祷”,就算成功了,也觉得是自己祈祷有用,佛祖显灵那一类人。
杨怀敏端起茶喝了一口:
“就他那样的,要不是眉宇间生出了舍利子,我看他一辈子都別想来京为官。”
对於这件事宋煊没有发表看法,也只是抿了口茶。
他还要继续看有关灾民的统计,以及计算粮食够不够用。
工程量有多少,再加上拆除那些权贵在河道上修建起来的观赏亭子。
一个个的也不嫌弃大夏天的蚊子多。
杨怀敏见宋煊没有搭茬,便也明白宋状元不喜欢在背后说人家坏话。
他又扯起另外一个话题:
“不知道宋状元是使了什么藉口向那些寺庙化缘的?”
因为杨怀敏知道前段时间,这批人已经大出血了给禁军发赏钱了。
“我就是问问他们有没有賑灾的心思。”
宋煊翻著帐本:
“结果这帮和尚还算个人,乖乖的把钱粮送来,用来賑济灾民,好在我也不是那种贪钱的官员,大家一拍即合,就这么简单。”
杨怀敏轻微頷首。
每年闹了灾荒,不管怎么样,这些寺庙都会施粥的。
可是今年这次应该是大手笔的,佛祖真的割肉餵鹰了。
杨怀敏全然不知大相国寺住持子远在同宋煊谈判时,被步步紧迫,到气到发抖,心態有些绷不住了,才被迫答应下来。
无论过程是如何的不好,但是结果达到了就成。
更不用说子远住持感觉到自己受到了背刺,尤其是开宝寺的僧人把大批钱粮送来的时候。
这属於当眾羞辱了。
可子远却觉得有些愧疚和憋屈,大相国寺乃是东京城第一大寺,结果被开宝寺给超过去了。
甚至因为开宝寺的识相,而名利双收!
“看样子这些和尚的家底还是够厚的。”
杨怀敏颇为感慨的说了一句。
宋煊挑眉瞥了他一眼,怎么,你也想要从金佛上搞钱了?
“经过这两轮,也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个钱。”
“是啊。”
杨怀敏在如今这个位置上,怎么可能不喜欢钱呢?
奈何士大夫们很少会给他送礼的,也就是宋煊会给他点跑腿的赏钱。
能给杨怀敏送礼的人,想要的更多,他目前满足不了。
尤其是有了唐朝宦官乱政的现象,他们这些宦官可是被防的死死的。
“钱钱钱,都说大宋富裕,可是百姓手里没几个子,官员手里也没几个子,国库里也是能跑耗子了,实不相瞒,连我们手里也没几个子。”
杨怀敏忍不住扼腕嘆息:“这钱都到哪里去了呢?”
“我也有些奇怪。”
“宋状元,其实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让你帮我参谋参谋。”
“杨太监请说。”
杨怀敏斟酌了一会,便把马季良的主意给说出来了。
他的主张就是京城里的商人经常用低价收购茶引,盐引这类专卖凭证。
他请求官府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统一收购和交易这些票据。
这个政策下来,马季良的家族在东京城就能操纵更多的茶商来获利。
毕竟他家里是茶商出身,又与刘美结亲,才有了做官的机会。
现在就是想要从大宋的政策里,为自己捞钱。
本来吕夷简等人想要把宋煊给推出来顶锅,让他去驳斥马季良的奏疏。
可惜事情被突如其来的大雨以及救灾给耽搁了。
这件事也就一直没有下文。
马季良又给杨怀敏送了点钱,请他吹吹耳旁风。
如今朝廷上下的目光全都在救灾上,哪有心思搞这些。
杨怀敏那是拿了钱真办事,他就是拿捏不准,想要问一问宋煊的建议。
“这个主意能挣钱是能挣钱,不过挣的是绝户钱。”
宋煊合上帐册:“杨太监也想要在史书上落下这么一个名声吗?”
杨怀敏不清楚这里面的经商门道,但是他可以確定马季良这个茶商绝对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还望宋状元能够为我解惑,我虽然是宦官,可也不能损害了朝廷。”
甭管杨怀敏说的是真话假话,宋煊倒是给他掰扯了一下这其中的经济帐。
这个主意当中隱藏著巨大的漏洞,资金越雄厚的商人,就能拥有越多的套利空间。
本意是想要支援边境,但是商人不会在运输粮草,而是热衷於用谋取利益。
商人用十四文的成本,通过换取茶叶等专卖品到內地销售,最终能够获利一百文的实际利润。
如此一来,便是大量属於国家的財富流入了商人的口袋。
杨怀敏目瞪口呆,还能这么赚钱,他都没想通这里面的道道。
“宋状元大才!”
他连忙吹捧了一句,要不是宋煊,他当真是理不清楚这里面的道道。
“杨太监,我不知道是谁在背后鼓动的你,但是我敢肯定他没安好心。”
“怎么呢?”
“好处他都拿了,恶名都由你这个宦官背了。”
宋煊瞥了他一眼:
“毕竟能上史书的宦官,除了大奸大恶,那就是有能力之人,你还觉得此法由你提出来,会上哪个选项的记载?”
“你属实是被人给卖了都帮著他数钱呢。”
“直娘贼!”
杨怀敏气的都拍桌子了。
他还以为能帮助大娘娘解决缺钱问题呢。
这样自己能捞点,还能解决钱少的事。
原来有这么一个大坑等著自己!
“他娘的马季良,都敢如此坑害於我。”
宋煊眉头微挑:
“谁是马季良?”
杨怀敏也没瞒著,把马季良的底细说了个遍。
宋煊頷首,原来是刘美的姻亲,怨不得如此猖狂呢。
他们还真是能尿到一个壶里去,都想尽法子当大宋的蛀虫,把钱搬回自己家里去。
现在刘娥賑灾缺钱,杨怀敏是想要解决。
可如今的问题是能解决,就看割谁的肉。
有钱人的钱是根本不完,没钱的人是真的没钱。
不光是大明有“改稻为桑”的国策,每一朝都有每一朝的改稻为桑项目,只是大多数都失败了。
问题是既得利益者如何能让出自己的利益?
如今大宋有了財政问题,他们这批人嘴上全都是哭穷。
甚至还想要继续保持自己以前得到的利益份额,加大剥削的力度。
財政危机的背后往往是政治危机。
只不过目前大宋的问题还能遮掩一二,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屏风后面的赵禎,听著宋煊的解释,原来还有这种坑呢。
大娘娘的姻亲们也太不像话了。
一个个的都有官职,比正经科举出身的人升官还迅速。
可他们都不满足,还想著要为自己家族搞更多的钱。
贪心的很,全都是餵不熟的白眼狼。
现在记在心里的帐本上,等朕亲政后,定然一个个全都给你们拉清单算总帐。
杨怀敏骂了一会,顺气后:
“宋状元,你觉得我该如何拒绝他?”
宋煊再次瞥了他一眼,明白杨怀敏这定然是收取了好处。
但是又不想退钱,同样也不敢与大娘娘的姻亲关係过於僵硬。
自己能在大娘娘面前给他们上眼药,可同样他们也能做到。
大家处於同一生態位,谁都奈何不了谁,还有更高的风险。
“为什么要拒绝?”
宋煊端起茶杯笑了笑:
“杨太监就说现在朝廷都在賑灾,哪有时间处理这种事,先拖上三五个月嘛。”
“拖上三五个月。”
杨怀敏还是头一次收钱不办事的,所以有些拉不下脸来。
“他都如此陷你於不义之中,在青史当中遭人唾骂,你拖他三五个月,已经是客气对待了。”
有了宋煊的助攻,杨怀敏立即就觉得自己心里舒服多了。
相比於马季良送的礼,更为珍贵的还是自己的信誉以及在史书上的评价。
他连忙对宋煊道谢,照例询问了一下有关賑灾的进度。
杨怀敏说要替宋煊向大娘娘匯报。
毕竟你干得好,那也得有人帮你说。
否则这功劳不就被钟离瑾那个蠢货安在自己头上了吗?
“宋状元,不要嫌弃我聒噪,官场上的门道太深了,就算是我也没有完全参悟透彻啊!”
“如此,那就多谢杨太监了。”
“谈不上谈不上,若非有宋状元帮我拨开云雾,我怕是要被人给卖了,还不自知呢。”
杨怀敏笑了笑,又小心翼翼的询问:“宋状元当真是打算拆除惠民河上的建筑啊?”
“当然了,不过能在惠民河上建造违章建筑的权贵们,怕是钱多的很。”
杨怀敏不明白宋煊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他们可不是光有钱,那还得有权势。
要不然这些人能在这条河的繁华之处,肆意搭建吗?
宋状元能想不明白?
但杨怀敏不相信他想不明白,又听宋煊道:
“我记得在这里建造亭榭的应该有马家吧?”
“对。”
杨怀敏也是连连点头。
只有在东京城没有房的宰相和官员,居住的地方才会与平民为邻。
这种奢华地界,如何能有寻常百姓呢?
那也就是河对岸有百姓居所。
毕竟百姓居住的地势低洼,河水上涨,淹的也是他们的家。
“那子远住持说了一句什么送佛送到西之类的。”
宋煊面上带笑:“我若是强行拆除马家的亭榭,这样一来,马季良就会记恨上我,没多少时间去催促杨太监此事了。”
“一举两得,我拆了他的亭榭梳理河道,让惠民河真正的惠民,而你也不会总是被他追著问。”
“毕竟他的仇恨已经转移到我的头上了。”
“啊?”
杨怀敏虽然內心觉得宋煊这法子是真不错,自己定然能够脱身。
但是嘴里却依旧摇头:“不行啊,宋状元,如何能让你来背锅。”
“无妨,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
宋煊也早就被张知白通过气了,將来在朝廷上也要驳斥马季良的奏疏。
既然出一次头也是出,那出两次一块干了,省事。
杨怀敏当即站起身来:
“多谢宋状元了,今后若有吩咐,我定然鞍前马后。”
宋煊哈哈笑了两声:
“我帮杨太监是顺便的,主要是看不惯马季良这种人。”
宋煊如此言语,让杨怀敏心中颇为感慨。
明明是为了帮助我,宋状元偏要说是为了对付马季良。
他们之间哪有什么仇怨?
“多谢。”
杨怀敏在宫中廝混许久,也明白宋煊为人是真的敞亮。
毕竟他在宫中也是靠著勾心斗角走上来的,那里可有太多阴谋与算计了。
杨怀敏从没遇到过宋煊这样阳光的人。
照的他这个阴暗里的老鼠,有些自卑了。
“无妨。”
宋煊摆摆手无所谓,这种事说不说的都要干。
只不过是卖了他一个好罢了。
並没有实际上的利益交换。
同一件事的话术站在不同角度去诉说,那取得的效果也大不相同。
杨怀敏笑呵呵的走了,回去同刘娥匯报。
待到他走后,赵禎带著人从屏风后面出来。
“十二哥,大娘娘要提拔钟离瑾做开封府尹,他那么蠢笨,如何能干好?”
赵禎是觉得钟离瑾丑態百出,当真是恬不知耻。
竟然把十二哥的干的事,全都安插在自己的头上。
这种人能有什么本事主政开封府?
难道就靠著念经吗?
“六哥儿哎,你还是年轻。”
宋煊让赵禎坐下来,赵禎表示自己坐的时间够久了,想要溜达一会。
“我知道我年轻,所以才会请教。”
“大娘娘她现在代替官家执政,那就代表了皇权。”
“而皇帝任命官员,去哪个位置上,並不一定就是有能力的会被安排在那里。”
宋煊指了指皇宫的方向:
“诸如掌握禁军的將领,以及官家的亲卫將领,第一要务是忠心,第二要务才是能力。”
赵禎当然明白这种事:“所以钟离瑾对大娘娘忠心?”
“我看未必是如此。”
宋煊咳嗽了一声:“主要是钟离瑾这个人比较奇特。”
“哪里奇特?”
“一般都是得道高僧死后能產生舍利子,他还活著就能產生舍利子,所以我猜测他应该活不长。”
赵禎下意识的睁大眼睛。
舍利子这种事他听说过。
可是对於钟离瑾有如此离奇的经歷,让赵禎更加感到不可思议。
“十二哥,他活著產生舍利子,是真事吗?”
“不知道,万一他嘎嘣死了,我就说拍卖等舍利子是从他那里的得到的。”
宋煊摊手笑道:
“要不然寻常僧人也不能认啊!”
舍利子这种话语权,是掌握在僧人的手中的。
不是你说是舍利子,那就是舍利子的。
钟离瑾这种舍利子的事,定然是有僧人给他背锅才能顺利传播。
赵禎被宋煊给科普的,已经隱隱有些不相信世间是有神佛存在的。
可是这种违反认知的事发生,当真还能把赵禎给唬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