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正常生活的陈大根,开始在樟树村生儿育女,对过去的事情绝口不提。
只有陈老大上小学之后,陈大根才会单独和他说这些事情。
尤其每年过年过节,他都会带着陈老大去拜访各家族老,会说当年的事迹。
耳提面命,一字一句的教,让陈启强记住恩情和背负的人命。
在陈大根看来,那些跟着他出村,没有活着回来的兄弟是他的责任。
这份责任由他传到了陈启强的身上。
他还拿出了一部分战利品,充当族里的资金和底蕴。
养老粮食还有对那些死去兄弟家庭的帮衬,都是族里出面,他出力。
这就是陈大根的选择,只有他和李秀菊以及陈启强知道这些。
就连陈梅香都不清楚。
他和当地各家各户的规矩一样,重长子。
人情,人脉,故事,传承,全都落在了长子头上,最后的养老也是。
同样在樟树村出生,长大,生活的陈启山和陈启发,都不知道这些事情。
哪怕他们小时候去各族叔家里偷过东西,打碎过瓦片,也根本不知道过去的事情。
也只是察觉到族人对陈大根有些尊重,但那时候他只以为自家老爹是木匠的原因。
如今被陈老大说破,不管是陈启山还是陈老四都受到了一些冲击。
总算解开了从小的疑惑,但这样的答案对两人来说都有些难以承受。
陈老四还好,他没想那么多,何况有老爹和陈老大。
陈启山不一样,他在一瞬间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既然和大伯商量好了,那么就这样办吧!”陈启山沉声道,“我只负责工作名额。”
“足够了。”陈大根说道,“这是我们家欠他们的。”
“说什么欠不欠,”陈启山淡然说道,“无非是安慰自己不安的良心。”
“老二!”陈老大皱眉,这话听着可刺耳。
“有因必有果,相信死去的族人在得知和平之后,并不后悔跟着老爹去杀鬼子除汉奸。”陈启山充耳不闻,自顾自的说道,“他们也都是自愿跟着老爹出村的,也不会责怪老爹,何况这些年老爹照顾的还少吗?”
他以前就听过一些老爹杀鬼子的故事,尤其是在学习散招传授实战经验的时候。
那时候的二狗和陈启刚就猜测,陈大根应该有战利品,有些家底。
后来陈老二和陈老三相继结婚起房子,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一直以为是爹娘为养老考虑,没想到偷摸在资助和帮扶那些曾经的兄弟家庭。
难怪三年时期,家家都困难,李秀菊还会把粮食背出去。
很多事情都有了答案。
“老二,你是在怪我?”陈大根坐直身体,目光直愣愣的看着他。
“我知道爹你心里有愧,觉得自己没有把所有人全须全尾的带回来,”陈启山面无表情,“但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相信他们踏出村门口,心里知道结局,他们不会怨恨你,只会恨鬼子和敌人。”
“你不是他们!”陈大根的双眼微微泛红,怒气上涌。
“我是你儿子,老三是你儿子,大姐是你女儿,”陈启山直视他,“你既然有钱有能力,为什么要藏着掖着?为什么不让大姐读完书?为什么不让我和老三继续读高中?就因为你愧疚想要照顾他们的后代?”
一切都对上了,记忆里的迷雾都散去了。
旁人一直以为他是因为成绩不好,才不让读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