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人》开机,陈屿也迎来人生高光时刻。
从学生到知青,从知青到图书馆管理员,再从管理员到编剧,遥想.....
算了,不遥想了~
总之不管怎么说,这也算一步一个脚印往前爬,都是资历,都算工龄。
因为是编剧,所以很自然地要随组拍摄,不但能每天有补贴,还能到处转转看风景,简直两全其美。
峨眉厂这边财力有限,每天能给演员的补贴最多一块钱,这还得是男女主角,其他角色一般五毛到八毛之间。
不过演员们一般都有固定工资,这由原来单位定时发,因此补贴只能算附加收入,也没多少人真在意。
这个年代人人平等,结果一平均下来,其实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作为编剧,陈屿还是享受到了最高补贴标准——每天一块钱,再加上原来的工资20块。
就这样,陈屿在一群小伙伴中领先一步,月薪率先迈入月入50块大关。
23日一早,陈屿顶着秋日晨光,在微凉的晨风中出了门。
刚到街口,周珊也骑车到了,一见面这位姐姐就好奇道,
“屿娃子,你这几天搞啥去了,我昨天和几个同学来找你摆龙门阵,但图书馆的人说你不在。”
说完周珊扶着自行车,单手叉腰,等对方答复。
这倒是不怪,自从那篇专访发出去后,其他地方可能没感觉,但陈屿可就成了知青们的偶像,尤其是当初一起下乡插队的知青,都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因为陈屿的缘故,这些知青境遇多多少少总有改善,正想来谢谢,谁知这家伙竟然不在。
“去峨影厂了。”
“峨影厂?你去那里干什么?”周珊眉毛挑得高高。
“废话,当然是拍戏啊~”
随即陈屿也没隐瞒,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一股脑儿地说了,包括自己如何向峨眉厂投稿,又是如何参与剧组筹建以及选角的事。
可以说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陈屿经历的比过去三年都多~
周珊被吓了一跳,一时间没法接受,但也隐隐为小伙伴高兴。
“真的假的!意思是说你也要去当导演是不是嘛?
你都跟刘小庆说上话了!!”
周珊属于那种名字文艺但性格大条的人,虽然她自己也不太清楚导演和编剧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想到陈屿已经找到更好出路,心里还是莫名开心。
“屿娃子,到了峨影厂你可要好好干哟,莫耍脾气,莫再得罪人了,这种单位可不好进!”
“我又没说要进峨影厂。”
“.......”
“啥子意思!峨影厂这种单位,好多人削减脑袋都钻不进去,你又要耍性子了是不是?”
说完周珊也没停下,挽起袖子就要冲上来,也幸好陈屿身手敏捷,从容躲过这必杀一击。
周珊一脸气恼:“屿娃子我跟你说,你实在太任性了!你根本不晓得现在是啥子情况!
好多知青返城到现在都没找到工作,我们那还有上街摆摊卖茶水的,你是真的太.....气人了!”
周珊这次真的生气了,脸色红彤彤的,嘴里穿着粗气。
“珊姐!你听我说完嘛~”
“那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