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应奥属北非殖民地政府的请求,皇帝马上临时召开了一次宫廷御前国务会议,打算解决目前奥属北非殖民地政府的官员缺口问题。
“陛下,关于解决现在帝国北非殖民地政府官员缺口的问题,确实是刻不容缓。”殖民大臣巴赫公爵率先开腔说道:“但是,虽然说北非殖民地距离帝国近在咫尺,但是碍于环境条件相对于帝国本土,还是要差劣上不少的,因此目前愿意前往北非殖民地政府任职的公职人员,可能并不多,完全地照搬帝国本土目前所实行的政府官员录用考试制度,也会存在不小的困难。”
“您所说的,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查理闻言,点了一点头。
文官大臣霍亨贝格侯爵这时候开口说道:“陛下,或许我们可以在目前帝国本土所实行的政府官员录用考试制度的基础之上,在帝国本土临时组织一次北非殖民地政府官员的录用考试制度,不过条件可以稍稍放宽一些,并且还可以相应的提高一下福利待遇等条件,毕竟北非殖民地相较于帝国本土来说,各个方面的环境条件确实都要差劣上不少,不过北非殖民地对于帝国本土来说,也是近在咫尺,尤其是蒸汽船的普及应用,往返帝国本土和北非殖民地之间所需的时间也被大大的缩短,相信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的。”
“嗯,那就按照您说的这么办吧。”查理点了点头,表示批准。
于是,在帝国中央政府文官部和枢密院的组织之下,奥地利帝国第一届奥属北非殖民地政府官员录用考试正式定于三月一日正式开考。
报考条件和资格如下:一、必须具有奥地利帝国国籍;二、身体健全;三、思想政治正确,无犯罪记录;四、必须接受过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并且无辍学和挂科记录。
这个要求可谓是太低了,如果是在帝国本土的话,那么报考条件很有可能就变成了:必须精通德语和法语,至少具有中学以上的学历,直系亲属五代不得有犯罪记录。
不过碍于这是为了奥属北非殖民地政府招考官员,所以报考要求适当地放低,自然而然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个报考条件,几乎目前奥地利帝国国内本土接近80%适龄的青年都符合。
预计招募三千名奥属北非殖民地政府公职人员,且工作年限至少为三年。
因为招考人数不多,再加上条件宽松,因此招满三千人倒是不费劲。
除了向奥属北非殖民地安插德意志人官员,以此来巩固奥地利帝国本土对于奥属北非殖民地的殖民统治之外,扶持当地的实力派充当买办阶级,也是必要措施之一。
如奥属埃及殖民地总督塞肯多夫、奥属的黎波里塔尼亚殖民地总督哈德森和奥属突尼西亚殖民地总督沃克,都开始在当地推行德语教育了,同时吸纳一部分当地愿意服从奥地利殖民统治的顺民,来充当奥属北非殖民地政府中下层官员。
-----------------
现在,随着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联军的不断挺进之下,南普鲁士省、伊诺弗罗茨瓦夫省也被接连收复。
只要再收复了华沙所在的马索维安省,俄罗斯和奥地利两国就可以再一次地将死灰复燃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剿灭。
此外,奥尔良派法国革命军队已经攻陷了韦尼格罗德,目前还在继续向着马格德堡和施滕达尔不断地继续推进。
普鲁士的首都柏林现在似乎已经岌岌可危了。
不过由于,普属波兰地区战场上目前的战况已经被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联军给基本稳定了下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马上下令不伦瑞克公爵卡尔·威廉·费迪南德元帅率领一直用于防御波兰军队进攻的那十二万普鲁士军队,火速开往马格德堡。
显而易见,马格德堡已经是拱卫普鲁士王国首都柏林的最后一道防线了。
毕竟,没有人认为距离柏林仅仅只有不到三十公里的波茨坦,能够承担起来捍卫柏林最后一道屏障的责任。
而现在普鲁士人的救星——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联军,还在围攻着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