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开局:召唤锦衣卫 > 第三百零五章 战马

第三百零五章 战马

“依照我出发前与阿父的约定,”朵朵公主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

“首批七千匹战马,应已在集结调配至边境。若一切顺利,预计可在十日内,抵达云乌格勒地区东南边缘的‘呼伦乎尔’草场——那里便是我们约定的首个交接地点。后续战马,将分批次,在一年内全部交付完毕。为确保这批战马能够按时、安全抵达,阿父已派出部落中最为精锐的勇士负责押送,同时也安排了众多斥候沿途探查,以防克烈部与叛军的侵扰。”

李景炎静静地聆听着,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暗自计算着这个时间。十日,从时间上来说不算迅速,但考虑到草原当下混乱的局势以及如此大规模的马匹调动,这样的速度已然十分难得,可见漠南部确实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呼伦乎尔草场……”李景炎低声沉吟,目光仿佛穿透重重宫墙,落在了那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

“好,朕知晓了。届时,镇北侯会派遣精锐骑兵前往接应,并负责清点交割。镇北侯治军严谨,经验丰富,定能与贵部顺利完成交接。希望双方在交接之时,务必谨慎细致,切不可出现任何差错。”

他稍作停顿,语气加重了几分:“至于驻军之地,鄂多斯山下平原,还需公主尽快与可汗确认,划出明确区域,以便我军提前规划营寨、哨所,早日进驻,与贵部形成犄角联防之势。时间,对于你我双方而言,都至关重要。如今局势瞬息万变,早一日形成联防,我们便能多一分胜算。”

朵朵公主郑重点头:“皇帝陛下放心,驻军之地一事,阿父已有明确决断。我会立刻通过部落驯养的红鹰传书回去,最迟明日,便将划定的区域图纸及相关注意事项,呈送陛下御览。漠南部期待着与大燕健儿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强敌!我们深知,唯有紧密合作,才能抵御共同的敌人,守护草原与大燕的安宁。”

她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眼神坦荡清澈,看不出丝毫虚假之意,心下却是有些狐疑……

李景炎凝视着她片刻,终于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极淡却又多了几分真实的笑意:

“如此便好。有公主这句话,朕便放心了。愿我两国此番合作,能如同这御书房中的烛火,”他抬手轻轻指向那跳跃摇曳的火焰:“即便遭遇风浪,亦能长久明亮,永不熄灭,照亮北境安宁之路。”

“长生天与大燕皇帝陛下共同见证!”朵朵公主以草原特有的庄重方式回应道。

又就交接的一些具体细节简单商议了几句之后,朵朵公主便起身告辞。

李景炎吩咐小福子亲自送公主出宫。

看着朵朵公主那身火红色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门外,李景炎脸上的笑意缓缓褪去,重新恢复了一片深沉的平静。

他起身,再次踱步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目光精准地落在北境草原,落在云乌格勒,落在那个名为呼伦贝乎的草场上。

“十日……按时推算应该能够赶上,南方计划,首批七千匹……如此一来,又多了几分胜算。”他低声自语,眼神深邃而幽远。

他的手指,轻轻点在了地图上,那片即将迎来战马与铁骑的草原,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打生打死的邻居,不是好邻居。”

——————

“更衣。”他忽然开口道:“朕要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大婚在即,宫中的礼仪,对改革派代表,太皇太后,他同样需要亲自去确认和安抚。帝国的舵轮,在他手中,一刻也不能停歇地运转着。

李景炎乘着龙辇,穿过重重宫阙,前往慈宁宫。

夕阳已完全沉入西山,天际只余一抹暗紫的余晖。宫灯次第点亮,昏黄的光晕在朱红宫墙和琉璃瓦上跳跃,将巍峨的宫殿笼罩在一片静谧而肃穆的氛围之中。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动着龙辇上的明黄帷幔。

皇帝的仪仗沉默而迅疾地行进在青石板铺就的宫道上,沿途遇到的太监、宫女无不早早跪伏于地,屏息静气,直至龙辇远去才敢起身。

慈宁宫位于后宫深处,比皇帝的乾清宫更显宁静祥和。这里是大燕太皇太后——的居所。宫苑内古树参天,花草繁盛,虽已入秋,仍由花匠精心养护着些许晚开的秋菊与桂树,暗香浮动。

龙辇在宫门外停下,李景炎并未让人高声通传,只示意小福子上前告知宫门内的太监。

很快,慈宁宫的掌事嬷嬷亲自迎了出来,恭敬地行礼:“陛下万福,太皇太后娘娘正在佛堂诵经,请陛下稍坐,奴婢这就去禀报。”

“不必打扰皇祖母清修,朕在此等候便是。”李景炎淡淡道,抬步走进了慈宁宫正殿。

殿内灯火通明,布置得典雅而温馨,不似御书房那般威严肃穆,多了几分生活气息。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果品的清香。李景炎在暖阁的榻上坐下,立刻有宫女奉上温热的茶水和几样精致的点心。

他并未动用,只是目光平静地扫过殿内的陈设。这里的一切都彰显着太皇太后的品味与身份,也承载着原身幼年时某些模糊的记忆,似乎总隔着一层难以言说的、属于帝王家的疏离与谨慎。

约莫一炷香后,轻微的脚步声从内殿传来。李景炎站起身。

太皇太后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她身着暗紫色绣金凤纹常服,头戴珠翠,虽已年近过百,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长期养尊处优形成的淡然。她的眼神温和,却也有着历经数朝风雨后沉淀下的通透与沉静。

“皇帝来了。”太皇太后的声音温和,带着一丝淡淡的欣慰:“政务繁忙,怎得这个时辰过来了?可用过晚膳了?”

“孙儿,给皇祖母后请安。”李景炎躬身行礼,态度恭谨:“尚未用膳。刚批完奏折,想着大婚在即,有些礼仪上的细节,想来听听母后的意思。”

太后点点头,在主位坐下,示意皇帝也坐:“皇帝有心了。大婚之事,内务府和礼部都已筹备得极为周全,哀家看着,并无不妥之处。”她接过宫女递上的参茶,轻轻吹了吹,“只是,皇帝似乎对此事,并不甚热衷?”

李景炎神色不变,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皇祖母多虑了。大婚乃国之大典,关乎社稷安稳,儿臣岂会不热衷。只是近日南境不宁,新政推行亦遇阻力,千头万绪,难免有些疲乏,恐在典礼之上有所失仪,故而来向母后请教,以期万全。”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将个人情绪完全掩盖于国事之后。

太后看着他,目光深邃,轻轻叹了口气:“皇帝,国事固然重要,但自身也要保重。皇后的人选,是哀家与你你父皇一同选定,叶小姐温婉贤淑,有母仪天下之风范。日后她入主中宫,不仅能延续皇家血脉,亦能为你分忧,打理后宫,让你无后顾之忧。”

“孙儿明白。皇祖母费心了。”李景炎应道。

“听闻,你方才召见了漠南那位公主?”太后似不经意地问道。

“是。大婚典礼之上,儿臣想让她展示骑射,以示天朝对藩邦的恩宠与亲和。”

太后微微颔首:“此举甚好。漠南部落骁勇,近年来虽称臣纳贡,但其心难测。以怀柔之术笼络,确有必要。那位公主性子如何?”

“活泼直率,不失草原儿女的本色。”李景炎评价得客观而简洁:“但也不可小觑。”

“嗯,皇帝知道便好,毕竟是藩邦之女,皇帝稍加礼遇即可,若要与漠南草原联姻,也并非其不可,还需谨慎为好!”太后轻声提点道,话语中带着深宫妇人特有的谨慎与界限感。

“孙儿,谨记皇祖母教诲。”

祖孙二人又闲聊了几句家常,多是太后询问皇帝饮食起居,皇帝一一作答,气氛看似融洽,却总隔着一层无形的纱。太后不再追问国事,皇帝也绝不主动提及那些血雨腥风和朝堂争斗。

又坐了一盏茶的功夫,李景炎起身告辞:“天色已晚,不敢再打扰祖母休息。孙儿,告退。”

太后并未多留,只是慈爱地看着他:“去吧,记得传膳,莫要饿坏了身子。大婚之事,不必过于忧心,一切有祖宗礼法在。”

“是。皇祖母也请早些安歇。”

李景躬身行礼,退出了慈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