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普鲁士人现在只能够靠自己了。
-----------------
华沙。
鲁缅采夫元帅不急不慢地拿出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的波兰守军,目前俄罗斯军队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包围了守军只有不到八万的华沙。
这座昔日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旧都,对于伟大的俄罗斯帝国来说,此时此刻已经算得上是囊中之物了。
而俄罗斯的盟友,奥地利军队,此时此刻还在清扫着周边已经收复的普属波兰地区领土上的那些残存的波兰复国军的余孽残党。
这也是俄罗斯和奥地利两国联军共同出兵收复普属波兰地区之前,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和查理八世皇帝两位君主事先在《俄奥密约》之中约定好的。
奥地利取走西里西亚地区,而俄罗斯则是取走除了南普鲁士地区以外普鲁士在第二次瓜分波兰行动完毕之中所瓜分的所有土地。
先造成既定事实,然后再让渡出一部分利益出来,这样事后普鲁士再怎么不满,也只能够捏着鼻子强忍着认了。
不服?那就跟俄罗斯和奥地利两国的军队说去吧。
至于这种行为会不会在民族主义的思潮兴起之后,被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德意志民众们认为,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伙同勾结外人俄罗斯人坑害同为德意志民族大家庭一份子的普鲁士人。
那倒也不会,毕竟《俄奥密约》之中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规定的所瓜分普鲁士的领土,大部分都是以前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领土,又不是传统的神圣罗马帝国领土。
什么?至于你问西里西亚地区,那也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复兴之后,所光复的故土,不能说被普鲁士人无耻地窃据长达四十年之久,这块土地就是他们所有了。
-----------------
马格德堡。
普鲁士军队统帅不伦瑞克公爵卡尔·威廉·费迪南德元帅看着远处那些铺天盖地穿着蓝色军服的奥尔良派法国革命军队,心中不敢有丝毫的轻敌之意。
在之前的莱茵河西岸的战场上,正是这些看起来松松垮垮,就连阵列队形都站不齐的“散兵游勇”,将普鲁士军队打得节节溃退。
如今,二十万奥尔良派法国革命军队对阵十二万普鲁士军队,如此过于悬殊的兵力差距对比,让即使已经驰骋疆场多年的卡尔·威廉·费迪南德亲王,内心也不禁升起了一丝绝望。
尽管在内心深处,他同情革命,但是这种私人的情感在国家利益的生死存亡之下,必须被舍弃。
现在已经无路可退了,因为在他的身后就是柏林,马格德堡距离柏林仅仅就只有一百三十公里,如果马格德堡陷落,在急行军的情况之下,三四天就可以兵临柏林城下。
就这样,卡尔·威廉·费迪南德元帅下令线列步兵依旧按照传统阵列排布,但是,不同以往的是,他也让普鲁士军队的散兵部队分布在两侧,并且以此来应对来自于奥尔良派法国革命军队散兵部队的袭扰。
当然了,还有卡尔·威廉·费迪南德元帅最大的依仗——普鲁士军队的骠骑兵部队。
很快,马格德堡战役打响了,在炮火和军乐手的鼓声之中,身穿蓝色军服的法国军队线列步兵方阵,举着上了刺刀的沙勒维尔M1777式燧发枪,率先朝着普鲁士军队方阵开始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