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曾经辉煌一时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彻底在欧洲地图上消失了。
欧洲各国一片哗然。
经过统计,这一次奥地利瓜分了得到了近二百万的人口,以波兰人、立陶宛人和鲁塞尼亚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还有少量的犹太人,国土面积超过了一百一十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瓜分得到了三百三十六万的人口,而普鲁士也瓜分得到了约二百一十万的人口,国土面积扩张到超过了三十万平方公里。
随着领土的新扩张,维也纳政府也开始在这些土地上分封在这次瓜分之中立下功劳的将士为小地主,那些抄没波兰-立陶宛联邦贵族们所得的财产,大部分上缴国库,其余部分用来赏赐此次作战有功的将士们,以此来填补清除了原本波兰-立陶宛联邦贵族之后在当地出现的空白统治阶级生态位。
维也纳宫廷也下令在新扩张的领土上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并且将那些抄没当地贵族过后所得的田产土地,租赁或者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给那些刚刚获得人身自由后不久的农民们。为了收买人心,维也纳政府也宣布,在这些新扩张的领土上免税一年。
除此之外,教育大臣克莱门特·冯·莱因哈特侯爵也遵照皇帝约瑟夫二世和维也纳宫廷的命令,这些民众也是轻松加愉快地接受了自己“新奥地利人”的身份。
奥地利的人口超过了三千六百万(不包括奥属尼德兰)!仅次于俄罗斯的四千二百万。
而普鲁士的人口也逼近了一千万,面积超过三十万平方公里,也正式形成了普鲁士人—波兰人的双民族国家。
腓特烈·威廉二世颁布了“宗教敕令”,确认了宗教自由(给予犹太人、门诺会与摩拉维亚弟兄会充分的保护),维护基督教反抗“启蒙运动”,加以诸多限制,如限制传教,限定神职人员只能信仰新教;同年,制定了一套严厉的出版物审查制度,以压制言论自由。虽然沃尔纳的宗教政策遭到很多批评,但这实际上被证明是让普鲁士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再次扩军至23.7万人,超过奥地利现役常备正规军六十四万的三分之一,约37%。
而为了应对不久之后即将到来的战争,在查理的建议之下,维也纳宫廷和陆军部正式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军管区,改组设立为八个主力野战军团:南德意志军团、外多瑙军团、波西米亚军团、西里西亚军团、加利西亚军团、伦巴第-威尼西亚军团、鲁米利亚军团、奥属尼德兰军团。军团主力分别驻扎在维也纳、布达佩斯、布拉格、特罗保、利沃夫、米兰、贝尔格莱德和布鲁塞尔附近。
另外,陆军部也下令将帝国成年男性公民的服役年限从最一开始的三年延长至六年。
这一次,也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法国佬要想像原本历史上一样打进奥地利,除非开着环太平洋的机甲来。
一转眼,1788年也快过去了一半。奥地利也专心将精力都放在了对新扩张领土的整合和工业革命进程的继续推进上。
在反法同盟战争爆发之前,奥地利在欧洲大陆上的扩张差不多也已经到极限了。
接下来,还是老老实实地发展国内经济吧。
随着列日兵工厂的全员搬迁完成,经过维也纳宫廷的审核批准,列日兵工厂的新址将选择落定在格拉茨,并且改名为格拉茨兵工厂。
在搬迁至格拉茨之后,格拉茨兵工厂也开始进一步普及应用铁模铸炮法和生产霍恩贝格M1786式步枪了,估计年产量还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