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陈启山带着陈老四去二叔公家。
陈大根和陈老大没有跟来,这是怕一家子上门让老人家感到不适。
走在熟悉的道路上,看到不远处熟悉的门户,陈启山也不免有了一些伤感。
生老病死,人这一生都撇不开的话题。
陈启山毕竟是活出第二世的人,对生死更加敏感,体悟也更加深刻。
进屋见到了陈应星,也就是二叔公的大儿子,年龄比大伯陈大树都要大一点。
整个看起来就是一脸的苍老之态,看到陈启山倒是挤出笑容。
简单的聊了几句之后,两人就去探望病床上的二叔公。
月前还见到过二叔公,甚至一起讨论过工作名额的事情。
现在二叔公就躺在床上,整个人消瘦了很多。
陈启山的纳米虫群检查了一下,随后他默默的收回大部分纳米虫群。
的确是寿命大限,药石无医,纵然有宝药想要续命都难。
纳米虫群倒是可以让二叔公多活一段时间,但这对二叔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陈启山最终留下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纳米虫群。
主要作用不是让二叔公延寿,而是让他走的不那么痛苦。
没有打扰二叔公休息,陈启山带着陈老四来客厅和陈应星聊天。
二叔公这一房倒是人丁兴旺。
有应星,应南,应章,应熊,应安,总共五个儿子。
除此之外,还有四个女儿。
全都外嫁出去了,距离最近的女儿也是在桥北公社。
小儿子陈应安和陈启海一样的年龄,大儿子陈应星比陈大伯都要大。
这很正常,二叔公娶的不止一个老婆。
应星是长子,还有一个女儿也是大老婆生的。
剩下的都是二老婆和三老婆生的。
大老婆和二老婆都死于战乱年代。
三老婆年龄小,只生下陈应安和小女儿,在三年灾害时期走了。
倒不是饿死了,而是生病走的。
三个老婆全都走在自己前面,让二叔公多少有些孤寂,好在儿子们都很孝顺。
他又是族老,按照族里的规矩,年龄过六十岁,族里是要出养老粮的。
三年灾害时期,村里的老头老太没饿死,都是族里的这一份养老粮的功劳。
陈家好歹是个有传承的家族,底蕴还是有的。
更别提陈大根有不少战利品,其中一部分还送回族里。
另外,大儿子陈应星可也能领一份养老粮了。
对二叔公来说,他已经活够了,能见到族里出现陈启山,陈小六和陈老四等年轻人。
他已经老怀安慰,就算死也能瞑目了。
在二叔公家里坐了一会,陈启山就带着陈老四离开。
他没留下任何心意,一分钱都没给。
不是他不想给,而是人情是陈大根和陈老大在走在维持。
他留多留少都是不懂规矩,说到底他不是家里的长子,哪怕成为门面人物都不能打破规矩。
有时候,陈启山对这些规矩真的很无奈,但又不得不遵从。
因为规矩打破的后果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