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破案:开局拉满神探技能 > 第178章 检测结果只是起点

第178章 检测结果只是起点

此时,迎著两位领导投来的期许目光,姜东缓缓转过身,再次凝视专案白板上那张破旧房屋的现场照片。

他的视线仔细扫过每一处结构细节,最终停留在那个形成橄欖形缺口的窗户位置。

沉吟片刻,他开口问道:“王教,我想再確认一下,当年现场勘查时,有没有针对这个可疑出入口专门安排侦查实验?比如模擬不同体型人员的钻越可能性?”

王教导员立即回应:“做过,当时技术队和侦查组联合做了多次实验,也录了像。”

李旭接著追问,一边转头看向身旁身材偏瘦的侦查员小王。

“当时用来测试的人员,体型是不是差不多像小王这样?高度在一米七左右,但最关键的是肩宽和胸围要符合钻越条件。”

“是的,”

王教导员回忆道,“我们后来也在周边村里找过几个体型接近的年轻人逐一排查,但很遗憾,

他们要么完全没有作案时间,要么动机层面说不通最终都排除了嫌疑。”

姜东听后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暂时未继续发表意见。

他清楚,现阶段任何猜测仍需物证支撑。

因此他再次强调:“在当前这个节点,我没有更多主观推断。”

“我们真正的突破口,还是在血跡样本的检测上一旦结果证实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有血跡,尤其是能够说明其受伤状態的生物学痕跡,那么接下来的侦查范围与方向就將大为明確。”

王教导员和李队纷纷郑重表示认同:“是的,一旦血跡鑑定实现突破,这就將成为串联多项证据、指引侦办推进的关键主线。”

从现场返回单位后,大家第一时间將採集到的多处血跡样本送至刑侦支队基因检测实验室。

实验室方面早已严阵以待一一毕竟是李旭队长亲自交办、马局长高度关注的重大案件任务,从上到下都格外重视。

基因科室主任王帅亲自带队,几名检验人员提前在门口等候,迅速而有序地完成了样本的接收、编號与录入工作,整个流程专业而高效。

李旭望著实验台上那些封装严谨、標籤清晰的牛皮纸无尘袋,语气沉稳而不容迟疑地向王帅主任问道:“这批物证数量不少,检验流程复杂,你们预计最快多长时间能给出最终鑑定报告?”

王帅推了推眼镜,回头扫视了一眼已分区摆放的样本。

“李队,目前我们安排了六个经验最丰富的人,三班倒全力处理这批样本。”

“就算不休息、连续作战,也至少需要四个小时一一这已经是最快速度,再压缩就可能影响结果准確性了。”

“四个小时可以,”李旭点头表示认可,“我们就等这四个小时。”

“但我必须强调一点:结果务必准確、可靠,每一个数据都要经得起反覆推敲和法律检验。”

王帅点点头,语气中带著实验室负责人特有的技术自信。

“李队,您放心,咱们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整个江东地区,刑事基因检测这一块儿,我们要说自己是第二,恐怕还真没人敢称第一

一这点把握我们还是有的。”

说完,他自己也爽朗地笑了起来,实验室里其他几名技术员也都跟著露出默契的笑容。

李旭闻言也笑了笑,拍了拍王帅的肩:“我就是欣赏你们这股专业自信的劲儿。”

然而,当王帅转身走回实验区之后,李旭却突然停下脚步,若有所思地皱了皱眉,总觉得刚才那段对话里似乎有哪里不太对劲。

一直跟在旁边的姜东此时走上前来,低声对李旭说:“李队,您是不是也觉得刚才被他绕进去了?

整个姜东刑侦系统內,能做dna混合样本检测的,其实就他们这一家实验室,底下几个技术员还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

他刚才那话,听起来漂亮,但其实·您反应过来没?

李旭猛地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

“哎我丟!又让这小子给合摆了一道”!

跟他说话简直像在玩脑筋急转弯,一不小心就被带进他的节奏里。”

说完他摇头笑了笑,不过语气隨即严肃起来:“算了,王帅这人技术上是真靠谱,只要能扎实出结果、把案子顺利侦破,这些都不是大事。咱们的目標始终一致。”

隨后,一行人从基因检测实验室离开,回到了刑侦大队办公室。

大家各自在工位上稍作休息,有人泡麵、有人整理笔录,但空气中始终瀰漫著一种无声的紧张。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那批正在检测中的血跡样本,极有可能成为推动这桩积案取得突破的关键。

而此时,唯有姜东似乎完全沉浸在了案卷材料的重新梳理之中。

並不是他不关心dna检测结果,而是他对自己在血跡形態分析方面的专业判断有足够的信心。

他非常清楚,从地面提取的大面积血跡未必一定能检出犯罪嫌疑人的基因组分,但此前他在墙面较低处发现的那两道平行状、较短而边缘毛糙的血跡一一从形態学分析来看,极有可能来源於嫌疑人的甩溅或擦拭行为,而非受害者所留。

如果嫌疑人当时確实受了伤,那么接下来该如何进一步开展工作?

案件已过去將近十年,即使当时存在外伤,如今也早已癒合,至多可能留下疤痕。

但疤痕能否成为有效证据?

更关键的是,即便找到了身体部位有疤痕的嫌疑人,又如何证明该伤痕与本案有关,而非其他日常生活或意外事件所致?

思考良久,姜东的眉头越皱越紧。

他逐渐意识到,案件时间跨度太大,很多直接物证已经缺失一一尤其是人体生物样本方面的痕跡几乎不可復原。

再加上案发时没有监控录像、没有手机定位数据、也没有目击证人,即便通过科学检测锁定了一名嫌疑人。

如何將其与犯罪行为牢固、合法地关联起来,仍是摆在面前的一道严峻难题。

如今的刑事司法审判讲求的是“证据裁判主义”,仅靠逻辑推测或合理想像远远不够。

再完美的推理,只要没有扎实的证据支撑,都只能算是主观臆断,无法成为定案的依据。

而对这起几乎全靠物证“说话”的陈年旧案来说,检测结果只是起点,更艰难的司法举证之路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