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麦积大队致富之路
麦积大队,刘一民同时收到了人艺和魏巍拍来的电报,都是关于《凯旋在子夜话剧剧本改编的。
魏巍代表的是战友话剧团和总政话剧团,在电报里面魏巍讲了讲了讲领导对于这篇小说的评价,除此之外还讲了自己的几点意见。
问刘一民是如何写出这么震人心魄的作品的,军内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篇小说都是一致看好。
大家私下里在讨论,如何转变军事题材作品的写作思想,写出新时代的战争作品。
看着电报上的文字跟写信一样,刘一民感叹了一句财大气粗。
人艺的就简单了许多,几个字儿就把事情给讲了。
拿到这两封电报,刘一民泛起了难,到底把话剧剧本先给哪家?
以往的剧本都是先给人艺,其他的话剧团想要演出的话,都是从人艺买版权,版权的费用由人艺和刘一民五五分。
本子一本多卖,搞不好两家都有怨言。
刘一民写了两封信,先说明了情况,另外自己开始了《凯旋在子夜的话剧剧本改编工作。
“刘老师,你想把剧本给哪个话剧团?”朱霖望向纠结的刘一民。
“这个话剧剧本给军队来演出应该是最合适不过,当然,人艺要是演出的话,人艺的演员肯定也能演好,而且观众也不会少。”
毕竟军队的话剧团,主要还是面向军队内部的。普通的民众想要看话剧,还是得到各地方的话剧团。
朱霖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
“反正也不急,等来年到了燕京再说!”刘一民笑着说道。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刘一民笑着问道:“已经连着下了几道金牌了?还不准备回去,还真等着十一道金牌呀!”
朱霖的父母已经拍了好几封电报,询问她什么回去,马上就要过年了。
“哎呀,刘老师,我舍不得你!”朱霖嘿嘿一笑:“另外,你们大队,人都还挺好的,叔叔阿姨也对我好,大嫂还说准备教我做几道你们这儿的菜呢,以后到了燕京给你做。!”
“你再不回去,叔叔阿姨该担心了!”刘一民轻轻地揉着朱霖的手,笑着说道。
朱霖叹了一口气,准备中午吃饭的时候就跟刘父和刘母说一声,再不回去,估计自己爸妈在燕京这个年都过不好了。
吃饭的时候,朱霖笑着将要回去的事情给刘父和刘母讲了讲。杨秀云这才想到,朱霖来家里已经有一阵子了。
拉着朱霖的手,不舍得说道:“一会儿我跟一民他爹收拾点东西,你回燕京带给你爹娘!”
“不用,阿姨,我家什么都有!”朱霖笑着说道。
刘福庆说道:“那不一样,这些是自家的东西!”
下午,刘一民和朱霖到了汝县买了一张火车票,两个人在城里面转了转,拐着拐着就到了文化馆。
文化馆还没放假,但基本上大家的心思也都没放在工作上了。现在馆里谁来了不重要,谁没来也不重要,只要有理由就行。
哪怕你说,你要到集市上采风,最后背着大白菜回家也没人管。
走进去后就看到了熟人,一打招呼,立马一声响亮的“一民”脱口而出,文化馆来上班的人都探出了脑袋。
拉着刘一民和朱霖走进屋子,馆长老张出来迎接,手里面捧着的大茶缸还没来得及放下。
“咦,这不是小朱同志嘛!”老张赶忙伸手和朱霖握手,又热情地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一民,看来你们两个好事将近啊!”
文化馆里,刘一民和朱霖坐在一条板凳上,旁边坐着老张等人,中间围着的是煤球炉子和大铁壶,壶嘴“咕噜咕噜”的冒着热气。
“《凯旋在子夜我们看了,正准备去找你聊聊天呢,反倒是你先来了!”老张笑着说道。
旁边老李拿出一本杂志,递给刘一民让他瞧瞧自己的写的文章:“这是年初跟着你麦积大队采风,当时有所感悟,写的这篇《老刘的土地,在咱们省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了。”
“这篇文章可把老李给得意坏了!”馆长老张笑着说道:“这是我们文化馆近年来除了你之外在省级杂志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可算是完成了老李的夙愿。”
以前文化馆最厉害的一篇稿子,就是老李那收到改稿信却最终没有发表的文章了。
因为此事,他也总是在文化馆里面阴阳怪气,自持才高,但没发表一直是他心里面的痛。
刘一民看了看,讲的是包产到户后,农民积极劳作,但是也伴随着一些新的矛盾涌现,是一篇中等水平的乡土改革文。
不过这名字为什么叫“老刘”的土地?
“老李同志写的不错嘛!”
刘一民看完之后夸了一句,老李顿时高兴地眉飞色舞,并趁机宣布自己接下来要向国内《十月《收获之类的杂志冲击。
听到刘一民以后就要留到燕大当老师的时候,馆长老张既替刘一民高兴又惋惜地说道:“省作协的领导还提过要让你到省作协工作,并大力培养呢!”
刘一民抿嘴一笑没有说话,国家作协也是这样讲的。
在文化馆待了没多久,朱霖和刘一民就从文化馆出来了。
等他们走后,老张对着大家说道:“我没说错吧,小朱同志跟一民站在一起才般配嘛!”
“可惜老孙没来,艺红这姑娘是不错,可是跟小朱同志比起来,那可就差得远了。”老李笑着说道。
回到家里,杨秀云和刘福庆已经给朱霖准备了一些回去的带的土特产,自家的粉条和买的香油。
“这些东西不是多好,可千万别嫌弃!”杨秀云说道。
“阿姨,您说哪里的话,这都是好东西,这香油盖子不打开,就能闻见香味儿!”朱霖夸赞道。
刘福庆高兴地点头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隔天,朱霖拿着行李正式出发,刘家人全体出动,将朱霖送到了火车站。
临走之时,杨秀云拉着朱霖的手说道:“好孩子,回去问你爹娘好,要是一民欺负你,你就写信回来,我替你教训他。”
“阿姨,您不用担心,刘老师不会欺负我的!”朱霖笑着摆了摆手,走上了火车。
“到了燕京就拍电报报平安!”刘一民说道。
“知道了,刘老师!叔叔阿姨,大哥大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