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务之急,瓦拉几亚就成了重中之重,一旦瓦拉几亚地区沦陷,那么奥地利军队和俄罗斯军队在巴尔干半岛上就能够连成一片,北塞尔维亚地区也彻彻底底地成为一片被孤立的死地,到时候贝尔格莱德就不攻自破了。”沙欣·阿里帕夏继续说道:“获得了联系和奥俄联军再加上合流过后的绝对优势兵力,那么对于帝国来说,将会面临不堪设想的严重灾难。”
“那你的意思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问道。
“我军不能在保加利亚地区凭借地形优势据险而守了,必须主动出击!”沙欣·阿里帕夏说道:“我军应该立刻出兵,援助瓦拉几亚,切断奥俄联军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我军还可以借此进逼多瑙河,切断俄罗斯军队的后路。”
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对沙欣·阿里帕夏的想法表示认同,并且压上了最后的五万兵力,由优素福帕夏率领,火速驰援在布加勒斯特被奥地利西路军总司令官诺斯蒂茨-里内克中将围攻的佩尔温帕夏。
而得知了土军战略意图的奥俄联军,也是没有丝毫的迟疑,劳东元帅立刻下令科洛雷多中将率领东路军主力部队驰援瓦拉几亚,苏沃洛夫军团也是火速赶往瓦拉几亚地区,与诺斯蒂茨-里内克中将的西路军取得联系。
巴尔干半岛上的战火绵延不绝,欧洲各国也是被震惊了。
毕竟奥俄土三国在巴尔干半岛以及高加索山脉地区投入兵力超过一百二十万,这也应该是自从七年战争结束之后,参战双方兵力规模最大的一次了。
而投入兵力过多,俄罗斯的短板也显现出来了,由于战线拉得有点长了,他们的后勤补给也有点跟不上了。
虽然说作为欧陆第一大国兼欧洲第一农业大国,俄罗斯连年的粮食产量一直位居欧洲首位,俄罗斯自然不缺粮食的。但是在这个汽车、火车还没有问世的时代,运输纯靠马力,要将足够三十五万大军人吃马嚼的粮草后勤补给从俄罗斯运送到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山脉,对于俄罗斯那不比奥斯曼帝国强上多少的后勤补给线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而奥地利就不一样了,由于从1784年开始,奥地利就开始依托着多瑙河大兴水利,开凿运河,拓展多瑙河的支流,这一次在巴尔干半岛对土作战又是在自己家门口,战线拉得不远。
再加上奥地利此番出战兵力规模远低于俄罗斯,奥地利又做为欧洲第二大农业国,拥有适合农业种植发展的肥沃的潘诺尼亚大平原,粮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一直位居欧洲第二。
因此,哪怕是在战时,奥地利不仅仅能保证己方的粮草后勤补给,还有不少能够用于对外出口的盈余。
在发现了这点的俄军高层,立刻向国内上报。
随后,俄罗斯和奥地利进行协商,毕竟三十五万大军每天的人吃马嚼和枪炮弹药的数量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从国内运输过来的成本也难以计数,光靠和土军作战缴获所得的那点,对于俄军来说也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俄罗斯希望奥地利能够负责承担俄军的枪炮弹药和粮草等后勤补给的供应,并且向奥地利交付了一笔高达三千七百万卢布的高额订单!
要知道这可是俄罗斯一年财政总收入的27%了,换算成英镑那也是六百万了,相当于奥地利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了!这些钱都能够清偿法国去年财政的亏空赤字了。
帝国中央政府维也纳宫廷的高层们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纷纷额手称庆,尤其是首席国务总理大臣,宰相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那张皱巴巴的老脸高兴地都快要变成秋天盛开的雏菊了。
皇帝约瑟夫二世立即下令,在奥地利、施蒂利亚、蒂罗尔、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等地的皇家兵工厂一起开工,卯足了劲加班加点地生产枪炮弹药。
自从在去年引进了英国的蒸汽机等先进生产技术,在经过奥地利皇家科学院家雅克·亚历山大·塞萨尔·查尔斯等一众科学界大拿的改良研究过后,奥地利国内轻重工业的生产发展也甚是迅猛,足够支持奥俄两国高强度作战还有余力。
粮食也通过多瑙河水路运输向俄军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