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看……大马……”小英瑶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着窗外,口齿不清地喊道。
“是啊,大马。”何青云笑着捏了捏她的小脸,那双清亮的眼眸里,满是为人母的温柔。
而他们的对面,则坐着两位气度不凡的“中年商人”。
一位,面容儒雅,带着几分富态,正是微服改扮的皇帝赵远山。
另一位,则身形挺拔,神情肃穆,正是禁军统领陆远征将军。
“皇叔,您此番出宫,当真不怕朝中那些老臣,寻上门来,哭谏死谏?”李重阳看着赵远山那副兴致勃勃的模样,忍不住打趣道。
“他们?”赵远山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他从袖中取出一颗蜜饯,逗弄着眼前那个正对他伸出小手的小郡主,声音里满是帝王的自信,“朕已下旨,称‘龙体违和,需往西山行宫静养一月’。有皇后替朕在宫中坐镇,有你留下的那套‘内阁票拟’之法约束朝臣,他们便是想闹,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他说着,将那颗蜜饯,小心翼翼地喂到了小英瑶的嘴里。
小丫头尝到了甜味,立刻幸福地眯起了眼,伸出小手,便要往他那绣着金线的华服上蹭。
“哎哟,我的小祖宗!”赵远山非但没有半分不悦,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他抱着那软软糯糯的小人儿,怎么也看不够,“还是朕的孙女贴心!比宫里那群只会跟朕要官要钱的臭小子们,可爱多了!”
那副模样,哪里还有半分九五之尊的威严,分明就是一个最寻常的、被孙女哄得心花怒放的寻常祖父。
一行人走走停停,一路向南。
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不再是那些早已被“汉寿良品”改造得焕然一生的商业重镇,而是那些更为偏远的、连官道都未曾完全修通的穷乡僻壤。
皇帝想要看的,是这盛世光环之下,最真实的、未被粉饰的,大周底色。
半月之后,他们抵达了一个名为“石鼓县”的小小县城。
这县城,地处两省交界,三面环山,交通闭塞,是出了名的穷困之地。
可当他们的车队缓缓驶入县城时,眼前那整洁的街道,和百姓们脸上那虽然贫穷、却安居乐业的淳朴笑容,却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意外。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带着几分悲戚的锣鼓声,忽然从不远处的县衙门口传来。
只见县衙门口,竟搭着一个简陋的戏台,台上,几个穿着戏服的演员,正在卖力地演出着一出名为《窦娥冤》的悲剧。台下,围满了黑压压的百姓,许多人,都看得是眼圈泛红,唉声叹气。
而在那戏台的一旁,还摆着一张桌子,一个身穿半旧儒衫、面容清瘦、神情却异常坚定的中年书生,正坐在桌后,为那些前来伸冤的百姓,代写着状纸。
他的身旁,立着一个木牌,上面用苍劲的笔迹,写着八个大字——
“代写状纸,分文不取”。
皇帝看着眼前这荒诞而又震撼的一幕,他看着那台上悲愤的“窦娥”,又看看那台下同样满眼悲愤的百姓,他那双深邃的眼眸,缓缓地,眯了起来。
他知道,这座看似平静的小县城里,藏着天大的,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