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庄子,意思是真正的道理,是不应该轻易传授给別人的。
王謐心道果然没有那么容易,他出声道:“佛说普度眾生。”
支道林道:“法只传有慧根之人。
王謐道:“若不传法,焉知有无慧根?”
支道林微笑起来,“果然你能言善辩,若入佛门,说不定日后成就能超过我。”
王謐心道免了,食色性也,我还想著娶妻纳妾呢,当和尚做什么?
他出声道:“不管身份,身处何处,只要有向道向法之心,又有何区別?”
支道林却没有继续爭辩下去,“你知道我为何今日见你吗?”
王謐一证,难道不是王述的原因?
支道林似乎看出了王謐的疑惑,出声道:“最初时候,我是从王敬伦那里知道你的北王謐更是奇怪,怎么和王扯上关係了?
支道林缓缓道:“庄子曰学者,学其所不能学;行者,行其所不能行。”
“金刚经云,未亲近诸佛者,不能听闻是微妙法。”
“何者为胜?”
王謐猛然记起,这不是自己和王动见面,对方给自己出的题目吗?
支道林缓缓道:“这是老訥给敬伦出的题目,他彼时不能答,说回去思索几日。”
王謐腹誹,合著王想不到好答案,拿来给自己下马威?
支道林出声道:“之后他再来时,说了一番答案,虽然有些生涩,但之后两句却是极好,有画龙点晴之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慈悲度世,振聋发,我所不能及。”
“彼时敬伦说是你所发,老訥还不相信,只当是他找了高人为你造势,今日一见,倒是信了八九分。”
“施主年少有为,若是拔苗助长,反而不好,不如修心养性,循序渐进,岂不更好?
”
王謐听支道林这话隱隱有拒绝之意,这倒不是恶意,而是支道林真的觉得他的观点,
未必能教好王謐。
这次好像又做过了啊。
王謐心道我缺的就是时间,哪有时间慢慢等?
於是他拿出第二个画轴,出声道:“法师请一观。”
支道林心道骏马图已经出乎自己意料,难道对方还有什么惊世孩俗的想法?
然而他展开画轴一看,前半面却是空白的。
等他拉到最后,发现写著一首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王謐缓缓道:“道传天下知,法出眾生闻。”
“法师囿於门户之见,却是著相了,人便是理,理造生人,人究理一生,尚不能窥天地万一,但可发动千人万人,群贤毕至,法可成矣。”
支道林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老訥一把年纪,倒是让施主教训了!”
“不过说的好,说得好啊!”
“道在万物,又岂不在人?”
“本来无一物,吾心染尘埃!”
“来人,上好茶!”
门外的小僧一听,苦著脸赶紧往旁边屋里去找茶叶,心道怎么喝得这么快?
不多时,他找到最好的茶叶泡了,待进屋时候,看到支道林竟然是面露笑意,和那少年郎对谈,不禁大为惊讶。
法师即使面对高门士族,甚至皇族眾人,也都是正襟危坐,侃侃而谈,自己何曾见过其如此和顏悦色,平易近人的样子?
支道林和王謐又说了几句,问题颇为刁钻,王謐都凭藉后世的禪宗妙言应付过去,这让支道林確定,王謐是有真才实学,不是提前背了功课过来的。
但越是这样,支道林越是心中可惜,他可以教王謐些禪理,但压箱底的东西,他却是还不能轻传,毕竟这是他毕生心血,是要留给自己衣钵传人的。
他想了想,出声道:“这样吧。”
“我口占一偈,你若能续得好,我便赠你些心得。”
王謐心里一个咯瞪,心道完蛋了,这怎么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