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三十七章 鼎器之争,渭河决堤

第三百三十七章 鼎器之争,渭河决堤

听完李骁的交代,杨守敬面色不变,重重点头道:“末将遵命。”

随即转身离开金帐,带人去华州执行任务。

李骁转而看向吴立震:“雍州鼎的宣传怎么样了?军中士兵和关中百姓的反应如何?”

吴立震连忙上前,递上一份文书:“大都护,效果比预想的还好。”

“军中士兵都传,雍州鼎是天命归北疆的明证,如今虽遇雨季阻碍,也是上天对咱们的考验,士气反倒更足了。”

“关中百姓那边,不少人说咱们是‘应天而来’,对咱们北疆军也没有那么惧怕了。”

“而且,咱们的人告诉了百姓,去了灵州能分得田地,不少百姓都心动了。”

李骁接过文书,快速扫过几行,紧绷的脸色稍缓:“好,民心士气不能丢。”

“继续宣传,让关中百姓都知道,咱们北疆军不仅能打仗,更是天命所归,跟着咱们北疆,能分田赚钱,天天都能吃饱。”

宣传只是手段,真正能让百姓们信服的,还得是实打实的利益。

百姓们虽然信天命,但更信自己的肚子,谁能让百姓们吃饱饭,百姓们就跟谁混。

所以,李骁便让宣德司的人,尽可能的去将北疆的政策告诉关中的百姓们。

“去北疆分田,只缴四成租税。”

要让这句口号,深入关中百姓之心。

北边的灵州正在进行分田,只要去了灵州,每户都能从大都护府租种几十亩不等的农田,而且只需要缴纳四成的租税。

但前提条件是去灵州。

因为原本属于金国的关中,目前还处于战乱区域。

没办法实施北疆公田制。

依旧还是按照金国旧制收缴租税。

士绅豪强们的田租普遍是在六成,黑心的甚至能达到七成。

再加上金国的正税和其他苛捐杂税,最后百姓们到手的也只有两成左右,常常出现‘种粮不够交租税’的窘境。

而此时的关中北部,士绅豪强虽然被打倒,但北疆军却是在每个村寨任命了一批‘税吏’,百姓们还是得照样交税交租,用来供养北疆前线大军。

租税虽然低了一些,但也达到了七成。

若是交不够,税吏就得倒霉,将矛盾转移到百姓内部,北疆军高高在上,自然方便管理。

等到日后关中战乱平定,便会有一批转业军官前去搭建基层管理框架,将关中彻底纳入北疆统治。

但对于此时的百姓们来说,一边是四成,一边是七成,再加上关中战乱不断,性命都不一定能得到保障。

反而越往北走越安全,自然有很多人愿意拖家带口的迁移去灵州。

北疆在关中的种种行为,实际上就是逼着百姓们迁移去灵州,补充灵州迁移去漠北及河西走廊的人口。

毕竟,从中原向外迁移汉民,是北疆百年不变的国策。

……

潼关外的官道上,泥泞不堪。

三万金军步骑艰难行军,雨水浸湿了衣甲,也浇灭了士兵们的士气。

“这鬼天气,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一名士兵一脚陷进泥里,骂骂咧咧地拔出腿,裤腿上沾满了污泥。

旁边人附和道:“玛德,咱们在洛阳待的好好的,跑什么关中来啊。”

“就是啊,关中有北疆军,咱们中原还有宋军呢!”

“听说北疆军比宋军更不好对付啊。”

“肯定啊,朝廷在关中损兵折将,听说好几支大军都全军覆没,哪里有跟宋国打的自在啊。”

“长安还有好几百里,再这么走下去,不用打北疆军,咱们先被大雨淋死了!”

抱怨声在队伍中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士兵放慢了脚步,脸上满是疲惫与不满。

河南讨招使夹谷沙宁勒马立于队伍前方,听着身后的怨声,面色不变,但却直接将两名想要停下休息的士兵,当众斩杀。

对着众人高声道:“谁再敢止步不前,这就是下场。”

“长安危急,北疆军已逼近城下,我等身为大金精锐,岂能因大雨退缩?”

“若长安失守,关中沦陷,关中的同胞都将沦为北疆军的奴隶。”

杀鸡儆猴的效果立竿见影,队伍中的抱怨声瞬间消失,不过士兵们的心气还是低落,毕竟关中百姓当不当奴隶,跟他们河南人有什么关系?

当晚,夹谷沙宁召集各部将领开会。

“长安如今只剩下完颜纲的凤翔军与士绅民兵,北疆军虽因大雨无法用炮,却也随时可能攻城,咱们必须尽快赶到。”夹谷沙宁沉声道。

一名将领皱着眉头说道:“统军,不是弟兄们不愿赶路,只是这大雨连下数日,士兵们又冷又饿,不少人都染了风寒。”

“依我看,不如暂时歇一歇,等天气好转再加快速度,反正北疆军的火炮也用不了,短时间内攻不下长安。”

“是啊统军~”

另一名将领附和道:“咱们这些将领想建功立业,顶着风雨也无所谓,可士兵们不一样啊!”

“一群懒虫,哪懂得什么家国大义?只知道抢钱。”

实际上对于士兵来说,打赢了,升官发财跟他们没关系,顶多拿点赏钱;打输了,却要先送命,哪有心思拼命?家国大义值几个钱?

夹谷沙宁沉默了,他知道将领们说得对,大雨确实让士气跌到了谷底,再强行赶路,恐怕会引发兵变。

可长安的军情刻不容缓,若是等北疆军缓过劲来,长安就真的保不住了。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对着众人道:“本将知道大家的难处,也知道士兵们的心思。”

“本将做主,只要咱们打败北疆军,夺回咸阳、庆阳等地,本将便奏请陛下,允许尔等‘不禁刀兵’!”

“不禁刀兵?”

将领们眼前一亮,这意味着攻破城池后,士兵们可以自由劫掠,金银财宝、女人奴隶,都能随意抢夺。

夹谷沙宁点头,语气带着诱惑:“北疆军劫掠了关中众多大户,缴获的金银无数。”

“只要打赢,这些财物,本将许诺分一半给将士们,到时候,大家既能立功,又能发财,还怕士兵们不肯拼命?”

将领们纷纷大喜,连忙起身领命:“末将等遵令,定能督促士兵,尽快赶到长安!”

次日清晨,大雨停歇,天空虽仍布满阴云。

金军士兵们得知“不禁刀兵”与分财物的许诺后,士气果然高涨了不少,行军速度也加快了许多。

可好景不长,第三天,雨水再次倾泻而下,关中的雨季本就多雨,这场雨下得比之前更急,官道再次变得泥泞不堪。

直到第四天,金军终于抵达华州,在城中补充了给养后,夹谷沙宁留下一千兵力守城,主力继续向长安前进。

深夜,大雨依旧未停,夹谷沙宁躺在帐篷里,辗转反侧,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不安。

他起身叫来亲兵,问道:“探骑有没有传回消息?北疆军那边有什么动静?”

亲兵躬身道:“回统军,探骑还未传回消息,只说北疆军仍在咸阳一带,暂无攻城迹象。”

夹谷沙宁皱起眉头,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传令下去,让探骑扩大搜寻范围。”

虽然大雨天发起夜战是两败俱伤的打法,但北疆军素来狡猾,更是疯狂,不得不防。

“遵命。”亲兵连忙领命而去。

而此刻,在渭河南岸的河堤旁,杨守敬正带着两百多名穿着百姓衣服的北疆士兵,在大雨中忙碌着。

这些士兵都是他精心挑选出的熟悉水性之人,趁着夜色乘坐小船偷渡到南岸。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挖堤。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途径黄土高原南部,水流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淤积,形成了一段地上河。

历史上,仅记载在册的决堤便有两百多次,即便到了后世,也发生过十几次严重水患。

李骁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决定用洪水来对付金军。

雨水掩盖了挖掘的声响,士兵们拿着铁锹,拼命地挖着河堤。

天快亮时,渭河堤坝终于被挖通。

浑浊的河水如脱缰的野马,将原本只有一米左右的缺口,冲的越来越大,涛涛洪水朝着渭河南岸奔涌而去。

此刻,夹谷沙宁刚刚勉强入睡,便被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惊醒。

他猛地坐起身,疑惑地喃喃自语:“什么声音?”

话音刚落,帐篷外便传来士兵的惨叫声与呼喊声:“水,大水来了,快跑啊!”

夹谷沙宁心中一紧,连忙冲出帐篷。

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涛涛的洪水从渭河方向席卷而来,水流湍急,能没过膝盖,却淹不死人。

“渭河决堤了?”

夹谷沙宁脸色巨变,已经没时间分辨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必须要制止士兵们的慌乱。

“不要乱,全都住手,不要乱跑。”夹谷沙宁大声喊道。

“洪水淹不死我们。”

这些天正是暴雨时节,夹谷沙宁在选择营地的时候,首先便排除了一些地势低洼的地方,以免清晨醒来的士兵发现自己泡在水里。

所以,营地的地势比较高,洪水没过膝盖,但却淹不死人。

但最可怕的是,这场突然而来的洪水,引发了士兵们的恐慌。

再加上之前连日的艰难行军,士兵心气低落,骤然遭遇洪水,下意识便四处奔逃,俨然出现了营啸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