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英国人也能容忍克里特岛和罗德岛掌握在奥地利的手里,毕竟奥地利的海军几乎等于没有,要是换做了法国人,英国人估计就没有这么淡定了。
英国人对此也有着另外一层考量,俄罗斯一心想要冲出黑海进入地中海几乎是之前每任俄罗斯沙皇的执念了,再加上克里特岛和罗德岛又扼守在黑海和爱琴海的出口海上交通咽喉要道。
如今这个扼守着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上交通咽喉要道掌握在奥地利人的手里,等到奥地利人在地中海也拥有了足够的势力之后。
哪怕是盟友,奥地利也不会想让俄罗斯进入地中海,瓜分在这里的利益的。毕竟俄罗斯拿的多了,就相当于是奥地利拿的少了。
随着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国力的不断壮大,奥俄同盟反目也是迟早的事,到时候奥地利也就只能够彻底绑死在英国人的战舰上了。
-----------------
又是在一周一次御前国务会议上。
经过最高军事委员会一阵时间的研究之后,决定实行新的军事指挥体系,在约瑟夫二世皇帝的拍板之下,宫廷战争最高军事委员会正式改组为陆军部和总参谋部,实行三长官制度,由拉西元帅担任第一任陆军大臣、劳东元帅担任第一任陆军总参谋长;维奇尼茨与特陶亲王弗朗茨·德·保拉·乌尔里希·金斯基元帅担任第一任教育总监。
“什么,又要扩军?前不久帝国才花费了共计价值一千万杜卡登的货币和商品从奥斯曼帝国手里购买了克里特岛和罗德岛。”财政大臣海因里希·冯·霍夫曼伯爵看着把手里厚厚的一沓子扔在桌子上,大声地质问道:“尊敬的三位元帅阁下,自从年初对土巴尔干战争结束之后,帝国的兵力规模就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位居欧洲第二,仅次于现在兵力规模达七十六万的俄罗斯,陆军部现在居然还想要再扩军六万,我想请问一下三位元帅阁下,自从击败了土耳其人收复失地了之后,帝国难道现在就是打算撕毁奥俄同盟条约,要和俄罗斯开战了吗?”
即使是面对三位德高望重、战功赫赫的帝国陆军元帅,海因里希·冯·霍夫曼伯爵在气势上也是丝毫不输半分:“虽然说帝国现在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工业革命进程,帝国政府每年的总财政收入经济状况也一直保持优异,但是现在帝国也正处在进一步推行深入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每一笔钱的用途都要精打细算,前不久才全军换装了最新式的霍恩贝格M1786式步枪,退役了刚刚列装才两年的M1784式燧发枪,现在又要扩军六万,你们陆军花钱也太不节制了吧!像是这种不必要的额外军事支出,我作为财政大臣必须要说两句了!”
“伯爵阁下,这怎么能够说是不必要的额外军事支出呢?换装新枪那也是为了走在欧洲各国军事技术的最前沿,不让帝国处于落后地位,而且最新式的霍恩贝格M1786式步枪的造价成本相比于M1784式燧发枪的造价成本,也不过仅仅只是提高上涨了0.1~0.2倍左右。再者,目前皇家陆军所装备的霍恩贝格M1786式步枪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之前的M1784式燧发枪改造而成的,成本又下降了将近一半。”
教育总监维奇尼茨与特陶亲王弗朗茨·德·保拉·乌尔里希·金斯基元帅静静地等待海因里希·冯·霍夫曼伯爵发泄完,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尊敬的伯爵阁下,再说扩军,这怎么能够说成是不必要的额外军事支出呢,虽然说目前奥斯曼帝国短期之内是对帝国造不成有效威胁了,但是帝国不久之前新得到的克里特岛和罗德岛,作为地中海上的军事战略要地,扼守在黑海和爱琴海通向地中海的海上交通咽喉要道,不加强帝国在当地的军事戍守力量怎么能行,而且帝国在低地奥属尼德兰地区和北意大利伦巴第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也应该得到增强,帝国最近才新主导组建了关税同盟,正式需要帝国继续进一步在北意大利地区扩大影响力的关键时刻。”
“再说了,从1781年教会征收什一税的权力被政府接收开始,这还没有完,仅仅只是神圣罗马帝国关税同盟建立的第一个月,帝国政府财政收入进账就接近七十万杜卡登,随着后面贸易总量和贸易额度的进一步扩大,帝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进项相较于这个数字只高不低。再加上自从对土巴尔干战争爆发之后,帝国就从借此机会实行了对于烟草、酒水、糖类、盐类和茶叶这五种商品货物的国营专卖制度,预计能够为帝国政府增加至少超过一千八百万杜卡登的财政收入,随着后续帝国工业化进程的最扩大生产规模,这个数字还会持续走高。”金斯基元帅此时此刻也是越说越激动:“这些钱不用来让帝国变得更加强大,难道要一直摆在国库等到别的国家比帝国更强大了,然后再从帝国的国库里将它们抢走吗?”
海因里希·冯·霍夫曼伯爵被金斯基元帅问得哑口无言,沉默半晌之后,做出让步,伸出了四根手指头说道:“亲王殿下,您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最多只能够扩军四万。”
“不行,一定要六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帝国在低地地区和意大利地区最基本的军事投射!”金斯基元帅寸步不让地道。
看着两人像是老小孩一样地争执不休,约瑟夫二世皇帝也是站出来连忙打圆场随后拍板道:“好了好了,霍夫曼伯爵阁下说的有道理,金斯基元帅阁下的想法也固然没错,都是为了帝国的繁荣强盛,谁都没有错误。但是霍夫曼伯爵的想法确实是有所欠缺,其他的财政开支都可以削减,但是唯独军事国防支出不能削减,一支强大的军队才是实现帝国国富民强的重要保障之一嘛,陆军部提出的扩军六万法案可以通过,就这样。”
“陛下英明。”拉西元帅、劳东元帅和金斯基元帅三人认同道,当然了忽略霍夫曼伯爵不停抽搐的嘴角。
-----------------
“安德烈,怎么这一次这么突然,帝国本土为什么突然下令要将列日兵工厂全厂搬迁至施蒂利亚啊?”将一箱子最新出厂的霍恩贝格M1786式步枪搬上马车的亚历山大问道。
“不知道,只知道是来自维也纳政府的命令。”那个名叫安德烈的男子说道:“毕竟奥属尼德兰距离帝国本土那么远,而列日兵工厂又是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光是枪炮弹药这一路上生产出来运往帝国本土的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全厂搬迁至帝国本土,也能够节省下不少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
列日距离维也纳八百多公里,在这个没有汽车、火车和飞机的时代,说是跋山涉水也是丝毫不为过了。
预计列日兵工厂要花费至少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够全部搬迁至帝国本土。
“我们这应该是最后一批了吧?”装运完毕的亚历山大从马车上跳下来问道。
“应该是,毕竟工厂的那些大型重型造枪造炮的设备机器,早已都已经上路了,现在就剩下这些枪支弹药比较容易运输的还没走了。”安德烈擦了把汗说道:“听说到了帝国本土,工资待遇也要比在这里要高得多。”
就这样,列日兵工厂总负责人弗里德里希率领着全厂枪炮设计师、枪炮产业生产工人及其家眷约两万人的队伍带着设备机械、枪炮弹药浩浩荡荡地踏上了搬迁至帝国本土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