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要在漠北建立祭坛,独孤腾的心中很纠结。
对于羌人那奇怪的信仰,汉人一向不认同,羌人真要有大的祭祀活动的话,也是用活物作为祭品。
如果只是用牛羊也就算了,最可怕的就是羌人一些大型的祭祀,用的都是活人。
就像上一次,羌人为了组织瘟疫,竟然不惜发动一场战争,用超过十万人的生死,来作为祭品祭祀天神。
这次羌人又想要在漠北建立祭坛,可以想象得到,羌人这次要准备的祭品,也是人类。
就算不是真的当场杀死活生生的人,只是借助大战之后留下的尸体和血液,想起来也让人不寒而粟。
羌人要做什么?难道真如他们所说,要求雨吗?
漠北干旱,羌人应该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是这样,也说得过去。
“好!麻烦长老回去告诉大祭祀,只要大祭司不用我漠北百姓来祭祀,我答应你们的要求。”
独孤腾还是有底线的,他知道羌人的用意,无非也是看上了接下来的大战,在这场大战之中,会死多少人,无法预料。
如今的漠北,除了他手中的十五万大军,还有匈奴的十万铁骑,卫家的十几万大军,最大的势力,就是大梁的二十万大军。
如果等大梁把漠北大部分的地区势力整顿过后,能组织出一只三十万的大军。
再加上独孤腾这次向羌人借的十万大军,整个漠北,将会有接近八十万的兵马,一旦发生大战,那大战的伤亡,将会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没有人能预料到接下来的大战会死多少人,羌人看中的也是接下来的大战中的伤亡。
军人的气血比普通人的气血要旺盛得多,羌人大祭祀看中的就是这点。
“将军放心,我羌人的十万儿郎,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漠北边境,与将军汇合。”
羌人的长老得到了想要的承诺,带着这个好消息,回去告诉大祭司去了。
而这个时候在岳池县,灾情已经到了一个让张城感觉到心力交瘁的地步。
随着周边的官员把真实的情况上报来之后,张城已经意识到了这次灾情的可怕,就是岳池周边的村庄城镇,目前因为缺水,死亡的百姓人数已经超过了千人。
每天的死亡人数,也在急剧的增加。
在周边几个县的地域范围之内,张城带着大批的人寻找水源,依然一无所获,最近的河道距离岳池县差不多有百里。
这么远的距离,想要把水引来,困难之大,绝不是人力可为。
张城不得不想其他办法,难怪在他的世界,最困难的年代,最重要的事就是通水通电通路。
现在这个年代,别说电,就是水和路都是一个大问题,许多地方就连官道也没通。
这个问题,也让张城意识到,接下来他是任重而道远。
找不到新的水源,原来的水又在急速的消耗,等待所有人的结果就是无水可用。
张城不得不想其它办法,至少要先保证百姓们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