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检测结果只是起点
接到电话並得知马局长的郑重承诺后,整个刑侦队迅速进入高度备战状態,
此刻,所有人信心百倍、斗志昂扬,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对於刑警而言,侦破案件、打击犯罪、將凶手绳之以法所带来的职业成就感固然重要。
但在那之外,还有一股更强烈、更澎湃的动力在推动著他们一一那便是对荣誉与立功的深切渴望。
荣誉与功勋,在警队中向来被视作至高的肯定。
虽然获得的机会稀少,但正因其难得,才愈发显得珍贵。
在刑警队伍中,普通警员往往更多著眼於日常勤务与基础工作。
而像一等功、二等功这样的高级別荣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警界中一直流传著这样一句话:“一等功,家属领;二等功,躺著领;三等功,站著领。”
这看似轻鬆的调侃,背后却道出了立功授奖的残酷现实一一高级別的荣誉往往伴隨著巨大的牺牲与风险。
正因如此,不少民警既对功勋充满嚮往,又不愿以健康、家庭甚至生命为代价去换得。
实际上,如果一名警察能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立下两次三等功,已属非常不易。
立功不仅仅意味著一枚奖章、一笔奖金,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个人专业能力、敬业精神与职业操守的高度认可。
同时,在职级晋升、岗位提拔和重要任用中,立功人员也会被优先考虑。
这不仅仅关乎面子,更直接关係到每一位警察的职业生涯与发展前景。
而这起积压多年、悬而未决的旧案,一旦能在李旭队长的带领下成功告破,所带来的荣誉將远超寻常。
李旭不仅將因此贏得个人从警以来的最高肯定,更將在江城刑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件悬案歷经两代刑侦队长、多次专项攻坚都未能取得突破,若能在他的手中真相大白,无疑是一项打破歷史、开创先河的壮举。
李旭迅速转过身,神情坚定、语气鏗鏘地对全体队员说道:“同志们,刚才马局长在电话中已经明確指示,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决战决胜!
这个案子走到今天,可以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只差最后一步,就能迎来“柳暗明又一村』的转机!”
他稍作停顿,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继续部署:“刚才在现场,姜东同志提出了对血跡分析的重要思路,我认为极具价值。
我们已经对提取到的多处血跡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勘察,我相信接下来的实验室检测一定会有关键性发现。
因此我建议,立即將这些血跡样本送至刑技中心实验室,开展基因测序与混合dna比对分析重点排查是否存在除两名受害者之外,第三人的生物痕跡。”
正如姜东所分析的那样,他们当前所面对的,可能並不只是一处清晰、完整的血跡样本,而极有可能是两名死者的血液发生了混合,甚至其中还可能掺杂了一小滴来自犯罪嫌疑人本人的血跡。
如果事实如此,那么血跡样本的提取准確性就將直接决定后续侦破的成败,也对技术操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如果现场確实出现了这种高度混合的情形,那么实验室在检测阶段所获得的数据很可能极其复杂、难以清晰判读。
因此,李旭特別对方妍嘱附道:“样本送进实验室之后,你一定要特別提醒实验人员:在处理数据时,尤其是看到图谱中出现异常信號或类似干扰项的情形,务必高度警觉。
这些干扰』不一定来自於环境温湿度控制不当,或操作流程中出现误差,而很可能意味著样本中確实存在另一个人的遗传物质。”
方妍听后连忙点头,郑重回应:“明白,我一定会全程跟进,確保实验室方面准確理解我们的分析需求。”
藉此机会,她也向大家补充说明道:“值得一提的是,法医遗传学检测的过程中,温湿度等环境条件对实验结果影响极大。”
“而在最终的数据判读阶段,实验人员的主观经验和专业判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做的是1000:1比例的混合样本分析一一也就是说,在1000个单位的主流样本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的特异性基因信號一一那么这一点微弱的信號,就有可能对案件方向的判定產生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提取严谨、检测精细、判读敏锐。”
李旭迅速交代完血跡检测的相关安排后,再次转头看向王教导员,语气郑重地问道:“王教,
您看我们接下来还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或补充安排的地方?”
王教导员微微頜首,嘴角露出一丝深思熟虑的笑意,缓缓说道:“李队,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
“血跡证据確实是我们现阶段最值得投入精力的突破口。”
“这个案子就像一盘迴锅肉,我们已经反覆“翻炒”过很多遍一一从最初的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到后续大范围的走访排查,可以说所有常规手段都已用尽。”
“即便依託目前最新的刑事技术,我们也已经穷尽了当时条件下所有可能的检测方法,却始终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进展。”
“因此,当前重新审视血跡证据,藉助基因技术做更深层次挖掘,的確是我们眼下唯一还能主动推进的方向。”
他稍作停顿,语气更加严肃地补充道:“除此之外,还有一处关键物证不能忽视一一之前有医护人员家属提到的那枚潜在指纹。”
“方妍,你们在提取的时候务必格外谨慎,做到最大限度保全特徵。”
“指纹证据的证明价值非常之高,哪怕最终只能提取出部分残缺的指纹,只要特徵点足够,依然可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比对支撑。”
“回去之后,请你立即协调技术队落实这项工作。”
说完,李旭和王教导员不约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姜东。
在不知不觉间,这位年轻却思维敏锐的同事,已然成为团队中备受信赖的核心决策者之一。
根据团队之前的多次分析与討论,姜东所提出的血跡混合可能性与研究路径,已经获得了全员的一致认同。
他总能在案件侦破最紧要、最胶著的关头,提出关键性的思路与建议,也因此贏得了每一个人发自內心的尊重。
要知道,在刑侦队这样一个极度讲究实战成效的地方,光靠纸上谈兵或者摆“龙门阵”是根本行不通的。
大家真正信服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实打实的破案本领。
更何况,刑侦工作从来强调整体作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一个案件迟迟未能侦破,整个团队都会承受来自上级与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甚至直接影响年度考评与集体荣誉。
反之若能成功破案,即便不是每个人都立功受奖一一毕竟不可能几十人同时被表彰一一但至少所有人都能共享那份破案的成就感与职业自豪感。
彼此庆祝、举杯相贺的那一刻,那种团队一心的踏实与温暖,比任何奖励都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