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春秋风云録 > 第377章 靡角之谷

第377章 靡角之谷

本以为晋国内乱,国君年轻,楚国可以趁机崛起,没想到晋国真的出兵,而且上下和睦,阵容齐整,杀气腾腾。楚军怕了,真的怕了,子重输不起。鄢陵惨败刚过去两年多,他可不想再一次败给晋国,丢盔弃甲事小,国家安危事大而且,有雍子这个内鬼,对楚军极端不利。

所以,一夜之间,楚军杳无踪迹,撤得干干净净。

逃跑虽然很丢人,但子重顾及不了那么多,保存有生力量,总比损兵折将好,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后来,蔡国的声子论楚才晋用,靡角之谷的战役,楚军败走,完全就是雍子造成的。他与另外四位并列,成为楚国的五大叛国者,也成为楚才晋用的典范。

不过,他们这几位加在一起,也赶不上后来的伍子胥。

公元前573年12月,晋悼公与宋平公、卫献公、邾宣公、鲁国孟献子、齐国崔杼,在虚朾宋地,确切位置不详会见,商议救援宋国。

恰逢鲁成公在那个季节下葬,孟献子请求先回去参加葬礼。这是国家大事,不能阻止,借机离开了是非之地。

楚国大军逃逸,诸侯没有了对抗目标,宋国的华元依然表示一番诚挚的感谢,顺势请求诸侯帮助讨伐彭城。诸侯同意,宋国人辞谢,只请求留下军队,共同包围彭城。

楚军扔下彭城不管,这可坑苦了五大夫。

公元前572年春,诸侯军队包围彭城。春秋时期的人也不过年,他们该打仗打仗,该打猎打猎,不像现代人,为搞个晚会把头发都搞白了。

此时的彭城,没有了楚军的保护,就如浪涛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可能沉没。

五大夫明白,从楚军撤退的那一刻,他们就被抛弃了,还有必要抵抗吗?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更可怕的是彭城百姓,根本就不听他们指挥,他们是叛国者,他们引来了楚军,引来了战争,不值得为他们卖命。

很快,彭城就主动投降。

成王败寇,不过晋悼公也没有难为他们,而是把五大夫带回晋国,安置在瓠丘今山西桓曲县东滩村。

这五人虽然引来楚国大军,不过是宋国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而已,没有什么大罪华元也没有痛打落水狗的意思,毕竟都是宋国贵族,都是商汤的后裔。

不过,与左传不同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五大夫被杀死,他们的家族被晋国带走。此时此刻,这五人的死活已经不重要了,死了是正常的,活命算捡着了,重要的是,他们的家族保住了。

这次包围彭城,有两个国家没有参加。一个是鲁国,因为鲁成公病逝,带队的孟献子请求回去参加葬礼,得到晋悼公准许另一个就是齐国,带队的崔杼本来就不服晋国,对年轻的晋悼公更不服气,率军不辞而别。

崔杼的这种做法,影响非常恶劣。这是对盟主的不尊重,是对盟主权力的挑衅,诸侯都看着呢,置之不理,影响不好,晋悼公准备发兵攻打齐国。

齐灵公听说后,感到恐惧,虽然晋君年少,国家实力却很强大。2月,派太子光去晋国做人质。虽然心底不服,也不敢明目张胆挑战霸主的权力,那是引火烧身,鞍之战的阴影,依然没有散去。

在雍子的指挥下,晋国对楚国再次取得胜利,晋悼公的霸业大门,开启一丝缝隙。

靡角之谷的战役,楚军败了,败的没有一点尊严。楚国人真该反省:为什么我们的人才,都流失到了晋国?

然而,他们丝毫没有反省,照样看着人才一个个外流,甚至可以说,是楚国人自己把本国的人才逼走了。直到伍举要逃往晋国,楚国才开始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