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晋厉公的咨询,栾书显出若有所思的样子,说:“这事儿,有可能。否则,在战场上,他为何三次见到楚君都逃跑?为何冒死接见楚国的使者,接受他的礼物?君王如果不放心,何不派他出使周王室,查看他是否与孙周有联络?”
一句有可能的话,立刻让晋厉公疑心更重。
回想鄢陵之战的经过,诸侯大军没到,郤至坚决请战战场之上,三次见到楚共王,不作战,却逃避楚共王的使者去找他,还跪拜磕头,接受礼物。
想来想去,郤至的嫌疑越来越大。郤至是否真的与楚国勾结?是否真的想迎立孙周?只要派他去王室献俘即可,如果他真的会见孙周,必有阴谋。
就这样,晋厉公也一步步钻进了栾书的圈套。
公元前575年冬季12月,晋厉公派遣郤至去王室献俘,但真正的目的,要考察他是否想改朝换代另立新君。
与此同时,栾书暗中派人提醒郤至,让他朝拜完天子之后,顺便拜访孙周,问候一下。毕竟是晋国公室支脉,而且受到周天子重视。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栾书又派人通知孙周,让他一定要接见郤至。
有了主帅的嘱咐,一向明礼的郤至,终于办了一把糊涂事,钻入了栾书的圈套。
在王室,郤至春风得意,到处炫耀功劳。朝拜完周天子后,不顾鞍马劳顿,真的去拜访了孙周,虽然没说几句,但毕竟是见到了。谁知道你们到底说了什么?谁知道你们是否要谋反?
按礼,一个是国内掌兵的大臣,一个是旅居国外的公子王孙,绝不允许私下相见。因为,国君最怕内外勾结,有谋反的嫌疑。
跟狡猾的栾大帅相比,郤至实在太嫩了。
这是谋反,传出去必死无疑,甚至可以灭族。栾大帅让你去的?谁信啊!
郤至的所作所为,被晋厉公的密探,查看的一清二楚。勾结国外王孙,如今铁证如山,晋厉公心底对郤至的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失,其带来的危害,将波及整个晋国朝堂。
栾书很简单的一个谋划,就把郤至装了进去。郤氏的末日,即将临近,只差最后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