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两方齐发动
庾氏的张校尉手按在刀柄上,强自压抑衝动,他的坐船面前,郗氏几只兵船挡在水道上,船头的人吵吵,说是要討个公道。
先前和自己撞船的李司马,竟然派人叫了几艘郗氏船只过来帮忙,几乎是等於半强迫想要將自己这艘船拖回港口。
张校尉也不是吃素的,也早派人通知了京口的庾氏兵土,当即庾氏那边也派出几艘战船过来相助。
两边船只到达后,话不投机,很快便抵在一起,船头碰船头,谁也动不了,两边士兵摩拳擦掌,眼看隨时都会打起来的。
张校尉见对方竟然不怕自己这边,知道事情有问题,强压火气道:“尔等郗氏,不过是私兵,
安敢阻我朝廷船只?”
“等我回凛朝廷,必然让尔等人头落地!”
这话放在其他朝代,可以说是极有威力,可偏偏这是在东晋,皇权衰弱到极点的时代。
更何况郗氏地位和其他家族不可同日而语,数次世家大族叛乱,郗氏都和朝廷站在一起,立下大功,可以说在世人眼中,谁都能叛,郗氏是绝不会叛的。
而庾氏相比之下,前有庾亮成为天下人笑柄,后有用不光彩手段得到徐充二州,且这些年京口的模样,眾人都看在眼里,自然没有什么威望,所以现在两边对崎峙,理直气壮的程度,反而是氏这边更胜。
张校尉心中烦躁,氏提的要求看似相当合理,便是將船先开回去,清点船上物资数目对帐,
若是造成了损失,皆由氏赔付。
这看上去像是氏服软,但张校尉深知自家船上拉的是什么东西,当然不会接受,如果公开清点,那岂不是什么都暴露了?
然而他想息事寧人,郗氏那边反而来劲了,口口声声说是庾氏郗氏早有爭夺二州旧怨,怕是藉机將船只沉了栽赃,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討个明白说法。
这种近似无理取闹的做法,张校尉哪里还不知道中间有环节必然出了问题,所以才放出两只鹰报信,如果顺利的话,最晚一个多时辰,鹰便能抵达地方,向江盗据点示警。
船是绝对不能让对方查的,他眼中现出厉色,要是郗氏准备將事情闹大,那他就只能以朝廷的名义动手先发制人了。
反正事情有朝廷中的庾氏族人兜底,连皇后都是庾氏的,反观郗氏不过有个,职位虽高,
不过是个虚衔,没什么好怕的!
眼见氏的船还在慢慢逼近,李校尉面现厉色,手缓缓抬了起来,吼道:“我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若不让开,杀无赦!”
两边兵士听了,纷纷拿起长枪长戟,对准了对方船头,场上杀气四溢,隨时都会开战。
正在这时,远处驶来几艘船,眾人见了,连忙望去,这来的无论是郗氏还是庾氏,都会使场上局面失衡!
船只慢慢靠近,眾人看到船头的徽章,顿时都鬆了口气,隨即疑惑起来。
琅琊王氏?
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琅琊王氏虽然在京口有私兵,但数目並不多,且从不介入京口事务,所以这些年显得颇为透明,也意味这些船可能只是顺便路过而已。
张校尉刚刚鬆了口气,却见几艘战船对著自己坐船开了过来,隨后在周围拋下了锚。
这么一来,王氏战船把张校尉的船四面封得严严实实,连转向的空地都没了,张校尉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觉,喝道:“你们要做什么?”
顾骏走上前来,出声道:“中领军门下行相郎中令顾骏,敢问此船谁人主事?”
张校尉皱著眉头出来,抱拳道:“在下庾氏校尉张某,敢问郎中令所来何事?”
顾骏掏出一方詔书,朗声道:“奉宫中詔令,中领军派我前来调查京口来往船只,尔等既都在此,当接詔配合!”
张校尉脸色大变,失声道:“不可能!”
顾骏把詔令展开,举在手里,大喝道:“詔令在此,难道尔等敢不遵从吗?”
张校尉退后两步,脸色苍白,一时间大脑一片混乱。
为什么,为什么朝廷这个时候派人过来?
而且上来就查船只,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
顾骏看在眼里,心道王动也是押重注了啊,
詔令是真的,但其实颇多可推敲之处,因为这是王氏先前即將卸任尚书僕射,去吴兴做郡守时,向朝廷討要的外海航路拦截过往船只,登船检查的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