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屿正在房间里,就着台灯微弱的光芒,用那支新钢笔在他的稿纸上勾勒武侠世界的波澜壮阔。
门外就响起了熟悉的、节奏感很强的敲门声和韩三坪标志性的大嗓门:“老弟快开门!有天大的好事!”
陈屿打开门,韩三坪那张总是带着点戏谑笑容的脸就凑了过来,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活像发现了什么宝藏。
“韩哥,啥天大的好事啊?看你这高兴劲儿,捡着钱了?”陈屿打趣道。
“嘿!比捡钱有意思多了!”韩三坪嘿嘿一笑,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声音,仿佛在传递什么绝密情报,
“内参电影!今晚厂里小放映厅,放内参电影!刚到的片子,香港的,听说好看得不得了!机会难得,去不去?”
内参电影!
陈屿一听这四个字,心脏猛地跳了一下,瞬间全明白了!
这可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中国文化单位内部极具诱惑力的一个词汇!
所谓“内参片”,是指那些不对外公开放映,只在特定范围(如文化宣传部门、电影制片厂、科研单位或高级别机关)内部进行小范围观摩的影片。
其目的可能是供批判借鉴,可能是业务学习,更可能就是一种稀缺的、令人羡慕的内部福利。
这些片子大多来自香港、欧美或日本,题材类型多样(武侠、喜剧、惊悚、爱情等),制作手法新颖,对于看惯了样式相对单一的国产片和少数满满教化意味影片的中国观众来说,不啻于打开了一扇窥探外面世界的精彩窗口,带来的视觉和观念冲击是巨大的。
能搞到一场内参电影的放映权,并且能挤进去看上一场,绝对是值得吹嘘好几天的经历。
“这肯定要去啊!”
陈屿立刻响应,好奇心被完全勾了起来。
他也想亲眼看看,这个年代的香港商业电影究竟是什么样的风貌,顺便再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两人立刻动身,朝着厂里那座平时略显冷清的小放映厅走去。
离得还有百十米远,就感觉气氛不对。
往常只有放厂里自己的片子或者开会时才有点人气的小放映厅,此刻竟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好家伙!简直比过年赶集还热闹!
放映厅门口黑压压全是人,厂里的职工、家属,甚至还有半大的孩子,能来的几乎都来了。
人们脸上洋溢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兴奋和分享秘密般的快乐表情,互相打着招呼,议论着今晚会放什么片子。
空气中弥漫着烟味、瓜子和水果糖的甜香,以及一种热切的嗡嗡声。
就连老厂长袁小平和副厂长陈德有也早早到了,正坐在前排最好的位置上,和几位厂里的老资格专家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韩三坪和陈屿算是来得晚的,挤进门口一看,里面早已座无虚席,连两旁的过道和后墙根都站满了人,真是水泄不通。
“失策!大大地失策!早知道吃完饭就该来占座!”韩三坪捶胸顿足。
正当两人伸长脖子,试图在人群中寻找一丝缝隙时,就听见中间区域有人高声喊道:“陈老师!韩主任!这边!这边有地方!”
循声望去,只见朱琳、李萍和欧阳奋强几人正挤在一起,朱琳使劲地挥着手,她旁边的长条木椅上,果然用帆布包和小外套占着两个空位!
两人如同找到了救星,连忙一边道歉一边费力地挤过人群。
好不容易挪到那边,又是一番折腾才坐下。
座位安排得很自然,陈屿坐在了朱琳和另一个女演员之间,韩三坪则一屁股坐在欧阳奋强旁边,立刻就用他粗壮的胳膊搂住欧阳的脖子,开始逗他:“奋强,听说你去BJ见了大世面,有没有被首都的姑娘迷花眼啊?”弄得年轻的欧阳奋强面红耳赤,连连讨饶。
朱琳显然很兴奋,电影还没开始,她侧过身,小声地跟陈屿聊起BJ的见闻。
王府井百货大楼里摩肩接踵的人群、新桥饭店的俄式西餐、冬天泛着冰光的昆明湖、胡同里回荡的悠长叫卖声……
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明亮。
“陈老师,BJ真的不一样,又古老又新潮,你以后一定要多去去!”她热情地发出邀请。
陈屿笑着点头,听着她清脆悦耳的声音,感受着周围拥挤却热烈的氛围,鼻尖萦绕着各种生活气息混杂的味道。
一种强烈的、属于1979年的独特烟火气扑面而来,让他觉得真实而又珍贵。
忽然,“啪嗒”几声轻响,放映厅里所有的照明灯次第熄灭,巨大的窗户也被厚重的窗帘彻底遮挡,整个空间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和寂静,只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熠熠发光,期待着。
一道雪亮的光柱从后方的放映窗口射出,精准地打在前方巨大的白色银幕上,灰尘在光柱中欢快地飞舞。
“嘘——开始了!开始了!”
不知是谁压低声音喊了一句,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激动。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牢牢吸附在银幕上。
传闻中的内参片,开始了。
(求收藏求推荐啊~~追读和数据已经难看得没法看了,感谢各位读者老爷们~~不要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