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十万关中军北伐,引蛇出洞

第三百三十八章 十万关中军北伐,引蛇出洞

长安城笼罩在连绵阴雨中,帅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着完颜纲凝重的面容。

他手中捧着中都传来的圣旨,面“择机北,收服关中全境,将北疆军赶回河套”的字句,如千斤重担压在心头。

窗外雨声淅沥,敲打在窗棂,更添几分压抑。

完颜纲放下圣旨,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标注着红黑两色的关中疆域。

红色是金军控制的长安、渭南、秦州等地,黑色则是北疆军占据的咸阳、庆阳等城。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盘算着兵力:长安城中有三万精兵、三万多士绅组建的民兵,加即将抵达的夹谷沙宁所部三万精锐,再收拢渭南等地的零星兵马,总计能凑齐十万大军。

而反观探骑传来的消息,关中的北疆军主力不过三万余人,再加夏军仆从军与草原万户兵马,总计也才六万。

“十万对六万……优势在我。”完颜纲喃喃自语。

可一想到北疆军在野战中的凶悍,他又忍不住皱紧眉头。

完颜合达与完颜守望先后战死、徒单多罗被俘、咸阳城破的惨状历历在目,那支黄色甲胄的军队,绝非寻常敌军可比。

“必须稳妥行事,绝不能中了北疆军的圈套。”

完颜纲正思索着固守待变之策,书房门突然被敲响,一名亲兵急匆匆走进来汇报:“禀告大帅,渭南传来紧急军情。”

完颜纲眉头一皱,沉声喝道:“说。”

亲兵展开密信后,眼眸陡然睁大,颤抖的声音说道:

“渭河……渭河堤坝决了,夹谷将军的援军……被洪水淹了。”

“什么?”完颜纲如遭雷击,眼眸睁得很大,满是难以置信。

猛地转身快步前:“你再说一遍!损失多少?夹谷沙宁呢?”

亲兵急忙说道:“回……回大帅,信说,洪水来得太急,而且还是天没亮的时候,弟兄们都没反应过来。”

不过好在夹谷沙宁经验丰富,没等营啸蔓延便稳住了军心,还组织士兵往高处撤……

可即便如此,也有数千金军在内讧踩踏中伤亡,粮草大半被泡烂,剩下的撑不了几日,还有好多士兵染了风寒痢疾。

完颜纲的手缓缓松开,踉跄着后退两步,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他闭眼,脑海中浮现出洪水吞噬军营的画面。

若不是夹谷沙宁从底层摸爬滚打多年,治军严谨且反应迅速,这三万精锐恐怕早已全军覆没。

“万幸……万幸啊……”

完颜纲喃喃道,语气中满是后怕:“万幸这几日大雨不断,渭水湍急,北疆军的骑兵没法渡河,没能趁机偷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又沉声问道:“眼下援军在哪?”

“夹谷将军带着残部撤到渭南城休养了。”亲兵连忙回答。

完颜纲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可随即又被怒火填满。

他猛地一拍桌子,咬牙切齿道:“定是北疆人搞的鬼。”

“这群蛮子,竟用如此阴毒的手段,决堤淹军,简直奸诈至极!”

心中满是怒火,可脸色愈发沉重:“洪水不仅淹了援军,渭河南岸下游怕是已成了洪泛区……”

“百姓要受灾了,更要紧的是,再过两个月就是秋收,这么一淹,粮食肯定要大量减产。”

可以想象,接下来的渭河南岸遍地灾民的景象。

完颜纲原本的计划,是凭借长安的坚固城防与关中的粮草储备,和北疆军耗下去。

北疆军劳师远征,粮草补给本就困难,等到冬季大雪封路,必然主动撤军,届时金军再北收复失地,便可稳操胜券。

可如今,洪水毁了援军、淹了粮田,关中金军别说撑到冬季,恐怕连秋天都熬不过去。

“李骁那狗贼是要逼我决战啊!”完颜纲拳头紧握,指节泛白。

“本帅就如他所愿。”

雨声依旧,帅府内的气氛却比窗外的阴雨更显冰冷。

三日后,笼罩关中多日的阴雨终于停歇,可这份晴朗并未给长安带来半分轻松,反而让局势愈发紧张。

渭河决堤的恶果,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

大片粮田被浑浊的洪水浸泡,无数流民扶老携幼,逃离家乡。

以往关中出现流民,首选的逃难方向是南侧的汉中,可如今,渭河南岸的村落间,却悄悄流传起一则让金国官府心惊的传言。

“北疆人在夏国给百姓分地呢!”一名面黄肌瘦的老农蹲在路边,压低声音对着身边的流民说道。

“不用给地主交租,直接从公家手里租田,每户只需要缴四成租税,再没有其他苛捐杂税,自己家能落下六成粮食,比在咱们这儿强多了。”

“真的假的?”

旁边的流民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北疆人会不会是骗人的?万一去了那边,被抓去当奴隶怎么办?”

“我表哥的小舅子,前几天就偷偷去了北边,昨天托人捎信回来,说都是真的。”

“北疆人不仅给地种,还管饭呢。”

老农的话,让越来越多的流民动了心。

逃难去其他地方也不过是继续给田主种地,缴纳高昂租税。

而这已经是幸运的了,很多难民与奴隶无异,甚至会饿死当地。

相比之下,北疆的待遇就太好了。

于是不少人开始悄悄朝着渭河北岸的方向挪动。

消息很快传到长安,金国官府立刻慌了神。

完颜纲下令在全城张贴告示,厉声辟谣:“北疆蛮夷编造分地谎言,实为诱骗我大金百姓,凡前往灵州者,皆会被其掳为奴隶,生死不由己。”

“其挖出的雍州鼎亦是伪造,真正的九鼎早已被我大金先祖珍藏于中都,天命仍在大金,切勿轻信谣言。”

与此同时,关中军沿着渭河设立关卡,严查过往流民,一旦发现有北意图者,当即扣押。

官府的强硬手段,确实阻止了大部分流民,可仍有少部分人趁着夜色,从偏僻的渡口淌水过河,投奔北疆控制区。

时间转眼进入八月,距离秋收仅剩不到一个月。

渭河北岸的田野里,庄稼长势喜人,而渭河南岸,大片粮田被洪水淹没,粮食减产已成必然。

更糟糕的是,官府还得拿出库存粮食赈济流民,本就紧张的粮草储备,愈发捉襟见肘。

帅府内,完颜纲看着手中的粮情奏报,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不能再等了。”

完颜纲猛地将奏报拍在案,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北疆军虽野战厉害,但我大金军队亦不是好惹的。”

当年几万生女真人,便能覆灭辽国、灭亡北宋,金军的战斗力,仍然堪称是这个时代的地表最强之一。

可就在金军紧锣密鼓准备出兵时,一名北疆使者却突然出现在长安城下,要求面见完颜纲,商议和谈事宜。

帅府的议事厅内,北疆使者身着青色长袍,神色平静地站在堂中,面对完颜纲与众将的审视,毫无惧色。

待完颜纲落座,使者便缓缓开口,道出和谈条件:“我北疆军愿与金国罢兵言和,条件有三。”

“其一,金国需交出夏国国主李安全,以及汪古部一千多户余孽。”

“其二,赔偿北疆军五百万贯钱,以补偿此战损耗。”

“其三,双方划定疆界,南以渭河为界,东以黄河为界,北以介壕为界,约定为兄弟之国,永世交好。”

“此后,北疆军绝不无故劫掠金国。”

完颜纲闻言,心中满是疑惑,北疆军素来强势,此前一路势如破竹,如今却突然主动提出和谈,这实在不合常理。

他眼神锐利地盯着使者,冷声道:“你北疆军连胜数场,为何突然要谈和?莫不是有什么阴谋?”

使者淡淡一笑:“我北疆军从未想过与金国为敌,更非要与大金不死不休。”

“此次关中之战之所以会爆发,乃是因为当初我北疆攻占夏州之时候,贵国军队无故插手。”

“鄜延路总管更是亲率大军侵犯我北疆边界,我北疆无奈只能还击。”

“所作所为,实乃是迫不得已。”

“如今疆界已明,各守一方,对双方皆是好事,至于条件,已是我军最大让步,还请完颜将军斟酌。”

“斟酌?”

完颜纲还未开口,一旁的将领便怒喝起来:“你们害了我大金数万将士,如今仅凭一句误会,便想消除仇怨,停止战争?”

“赔偿五百万贯?划定疆界?简直是痴心妄想!我大金岂能受此屈辱?”

“就是!北疆蛮子也敢跟我大金谈条件?待我军出兵,定将你们全部剿灭!”

金军将领们愤怒怒骂喝道。

完颜纲压了压手,示意众将安静,随即对着使者冷声道:“李安全不过是个无用废物,交出去也无妨。”

“但其他条件,绝无可能!”

“你北疆军若想战,我大金奉陪到底,若想谈和,便拿出足够的诚意,否则,休要再提!”

使者见状,知道多说无益,便拱了拱手:“既然完颜将军不愿接受,那我便回禀大都护。”

“只是还望将军三思,一旦再战,关中百姓恐将再遭战火涂炭。”

“用不着你多管闲事!”

一名将领前,一把揪住使者的衣领,厉声喝道:“回去告诉李骁,带着北疆狗崽子们,滚出关中。”

“若是还敢留在我大金的国境内,我大金的铁骑定要打断你们的骨头。”

说着,便命人将使者拖拽出去,扔出了长安城。

议事厅内,完颜纲看着众将义愤填膺的模样,心中却仍有疑虑北疆军主动和谈,究竟是真的想罢兵,还是另有图谋?

几日后,又一名北疆使者再度出现在城下。

帅府议事厅内,新使者将和谈条件稍稍让步:“我家大都护念及关中百姓疾苦,愿将赔偿金额减至三百万贯,其余疆界、交人条款不变。”

“还望完颜将军以大局为重,莫要再拖延时日。”

完颜纲端坐主位,手指轻叩案几,目光扫过堂下众将,见众人皆面露不屑,便淡淡回绝。

“三百万贯依旧是无稽之谈。”

“我大金疆土岂容随意划分?若北疆军真心谈和,便该退出关中,归还所有城池,否则休要再费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