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浪潮1979 > 第31章 旅途

这片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间,就在祁连山下,地跨甘青两省,足足有三百多万亩,亚洲最大,世界第二,从秦汉时期就是必争之地。

对了,第一是苏联的,名字叫顿河马场~

这里风光旖旎,不但可以养马,更是取景的好地方。

《蒙根花》、《王昭君》、《和平年代》等都在这里取过景。

剧组分为两拨上车,陆晓雅因为腰椎不好,选了硬卧车厢,其他所有人则统一坐了硬座。

之所以这样安排,厂里也很无奈。

峨眉电影制片厂这次东拼西凑才拿出了22万经费,几乎掏空了家底。

就连韩三坪私下里对陈屿叹气:“要是这次拍不好,今年春节咱们真得一起啃窝窝头了。”

陈屿闻言笑了笑,心里却明白这话并不全是玩笑。

22万在当时的电影制作中确实捉襟见肘,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

首先是演员片酬,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是与今天最大的不同。

陆晓雅也好,韩三坪也罢,所有演职人员都是制片厂的国家职工。

他们拿的是固定工资,而不是片酬。

拍摄电影属于本职工作,可能会有一些微薄的出差补助或伙食补助,但这部分成本在总预算中占比极低。

没有今天动辄占制作成本一半以上的明星片酬。

其次是制作成本,主要包括胶片洗印,这才是占最大头。

这会中国的胶片工业不发达,高质量的胶片需要进口,比如柯达和富士,成本高昂。

就是这种35毫米胶片,一次下来都得花十来万,这还是尽量节省的情况下。

除此之外,拍摄时还会有大量损耗,比如NG镜头、不同机位、不同景别拍摄等。

《牧马人》最终成片长差不多一百分钟,但实际拍摄的素材可能是成片的5-10倍。

这部分是绝对的硬成本,也是制片厂最花钱的地方。

相比之下,至于全体剧组的差旅费伙食费,服化道和其他杂项费用看起来挺杂挺多,实际上加一起差不多也就十万左右。

而韩三坪这一次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钱花光之前把电影拍出来,压力不可谓不大。

车厢里,李萍像个好奇的孩子,趴在车窗边大惊小怪地看着外面的风景。

欧阳奋强也是第一次见到西北的风光,兴奋得不得了,不时指着窗外的景色让旁人看。

朱琳则游刃有余地在众人间周旋,时而与朱时茂讨论剧本,时而和李萍开玩笑,时而还帮工作人员分发食物。

陈屿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取出随身携带的书本。

火车缓缓开动,成都的街景渐渐后退,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田野和远山。

旅途漫长,车厢里渐渐安静下来。

朱琳不知何时坐到了陈屿对面的位置,手中捧着一本《大众电影》,却并不翻阅。

窗外的光线忽明忽暗,她好奇的目光终于还是落在陈屿身上。

旅途有良伴,千里不觉远。

只不过此时此刻,这货已经睡着了~

(求追读求票啊,大佬们别吝啬,都砸过来吧,你们的支持是作者诈尸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