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1012章 032 道光可不得倒光么

第1012章 032 道光可不得倒光么

紫光阁赐宴,也是招待西洋使者的时候经常出现的一个环节。

当然了,从同治年开始一直到庚子年八国联军打到大沽口,这段时间的递交国书也是在这里。

还是从同治十二年开始的,甚至到了今天,接待还经常是在这里的。

不信可以晚上七点钟打开电视,有外国大使来的时候,都是怎么报导的。

而亲王设宴接待,实际上也是一个信号。

嘉庆在考察智亲王的表现,加上俄国使者来了也要求谈判,还有就是三跪九叩的大礼他也完成了。

考虑到英国此时的表现,俄法两国还是值得清朝皇帝拉拢的。

就是喜欢盖章的乾隆还活着,他也是这样的要求。

索洛维约夫也不怕回去有人给他打小报告什么的,雍正年间的档案不少被乾隆销毁,事实上康熙年间的不少档案此时还在。

甚至于一些满文档案,也是有作用的。

索洛维约夫就不知道,翰林院里这些庶吉馆的庶吉士,他们是学满语的。

精通满语的林则徐,就从满文档案的故纸堆里面找出来了乾隆年间理藩院和俄国女皇的交涉记录,还有雍正年间满汉官员分别给雍正帝的上奏,以及康熙年间双方的历次谈判记录。

最重要的,就是伊斯梅洛夫使团的俄国档案和满文档案对上了。

不光是林则徐,那些庶吉馆里学过满语和蒙语的翰林,都起了不少作用。

嘉庆皇帝明面上没有说,还单独给这些翰林们加赏。

此时的大清虽然在走下坡路,但是还远没有到药丸的地步,赏赐之物还是给得起的。

甚至嘉庆对于宫中的造办器物,有时候还会赏赐给一些亲近或有功的大臣。

对于俄国使团带来的宝物,在保和殿皇帝本人的赐宴时,还要呈上来一部分展示,也是中国皇帝对和各国关系的重视。

至于现在,智亲王兄弟两个坐在上手,右侧第一的位置给了俄国使者,左侧第一给了法国,这也是他们各自地位比较高,因此坐在两边。

俄国毕竟是在战争中最后击败了法国,而且索洛维约夫有宫廷和文官的兼任,内伊一向是纯粹的军人,在宫廷中的信任程度,还有法国王太后这一层关系,这座次自然也就这样安排了。

至于赐宴是分餐的,也是场合的因素。

智亲王本人还没有出现,各位使者也是按次序坐下。

索洛维约夫旁边还有个小桌,谁让他带着小孩来的,又没有设置小孩那桌,因此也只好把帕沙带在身边。

赐宴主要还是要看看都有哪些美食,索洛维约夫是没想到都按照蒙古标准来的。

他虽然之前和卡尔梅克人,也就是没能东归的那部分土尔扈特相处过一段时间,但饮食都是按照各自的习惯来。

嘉庆皇帝显然因为俄国在北面,又一直有和清朝外交联络时使用的汗号,因此赐宴也是按照接待蒙古王公的标准来的。

因此就是上了满汉全席的水平但此时没有所谓满汉全席,反而是以后的总结,起初的招待也是按照蒙古式样来的,还有奶茶这类的。

索洛维约夫自己是从来喝不惯奶茶,但是儿子在旁边坐着却很开心的饮用。

他们父子虽然关系亲密,但是因为索洛维约夫总是出征在外,因此两人经常不在一起。

自己这儿子,倒是不忌口。

智亲王落座以后,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

在嘉庆于太和殿称呼了索洛维约夫为“索卿”以后,也是满清的皇帝和王公大臣没把他当太外面的人。

毕竟以前也不是没有过索尼和索额图,名字这么挂的,还表示亲近。

但称呼“卿”也只有嘉庆一人,智亲王现在还不是道光,他的称呼倒是和一般的大臣称呼没什么区别。

“索将军不远万里,浮海而来,为各国使者之首,如此光景,就是过去圣祖仁皇帝时,也不多见。”

嗯,虽然索洛维约夫也想吐槽,不过为了这次的任务能够完成,也就要顺着话继续下去。

而且此时还是嘉庆朝,智亲王还没有成了后来的那个苦逼样子,画像里看着是营养不咋地,可是在这个时候他的状态还是不错的。

他还在继续致辞,讲的也就是大清如何如何。

虽然现在看上去在走下坡路,但还是比较唬人的。

英国人在海上有信心,可是对于万里之外,他们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甚至也不知道清朝的虚实。

索洛维约夫是知道的,他就坐在这里听着智亲王在那里讲,讲完了以后各国使者就鼓掌。

主要的事情,还是俄国、法国、瑞典、荷兰和葡萄牙五国的事情,其余各国也都是陪衬。

讲了半天以后,智亲王这里终于提到了要紧的事情。

“英夷于嘉庆二十一年夏前来,当今圣上念及远道而来,又少识礼仪,特加宽宥。然而英使仍然盲目自大,不像诸位这样识大体,知礼仪。因此皇上也各有赏赐,除回赐伊等国君、国王、大国公御制物以外,各国使臣,也有赏赐。”

嘉庆在问过了各国使者的情况以后,倒是分门别类,按照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进行匹配赏赐。

起初只有帕沙有小孩子的特权,赏了一个玉佩。

现在倒是挨个都有封赏,御赐每人贡茶一包,荷包两个,几个小国使臣各自还得了一对茶碗,只不过样式都是不一样的。

宫廷里的物件,也都是好的,不过他们获得的也多是嘉庆年间新造的御用茶具。

这个手笔已然不小了,毕竟还只是给使节的礼品。

到了荷兰、瑞典、葡萄牙三国,使者还各自赏得一对宫中使用的盘子。

都知道欧洲人来贸易,为的就是生丝、茶叶和瓷器,最后一个虽然在商品当中占据的比例并不高,但价格在那里摆着呢。

哪怕只是民窑的产品,在欧洲往往也能够有高价。

这种时候,各自也要谢恩,冯·费尔森伯爵就领着另外两位使者过来单膝下跪谢恩。

因为不是见君,这种礼节是在欧洲见到国王时的礼节,智亲王对此也并不算在意,而且冯·费尔森特别会说话,他也见过很多欧洲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