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1011章 031 进入紫禁城拜见嘉庆皇帝(下)

第1011章 031 进入紫禁城拜见嘉庆皇帝(下)

使臣都来到了丹陛之下,就是要等待皇帝的召见。

抬头看到这壮观的太和殿建筑,确实也让人感到震撼。

凡尔赛宫最辉煌的时候,内伊还是箍桶匠的儿子,他是没有见过。

跟着拿破仑去的时候,那里不少珍宝都给搬到卢浮宫去,甚至一部份还被盗。

法国王室的大量珠宝遭到盗窃,至于是谁盗窃的,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就是这样,凡尔赛宫还是欧洲宫殿当中的杰作,只是比起中国的皇宫,而且明清两朝使用一个宫殿,并没有营建个新的,也就是中间火灾曾经重修过,仍然是气势卓群。

“欧洲确实没有这样的宫殿。”

“您想什么呢?”

“之后我们还要见到这个国家的皇帝。”

“等着宣旨吧。”

在堂上的太监传话下来的时候,也是有礼部官员过来,引领他们登上台阶,就这样走进了太和殿。

索洛维约夫的视力一直很好,他能够看到皇帝坐在那里,但是靠近了以后,也要低下头来,到了位置以后,便要在奉礼官的引导下,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至于什么“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种话其实很少能够使用上的。

像是日本人喜欢来个短促的“板载”,要么就是幕府那边喜欢使用“千秋万载”,倒是这样一长串进来,看起来就有点.冗长。

甚至还可以用来水字数。

嘉庆皇帝看到绿衣来使很懂规矩,只不过一直是领着儿子,这就是俄国使者了。

而一旁的法国使者穿军装大礼服,手持元帅杖,显然也是符合人家的礼仪。

按照托津和章煦进一步的奏报,此二人也是欧洲的名将,只不过索洛维约夫年少而多谋,还很有文化,倒是有些儒将风范,但他是洋人;而“内元帅”则是典型的猛将,虽然这种人在中国也有,但是法国皇帝亲口称他是“勇士中的勇士”,那就是非常厉害了。

这两个国家派的使者,还都是宿将,也引起了嘉庆的好奇。

“平身。”

他在大礼参拜以后,就允许各国使臣起来。

然后,索洛维约夫也能够抬头来看到嘉庆皇帝的样貌。

一个看起来和善的大白胖子,虽然也五十多岁了,但是看上去又非常精神。

但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倒是也能够体系出来他的特点。

嘉庆的执政风格一向四平八稳,没有太多的特点,主要是规矩,但他自己做事板正,却不能带来臣子们按照皇帝的标准来做。

虽说和前面的皇帝比有点平庸,但是也意外的是个好人。

被刺杀的时候,还想着不要株连,陈德的两个儿子要不是群臣劝谏要斩草除根,大概他就要给改判流放了。

也没有文字狱,对于臣民也还算宽容,要是在一般环境下,还是个不错的皇帝。

然而他不巧接了乾隆的摊子,倒不能算太烂,就是一个爱造反的白莲教又来了,这回一直到了嘉庆九年才结束。

动不动就罪己诏,被群臣气哭的大白胖子皇帝,几乎没有大清皇帝该有的喷子和毒舌属性。

从努尔哈赤开始算,清朝皇帝有一个算一个,都挺毒舌的。

索洛维约夫看到了皇帝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嘉庆正在打量他,还对旁边的太监说。

“俄使父子,样貌也太俊秀了些。传旨,俄法两国使臣可以献上国书,到御阶前来。”

这样,索洛维约夫领着儿子,和内伊一起到了御阶前,把国书奉上。

嘉庆先看看俄国使者的国书,如果不提示的话,大概也不会注意到这是个外国使臣写的,字体倒是偏于厚重,力道也很深,而且用的是硬笔,也能够看出来执笔的人是个武将。

但索洛维约夫这外貌,那是奶凶奶凶的步兵上将,能跟拿破仑大战几次,还没落下风,最后取得了胜利。

反差确实也太大了,至于他领着的孩子,手里还捧着一个木匣,里面装的是“宝章”。

“传俄使近前,朕有话要问他。”

能直接沟通的外国使臣,这个倒非常方便,还能够多了解一些外国的情况。

倒是让一旁的大太监都有点愣神了,皇上一向都对规矩管的很严,今天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在旁边的传教士南弥德这个时候倒是动了一步。

“来使懂得官话,南弥德,等下你给朕做译员。”

“嗻。”

嗯,从一传教士嘴里说出来,确实有些别扭,倒也有趣。

洋人当中,只有南怀德当年参与修订历法,有很大功劳,获得了御前免跪的特权。

南弥德还达不到那个程度,他也就是为嘉庆皇帝做一下顾问。

“过来吧,朕登基二十一年以来,是第一次见到,还有泰西使臣,能够写这样一手好字,倒是颇为规矩。”

“谢陛下。”

“也带着你儿子一起过来。”

有时候,颜值确实也是一种正义。

在贵妇当中,小白脸就很吃香,有文化的小白脸更加受追捧。

至于中国古代,这面相也是很重要的。

索洛维约夫这就领着儿子,提着手杖上殿,而且除去了头上的双角帽,夹在腰间。

帕沙跟着进来的时候,干脆就没有戴帽子,他手上还捧着木匣呢。

而嘉庆本人呢,他还坐在御座上,等着索洛维约夫过来。

“你就是索洛维约夫?”

“回皇上,外臣正是俄罗斯使者。”

“样子不错,若说你是文官,这样貌也是一等一的。”

“谢皇上夸奖。”

“你是哪一年生人啊?”

“外臣若按天朝的年号算,是乾隆四十六年生人,乾隆六十年投军授官。”

“十五岁就投军了?”

“回皇上的话,在俄国像是外臣这样,都是从出生时就登记在册,一家之中兄弟几人,除留下一人侍奉父母,打理田产,都是要投军或奉公的。”

“有些意思,你又是哪里人士?”

“外臣出生在梁赞,在我国旧京莫斯科东南。”

“算来你也从军有二十年了吧,现在就任一等将军,这个年纪也算年少有为。”

“谢皇上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