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又呈上几份中会试的其他省份举子试卷,弘治皇帝看了几份试卷后,便皱起眉头,这些试卷比起陕西举子的试卷差太多了。
长期这样下去,将来若传扬出去,大明朝廷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便成为一场笑柄。
牟斌见弘治皇帝的脸色铁青,就上前启禀:“圣上不必心急,以免伤了身体。三安驸马既然公开发表制艺写作密法,想必子厚会有另一套说法,或另有替换制艺之法。”
“圣上何不下发一道旨意,让三安驸马进京陈辩,微臣相信子厚必会另有说辞,而且还有好的方法解决此事。”
弘治皇帝这时才想起罪魁祸首解淳,咬牙切齿怒骂道:“子厚,这个浑小子又给朕惹下事端,看朕到时候不好好收拾他一下。”
“再说自从皇外孙出生后,朕也没有见到他的模样,颖儿也离开朕和皇后数年未见,正好让他们母子一块来京师和朕相见。”
“传旨:‘让三安驸马、祥瑞侯解淳连同安康公主及皇外孙解鼎,一起进京觐见。’。”
“牟爱卿派出得力人手前去传旨,回来时沿途保护好子厚一家人的安全。若有任何失误之处,令他们提头来见朕。”,弘治皇帝又特意叮嘱牟斌。
牟斌听完之后暗自叹息:‘陛下刚才还咬牙切齿怒骂解淳,要和子厚算后帐。现在又特意下此等旨意,可见子厚还是简在帝心,我得好生安排妥当。’
等牟斌回到锦衣卫衙门,坐在椅子上思虑许久,才叫人请来副指挥使叶成,让他亲自带人去宜川县解家庄一趟,恭迎解淳和朱颖母子进京觐见。
等叶成到达解家宣读完圣旨后,解淳哈哈大笑着,为叶成等人安置好住处歇息。
解淳和这些日子里,一直吓得坐卧不安的长辈们商议事情,他向父叔深施一礼,不好意思的道歉:“都是孩儿的错,让各位长辈们受尽惊吓。”
“不过看来此事有八九成已经成功,皇上只是派人来护送我和颖儿母子去京师,可见事情必能成功。”
解淳看到父叔们一副释然的神情,心中感到一阵歉意,他们都是普通农户之人,哪里能想到朝堂中的凶险之处,自己这次不该把他们牵涉其中。
“各位长辈们自我走后,抽出各种优秀学子重点培养,并对剩余的学子们许下诺言,让他们好好学习,也许用不了一年半载,他们便会成为有品级的官府教授。”
“并且招收第二批学员,至于如何具体安排第一批学员,等我从京师传来消息,父叔们再加以仔细甄别任用。孩儿走后,就多劳累各位长辈们费心操劳。”
解淳满怀信心,压低声音为父叔们打气鼓舞士气:“若此行一切顺利,我们解家将再无后顾之忧,会和那些大儒学者一样受人尊崇。”
“即使将来皇帝有心对付我解家,他也要好好惦量一番,是要我解氏满门的性命重要,还是他朱家的江山社稷重要!”
解氏三兄弟瞪大眼睛,惊讶地望着解淳,淳儿是不是疯癫啦?竟然连皇帝也不放在眼中,还说解家能和大明江山一样重要,轻易不敢为难解家。
但看到解淳仍然一脸清醒睿智的模样,都一齐点头应允下来,现在解淳已经是解氏一族的首领,他们虽然是长辈身份,仍然以解淳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