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很多人从大败到大胜,都从失败主义谋士变成了胜利主义的,似乎只需要用兵力就能够堆垮拿破崙。
他们在击败了几次拿破崙以后,看起来都希望能够取得个伟大的胜利。
这种时候,反而是先前主张要大干一场的叶尔莫洛夫谨慎了起来。
他也知道,库图佐夫说的总是有些道理的。
在维尔诺的时候,反而是他主张进攻。
等到库图佐夫病倒了以后,他反而谨慎了起来。
当然了,很多人都说叶尔莫洛夫这人,经常是满嘴胡言,总是不讲自己的真实意见。
不过现在他开始讲了真话,周围的这些军官对他的意见,也让他濒临离开这个司令部。
“可是那是另外一回事,你要做的,还是要集中兵力去打击敌人,可是我们的人现在都在干什么呢?”
“是啊,都在干什么.温岑戈罗德男爵干的事情,军队当中也议论纷纷。”
“怎么说他也是为了保护莫斯科自投罗网的,这个时候触霉头也不好。更何况,丹尼斯確实也倒霉,换一个將军来管前进的骑兵分队大概也不会这样。”
“看样子还是你了解情况。”
“没什么,战前我到过魏玛和德勒斯登,这一带的情况总归有些了解。要是按照我的想法,和敌人交战的时机,现在也並不成熟。问题,就在兵力太过分散。派出大量的骑兵到前线去,固然是好办法,可是”
要回到本茨劳这边,现在巴克莱和本尼格森不在这里,前方的各位將军们,在库图佐夫病倒了以后,就开始爭论目前的战略。
虽然此前库图佐夫又像是奥斯特里茨那样,对於指挥权的掌握並不充分,偏偏又是在第四纵队当中。
亚歷山大在他还有能力行动的时候,还是能够听一听他的意见,而不象是七年多以前的行动那样,最终被法军击败。
可是现在这个时候,总司令在病床上,各位將军对於指挥权的分配,以及战略方针都爭吵个不停。
甚至对於他们来说,打小报告都要比过去方便很多。
沙皇和康斯坦丁大公都来到了前线,事情也很明显。
索洛维约夫和尼古拉两个人快速行进到这里来,现在尼古拉就在一旁坐著气喘吁吁。
“看样子,你还是需要多锻链啊。”
康斯坦丁看著弟弟这副样子,也不无揶揄地说道。
“可我还是觉得,要过来看看,谁知道.谁知道伯爵是选择骑马过来的,我也就得跟著他过来。”
“他在义大利的时候经常整天都在马背上,这一点还是有些像已故的大元帅亚歷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行动起来就不知道疲倦。你还是听哥哥我的,在总部这边积累经验吧,索洛维约夫这小子,虽然正式的调动没下来,不过还是要他到本茨劳来的。”
尼古拉这一个多月,在后方被一大堆公文和各种事务弄的焦头烂额,这样到前方来,反而还是在司令部里。
虽说一路上骑马赶路很不好受,不过也有一点还是好的,那就是离前线更近。
但太后的意思,也就是让他留在二线,亚歷山大和康斯坦丁都清楚母亲的想法,因此也只是把他留在总司令部里。
之前,索洛维约夫去华沙,好歹还能够看著他,也通过公务磨一磨性子。
但现在总司令的状况这么糟糕,他本人提议要重组司令部,尤其是参谋部,於是索洛维约夫不得不回来。
虽然他最討厌的就是参谋业务,在1806年到1807年的行动当中,处理各方面的信息已经是焦头烂额了。
现在却不得不回来,而且还要在各方之间周旋。
以前有些威望高的將领在这里的时候,库图佐夫能够压住一群老將,巴格拉季昂能够团结少壮派。
现在代替他们两个的托尔马索夫和米罗拉多维奇,对於维根斯坦还是多有不满的。
这样的情况,甚至和巴克莱那个时候,还不太一样。
至少大家对於巴克莱有不满,可是他要採取什么战略,至少大家还能够按照意见来执行。
现在连巴克莱都不在,按照资歷,团结各方面,个人能力来说,维根斯坦明显也不是一个合適的人选,只是因为他正好当时率领第1军在里加,挡住了麦克唐纳和乌迪诺往彼得堡开进的部队,这才取得了声望,以至於在追究別列津纳河战役的责任时,库图佐夫因为胜利让亚歷山大也抓不到他什么把柄。、
维根斯坦有个胜利光环,最后锅都是奇恰科夫的。
因为俄军內部,也对於各种问题是相互指责的,虽然面临博罗季诺到莫斯科这样的困境,可能俄军上下会团结,但是在优势局面的时候,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够保证上下一心。
现在,就已经再次面临这种局面。
索洛维约夫想了想,这种时候,大概他要去见库图佐夫,总司令本人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很多事情似乎也不能讲。
可是这时候,大概还是要徵求一下他的看法,只是一些话大概还要捡著说。
这点他自己都清楚的很,以往內部爭端也总是
但这样,他也是要去。
对此,他也和叶尔莫洛夫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並且也对尼古拉提及了。
康斯坦丁也知道了,宫廷內部的麻烦事很多,索洛维约夫以前要么是下面的军官,要么就是带兵在外,涉及这里的时候却很少。
而且要是作为旁观者的话还好,自己要是入局的话,那是另外一回事。
“科里亚,你说会怎样呢?”
“我不知道,从头伯爵的意思来看,他觉得应该统一意见。”
“可惜,他的资歷不够,要不然我可能会支持他的。”
康斯坦丁是偏向於自己的亲信,因此会说出这番话,也只是和弟弟说,连一旁的那些副官都没有提。
因为尼古拉还是能够管住自己的嘴,而那些大嘴巴的副官就不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