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流华录 > 第一百零二章 托付

第一百零二章 托付

不过片刻工夫,四面八方都有衣衫褴褛的人潮涌来。从烧毁的粮铺后转出七八个汉子,他们的短褐上沾满了干涸的血迹;从半塌的民宅里爬出十来个妇孺,她们的头发纠结如草,面色焦黄如土;从堵塞的巷口蹒跚走来二十余老弱,他们的脚步踏过焦土,扬起带着血腥味的尘埃。

这些沉默的人流如同溪流汇入江河,渐渐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他们的脚步声杂乱而沉重,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和压抑的啜泣声。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投射在残破的墙壁上,仿佛一群从地狱中爬出的幽灵。

那个抱着婴孩的妇人最先跪倒在辇车前,她的动作如此突然,以至于怀中的婴孩险些脱手。她俯下身去,额头重重磕在染血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明府!求明府做主啊!“

她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却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压抑的沉默。

接着是那个拄着断杖的老翁,他颤巍巍地跪下,断杖从手中滑落,在碎石间滚了几圈才停住。然后是那三个少年,互相搀扶着跪下,最小的那个因为手臂的疼痛而龇牙咧嘴。

如同被风吹倒的麦浪,黑压压的人群依次跪倒。转眼间,辇车前竟跪了上百人,更多的人还在从四面八方涌来。

一个枯瘦如柴的老丈勐地从人群中扑出,他的动作出乎意料地敏捷,干瘦的身躯如同离弦之箭般射向辇车。在距离辇车三步远的地方,他勐地扑倒在地,额头在染血的地面上磕得砰砰作响。

“明府!青天明府!求您做主啊!“

他抬起血肉模煳的脸,花白的胡须上沾满了血水和尘土。深陷的眼窝中,一双浑浊的眼睛闪烁着绝望的光芒。

“黄巾贼抢粮,官军也抢粮!连灶台上的半瓮粟米都夺走了!说是征粮,与强盗何异啊!“

这话如同投进滚油的冷水,瞬间引爆了人群。更多的手臂伸向辇车,嘶哑的哭喊声震耳欲聋:

“军士们拆了我家房梁当滚木,答应赔的粮食在哪啊!“

“我儿在城头战死了,说好的抚恤粮被胥吏克扣了三成!“

“都是从冀州逃难来的,凭什么不给我们入册!“

“我家祖宅被征用做伤兵营,如今连片遮雨的瓦都没有了!“

人流越聚越多,转眼间已有数百人将辇车团团围住。有些衣衫褴褛的流民眼中已泛起凶光,他们开始推搡前面的人,试图更靠近辇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危险的气息,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整个场面。

张鼎勐地拔出环首刀,刀背重重敲在盾牌上,发出震耳欲聋的铿鸣:“虎贲营!结阵!“

二十余名虎贲卫士瞬间收缩阵型。这些曾经的帝都子弟,如今甲胄上布满刀痕箭孔,古铜色的脸庞上写满与年龄不符的沧桑。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严格的训练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盾牌铿然并立,组成一道单薄却坚定的防线。张鼎跨步挡在辇车前,战靴碾过地上散落的瓦砾,目光如鹰隼般扫视人群。他的右手紧握环首刀,左手按在腰间的短戟上,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冲突。

沮授急忙贴近孙原,压低声音:“明府,民怨已如沸鼎,其中混杂各色人等,当暂避锋芒!“他的手指紧紧攥住袖中的笏板,指节发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消失在浓密的胡须中。

孙原强撑着想站起身,却因伤势一个踉跄。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异常艰难。紫袍下的绷带上,已经有血迹在不断渗出。

就在这时,一侧残破的土墙忽然轰隆作响。那堵墙原本就因战火而摇摇欲坠,在人群的挤压下终于支撑不住,整片坍塌下来!

烟尘弥漫,碎石四溅。惊叫声、咳嗽声、哭喊声响成一片。几个站在墙下的流民被埋了半身,挣扎着想要爬出来。更多的人像受惊的兽群般向前涌来,试图远离危险区域。

“稳住!“张鼎暴喝,虎贲营的盾阵被冲得向后滑动,靴底在碎石地上刮出深深的痕迹。几个年轻的虎贲卫士脸上露出紧张的神色,但他们仍然牢牢地守住阵线,用盾牌抵挡着人潮的冲击。

孙原在沮授的搀扶下勉强站稳,他的目光扫过混乱的人群,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就在这时,他的视线与那个抱着婴孩的妇人相遇。妇人怀中的婴孩终于哭出声来,那微弱而凄厉的哭声仿佛一把利刃,刺痛了每个人的心。

混乱中,人群后方突然响起清越的声音:“诸君!且听我一言!“

郭嘉不知何时站上了残破的拴马石,虽左臂仍吊在胸前,身姿却如青松般挺拔。夕阳为他镀上一层金边,使他看起来仿佛一尊降临凡间的神只。他右手指向城外方向,声音穿透喧嚣:

“邺城浴血二十三日,将士饿着肚子守垛口,百姓拆了祖屋当滚木!诸位看看这满城废墟,哪家没有子弟殉城?哪户没有血泪沾衣?“

人潮稍静,旋即爆发出更大的喧哗:“说得好听!饿死的又不是你们官老爷!“

一个独眼汉子勐地扯开衣襟,露出胸膛上狰狞的伤疤:“老子在城头拼杀时,你们这些文官在哪?现在倒来说风凉话!“

他的话语激起一阵附和之声,人群再次骚动起来。几个彪形大汉开始向前挤来,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凶光,显然不怀好意。

管宁突然迈步上前,白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竟直接走入人群,任污手抓扯衣襟,朗声道:“在下北海管宁,愿以管氏清誉作保!今日酉时三刻起,太守府开堂记档!被征粮者凭鱼符或里正画押为证,被抢粮者指认时日地点,核实一例补偿三倍!“

人群中响起嗡嗡议论。几个原本叫得最凶的汉子悄悄往后缩去,显然心中有鬼。

管宁勐地提高声量:“但若有趁乱诬告讹诈者——“他忽然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展开,“此乃《户律》"诈取官储"条,轻者黥面徙边,重者斩首弃市!方才嚷得最凶的那几位,可敢现在就来登记画押?“

喧哗声顿时低落下去。一个抱着婴孩的妇人怯生生问:“当真...当真能赔?俺家就在东市第三坊,军爷们十月廿那日来征的粮...“

孙原终于挣扎站起,接过袁涣递来的太守印绶高高举起。夕阳的余晖照射在铜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此印乃天子所赐,今日立誓:欠百姓一斗,还三斗!欠百姓一命——“他忽然剧烈咳嗽,紫袍上渗出血迹,“本官用命来偿!“

人群彻底寂静了。忽然有个老者颤巍巍跪下:“俺信孙明府!当年在洛阳,就是您断明了俺儿的冤案!“

如同稻浪般,黑压压的人群依次跪倒。张鼎急忙带亲卫上前,将孙原和沮授护送出人潮。郭嘉与管宁却被百姓围住,开始登记造册。

待回到临时太守府,烛光下众人都面色凝重。袁涣清点着竹简:“现已登记七百余户,若皆按三倍补偿,需粮二千一百石,而官仓...“

“不必说了。“孙原疲惫地摆手,“明日开我的私库,所有金银器皿皆可变卖。“

“府君不可!“沮授急道,“那些是...“

“是民脂民膏。“孙原望着窗外如繁星般的火把,“当初离京时,百官馈赠的金银本就是用来安民的。“

忽然堂外传来喧哗。张鼎押着几个被缚的汉子进来:“府君!抓到几个混在人群中鼓噪的好细!从他们身上搜出了这个!“

几块黑木令牌掷在地上,刻着扭曲的鬼面纹样。

“是黑山军的探子。“郭嘉用刀尖挑开令牌,“看来有人不想让邺城安宁。“

孙原沉默良久,忽然对管宁道:“幼安,你明日带人重编户册。无论是本土百姓还是外来流民,皆按丁口配给粮种。“

又对沮授道:“公与清查府库,所有绸缎布匹皆可裁作冬衣。“

最后对袁涣说:“曜卿文笔好,写一封《告邺城父老书》——就说说今日那个常山汉子的事迹。“

烛火噼啪作响,众人忽然发现年轻太守的眼中,有什么比火焰更明亮的东西正在燃烧。

夜幕完全降临,但太守府内的烛火通明,吏员们忙碌地登记造册,计算粮草,安排救济。而在城西的废墟间,无数百姓正仰望着太守府的方向,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