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催人老啊,一晃几十年过去,张元林年轻不再,大领导也是满头白发,眼前的陈区长同样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两人见面后先是叙旧了一会儿,又聊起大领导的近况,陈区长一个月才去见一回,相比之下,竟然是张元林去看望大领导的频率更多一些。
想来也可以理解,陈区长的工作内容肯定更多,自然是没什么空闲时间到处溜达,反观张元林就自由多了,尤其是对轧钢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后,基本上从上到下的运营都不需要张元林操心,这就叫能力!
得知张元林基本上一个月要去看望大领导两三次甚至是四五次,陈区长不由的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难怪呢,前几天我去看望大领导的时候,他老人家让我会议结束后一定要找你聊聊,看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到时候让我看情况配合你行动,为其他人打个样,这么看来,你已经从大领导那边了解过了相关的政策内容?”
张元林笑了笑,点头说道:
“是的,大领导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还是会去主动找人了解咱们国家最新的政策走向,这应该是他多年工作养成的习惯,也是他想为国为民尽一份力的表现,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即便是退休了也不忘初心,努力的为后辈们指引前行的道路。”
陈区长闻言也跟着附和道:
“没错,据我了解,大领导年轻时就是个工作狂,非常舍得自我牺牲,是不少人学习的榜样,既然大领导如此信任你,我自然是不会有任何质疑的,只是我很想知道你是不是已经有什么想法了。”
客套了几句后,张元林直言道:
“我目前的想法都很片面,毕竟是今天才真正了解清楚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考虑到对文件的解析和方案制定您应该胜过于我,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您来提议,我来配合。”
微微摇头后,陈区长笑道:
“张厂长,你就别谦虚了,早些年我还跟着大领导的时候就领教过你的厉害,后来你搞那些活动的时候我也了解过,确实是很好的点子,只可惜出现的不是时候,不过当时我就讲了,如果后面有重启的可能性,我一定还找你来负责!”
“所以啊,这事儿你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有大领导在,咱们俩也算是同事的身份了,而且这里也没别人,尽管畅所欲言!”
张元林没有立马回答陈区长,而是摆出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许久后才缓缓开口道:
“说实话,我也是在会议上才真正的了解到新政策的完整内容,太过深入的信息我还没琢磨出来,如果是看表面,那么我能做的就是配合大方向,想办法把轧钢厂由公转私,尽快打响我那片区的第一枪。”
坐在正对面的陈区长听后忍不住用力一拍手,笑道:
“巧了!这也正是我的想法!”
随后兴冲冲的陈区长拿来一份文件,摊开后仔细的讲解了起来。
原来,在政策发布下来后,陈区长就和相关领导根据区里的情况彻夜研究了一番,得出的结论和张元林所说的一样,要尽快从轧钢厂入手,开展公转私的行动,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能更快的辐射至周围。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从轧钢厂开始,道理也很简单,就因为它是整个区域内体量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单位,只要这个开头起好了,其他工厂只能照办。
这毕竟是上头下发的文件,它不仅仅是一纸公文,对陈区长来说更是一份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所以不得不认真对待。
想来就算没有大领导的提醒,陈区长也是会主动找到张元林进行这场谈话的,只不过有了大领导这个说辞,二人的交流会显得更加轻松自然,合情合理。
陈区长哐哐一顿分析后,表情认真的看向张元林,说道:
“听着好像挺简单的,就是发个公告的事儿,但我知道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公转私等于是售卖股份出去,国家也不再负责接下来的生产分配,今后的盈亏与否就得股东们自负了,而你作为轧钢厂的厂长,压力很大啊!”
对此张元林故作沉默了一会儿,随后面色严肃的点头说道:
“陈区长放心,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这事儿就交给我吧,保证完成任务!”
见张元林答应的如此果断,陈区长再三确认道:
“张厂长,虽然我很想说军中无戏言,可这里不是在军营,倘若办起来确实是有压力有困难,我也不会真的强求你如何,只是事关新政策的执行,马虎不得呀!”
对此张元林毫不犹豫,再次点头道:
“我知道,无非就是出售股份的问题,给我一点时间会处理好的,只要我敢把这个任务接下来,即便最后找不到买家,我自己也会想办法去借钱补上!”
感受到了张元林的自信,对其比较了解的陈区长长呼一口气,心想一块烫手的山芋就这么交出去了,觉得有点儿不太真实啊!
就在陈区长暗自感慨的时候,却听到张元林又说道:
“等我解决了轧钢厂的股份出售问题,马上就会着手安排我媳妇的纺织厂,只要这两个厂子顺利按照政策完成由公转私的任务,咱们区其他单位肯定也会第一时间效仿跟进的,所以陈区长你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听到这番话,陈区长再也无法淡定了,他不由自主的瞪大双眼,满脸震惊的看向张元林。
“啊?你,你刚才说什么?处理完轧钢厂再,再去处理纺织厂?”
张元林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点头说道:
“没错,我这个人向来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还是那句话,如果最后没人肯来接手,那我就是借钱也要补上!”
陈区长回过神来,随后身体前倾,盯着张元林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
“张厂长,我并没有要求你一下子承担两个工厂的改革压力,所以你不必强行揽在自己身上。”
一阵轻笑响起,张元林点头说道:
“我知道,实不相瞒我在领导圈层以外的人脉还不错,所以有把握完成承诺。”
陈区长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认真的看了张元林许久,随后用力点头道:
“好!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好再泼你的冷水,总之我也给你表个态,这期间有任何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再忙也会抽空帮你处理的,而且只要这两个厂子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我一定写一封表彰信送到我能接触的最高层领导手中!”
谈话到此圆满结束,张元林也是心满意足的走出了房间。
在外等候多时的秦淮茹见状迎了上去,询问陈区长和他说了些什么。
张元林没有立马解释,而是和秦淮茹离开了会议场所,直到走在大街上才阐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
秦淮茹听后惊呆了,显然是无法理解张元林为何要这么冒险。
对此张元林毫不在意,淡笑道:
“原因很简单,第一因为是国家政策的缘故,我这么做等于是顺势而为,有很大的概率得到特殊照顾,比如购买股份有一定的价格减免。”
“至于第二点么,呵呵,说出来可能会有些自傲,但确实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我能真正的掌控轧钢厂和纺织厂,那么我将有十足的把握让它们迎来崭新的辉煌!”
秦淮茹皱着眉头,安静的听着张元林的解释,直到听见第二个缘由,她的表情突然舒展开来,仿佛是一下子想通了什么。
“明白了,我会全力以赴的配合!”
这下轮到张元林发愣了,他惊诧的看了秦淮茹一眼,说道:
“就答应了?还以为你有别的问题要问呢!”
秦淮茹浅浅一笑,说道:
“不用问啊,只要是你认为可以的事情就一定行的!”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陈区长给你下达的命令,所以觉得这个重任压在你身上不太合适,现在才知道是你自己的选择,那就没事了。”
说来说去,全是对张元林的无条件信任。
毕竟是一个时代的更迭,除了张元林以外的所有人都有些惴惴不安,毕竟对他们而言前路是一片迷茫,根本不知道这样的变革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只有张元林无比期待,他熟知这些历史进程,也知道现在正是大施拳脚,大展宏图的时候。
在互联网时代,有一句非常着名的话,叫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
可如果是一个预备谋划了多年,对未来发展趋势和进程了如指掌,拥有上帝视角的人呢?
回去的路上,张元林越想越心情澎湃,满脑子都是事情,也恨不得来一手影分身,对多个点同时开工。
……
随着新政策正式下发,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变革行动。
纵然张元林想法无数,却也清楚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将轧钢厂由公转私,这是他亲口在陈区长面前立下的军令状,同时也是对他打的一记预防针。
当时的说辞是如果找不到足够的人来接手轧钢厂的股份,那么张元林哪怕是去借钱也会补上,也许陈区长会觉得张元林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信心准备的一套夸张的说辞。
可事实上张元林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一样,他真准备这么干!
于是,张元林收敛心神,其他的计划都先暂缓,集中注意力处理轧钢厂的股份改革。
随着对外开放贸易,国内很多生产单位和设备都已经严重落后,与其集中资源扩大生产力,不如直接进口,毕高更高水准的工业技术可以制造出更精密更牢固的产品,价格虽然贵一些,但是使用年限增长了数倍,换算下来还是划算,这也是国内技术短时间内无法追赶的水平。
如此一来,就算各大单位的领导不愿意推陈出新,可随着订单数量的不断减少,为了盘活国内的大部分单位,改革国有企业转换为自主经营就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
在其他人一把手犹犹豫豫,扭扭捏捏不知从何处下手时,张元林大手一挥,组织了一场涵盖全体员工的动员大会,从领导层到中层再到基层,无论是什么职业,只要是轧钢厂的员工就要参加,哪怕对方是个门卫大爷或者清洁工。
站在看台上,眺望着前方排列整齐的上万人的巨大方阵,张元林深吸一口气,接着便开始了他早有预备的激情演讲。
论说话的艺术,张元林在这方面颇有造诣,把难听的话变得好听,把好听的话变得令人爱听,把爱听的话变得令人牢记在心,这也是一种本事。
张元林知道股份改革的事情早晚会传开,也包括轧钢厂生产任务减少等问题,说白了就是技术落后,设备老旧导致的,可这对张元林来说根本不是事儿,只是他需要时间来折腾,而且必须等股份改革以后再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所有回报都属于自己,而非他人。
所以在此之前,张元林必须抓紧时间完成改革,提前和轧钢厂的工人们把话说清楚,让相信自己的人加入进来,顺便帮忙完成改革任务,本来张元林是打算利用自己的隐藏财富一次性搞定的,可考虑到自己的身份,虽然成了厂长却也不可能因此大发横财,否则很容易被人联想到是不是中饱私囊,贪赃枉法了。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场慷慨激昂的动员演讲,目的是希望能让更多人的相信自己,主动把积蓄拿出来购买股份。
按照张元林的预期,只要轧钢厂的股份里有百分之三四十能被工人们买去就行了,剩下的自己可以轻松搞定,一部分是积蓄,一部分去社会上找关系借钱,最好是弄的人尽皆知,这样今后就不怕有人怀疑和调查了。
至于让工人们购买百分之三四十的股份这个问题,在张元林看来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让少数人拿多数钱,另一种是多数人拿少数钱。
很显然,第二种方法的成功率更高,办起来也更容易。
要知道轧钢厂上上下下一万多人,每个人拿一百块钱就是一百万,拿一千块就是一千万,拿一万块就是一个亿。
而且并非这一万多号人都是基层员工,其中有不少中层和少数高层,他们能拿出来的钱就更多了。
像傻柱这样的,他吃喝嫖赌一样不沾,工资也不低,在张元林稳住他不被乱七八糟的女人坑害的情况下,加上时不时的去捞个外快,给人做饭,一年到靠着头除去硬性花销可以攒下个千儿八百的一点问题没有,而且还有冉秋叶那边的钱,这些年来夫妻俩的积蓄有个一两万根本不奇怪。
所以,按照张元林的估算,让全厂一万多人拿着家里的积蓄,再向亲戚朋友弄点来购买股份,搞定百分之三四十毫无压力。
不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家里的积蓄都是血汗钱,全是辛辛苦苦,一点一滴攒下来的,想要让他们一下子拿出来可不容易。
于是张元林想了个办法,鼓励轧钢厂的高层领导打个样,而张元林作为一厂之长自然是要身先士卒做表率的,便在演讲结束后表示自己拿出全部的积蓄,也包括媳妇赚的钱,一共四万块全部用于购买股份。
之后被张元林提前谈过话的领导们也纷纷起身上台交钱买股份,傻柱也在其中,大手一挥买了一万五,基本上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了,当然他手里肯定还有点,那也不能全部都薅的精光,人家也有老婆孩子,总得留些钱过日子不是?
领导们陆续排队交了钱,领了相应的股份,接着就到了中层,再往后才是基层员工。
张元林站在边上依旧在卖力的宣传,并且一旦有人上台买股份就会高调宣布,以此来积极的调动现场的气氛。
“各位!托了新政策的福,现在人人都有机会当股东了!相信大家对咱们轧钢厂的前景是充满了信心的,今后一定会越做越大,再创辉煌!这里曾经是父辈们的回忆,现在是你们的饭碗,等买下股份,将来则会成为你们后代的摇钱树!”
说起来,张元林感觉自己有一种在当传销头子的感觉,不过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绝对不是忽悠,而是一本万利,包赚不亏的买卖!
也就是为了不被人起疑心,否则以张元林的能力,他可以轻轻松松的弄到购买所有股份的钱,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直接一口气拿下所有股份,成为唯一持股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如火如荼的动员大会终究是落下了帷幕。
最后财务进行了统计,让张元林惊讶的是,这场动员大会的效果很好,预期是拿下百分之三四十的股份就算完成任务,可最后竟然是突破到了百分之四十五!
如此一来,张元林的压力又小了一些。
搞定了内部,那么接下来就是把重心放在社会上了,张元林已经带头花了四万买股份,接下来他便不可能再突然掏钱继续购买,除非是公开向社会上借钱之后再继续加码。
但是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收集资金也不合理,还是需要掩护的,于是张元林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走出轧钢厂从周边开始演讲宣传。
? ?求全订,求月票,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