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客人偶相逢
以谢安和郗氏的关係,自然是不用名刺的,郗询问婢女,得知一同到来的,还有谢安的弟弟,现为黄门侍郎的谢石,
谢安是太常谢袞之子,兄弟六人排行第三,长兄便是谢弈,但已有三人去世,现谢安谢石京中为官,最小的谢铁外放永嘉太守。
王謐心道这倒是巧,郗和郗恢走到堂前迎接,都夫人带著王謐,跟著出来,却是站在稍后几步的地方。
不多时,便有婢女引著两人过来,王謐仔细打量,却见前面的人约莫四十五六年纪,
面容消瘦,頜下几缕稀稀拉拉的长须,面上几道皱纹,颇有些苦相。
其走路之间,反倒不如大著七八岁的郗脚步沉稳,是有些摇摇晃晃,躬头查脑,搭配身上皱皱巴巴的玄衣,活像个乡间老农般。
王謐心道这应该便是谢安了,他之前听郗夫人说过,其不喜仕途,直到四十岁才应桓温徵召,出任为官。
但一年后,谢万病逝,谢安趁机辞官离开了桓温,去吴兴当了太守,因为没有从政经验,其口碑很差,再然后就是今岁被徵召入京,担任侍中和中护军。
换言之,谢安官场经验並不多,和隱居了十几年的郗半斤八两。
倒是谢安身后的中年男子,衣服打理得一丝不苟,而且举手投足间,颇有气度,脚步沉稳,似乎还有些武艺在身。
王謐猜测这便是谢石了,其现在虽然只是个黄门侍郎,但还有个征虏將军號在身上,
应该是还掌著部分皇城晋军,加上谢安的中护军,足见朝廷对谢氏的信任。
谢石作为建康令诸葛的女婿,迎娶了其最小的女儿诸葛文熊,两家掌京中要职,都算是司马氏的铁桿了。
那边谢安自然认识恢,但看到身后还有他人,定晴打量之下,眼神一凝,便即走上前来。
谢安和恢相拜见礼,却是不等介绍,直接对王謐道:“这便是武冈侯吧?”
王謐俯身道:“謐见过谢侍中。”
他心中奇怪,谢安怎么认识自己的?
之前见过?
谢安又对夫人见礼道:“恭贺武冈侯袭爵,王氏得续香火,幸事幸事。”
郗夫人淡淡回礼道:“多谢侍中。”
王謐见夫人態度颇有些冷淡,心道难不成以前两人有过?
不过谢安对王謐礼节周全,一半是看在琅琊王氏的面子上,一半则是因为王謐这个县侯爵位,也是足够有分量。
彼时谢家尚未到达巔峰,族內的爵位不过是谢袞传下来的福禄县伯,比王謐这个县侯还要低一些,甚至不如郗恢传自郗曇的东安县开国伯。
郗请谢安谢石上座,都恢都夫人则是在分坐两边,王謐作为辈分最低的,很自觉的坐在了最后面。
谢安开口,却是为了郗恢的亲事而来的。
郗恢和谢道粲是青梅竹马,两家都有意,所以之前就开始走六礼了。
六礼便是古代婚嫁的六种礼节,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王謐经过交谈得知,如今已经走到了请期这个环节。
请期便是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这本是郗家去谢家商量,而谢安主动上门,则是表示对郗氏的尊重,毕竟郗恢有爵位在身,但其实里面,还有其他的意味。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当年恢的父亲郗曇被贬,丟失徐充二州,直接原因是谢万的不战而逃,所以这件事上,谢家对郗恢是有所亏欠的。
谢道的父亲谢弈已经去世,从父同父,所以身为从父的谢安谢石一起到来,也是为了表示诚意,儘快促成此事。
而郗恢这边,则是做主,他早找人算好了日子,定在了年后开春,两边寥寥几句,便將事情定下了。
事情既了,郗恢自是高兴,郗也东拉西扯了起来,话题自然而然扯到了谢安新嫁出的女儿身上。
谢安有两个女儿,长女嫁入了琅琊王氏,夫君是王謐三伯的兄弟王珉,次女不久前嫁入太原王氏,夫君是王坦之的儿子。
郗出声道:“听闻虎女嫁给了王文度王坦之之子王国宝,王文度惊才绝艷,其子必然青出於蓝吧?”
郗夫人撇了撇嘴,身为女儿,她自然知道郗是什么心思,王文度便是王坦之,和郗超齐名,並成为年轻一代翘楚,郗这么说,也有自夸的成分在里面。
谢安出声道:“確实不错,我亲眼看过,其容貌才行,足可配得上小女。”
王謐一证,王国宝?
这不是后世公认的奸臣吗?
而且其后来因为和谢安关係变差,还暗地排挤谢安,导致谢安被迫外放,堪称坑货一个。
他看著谢安自信满满的样子,心中嘀咕,你就这么相信自己的眼光?
將来怕是有得你后悔。
王坦之和郗超,都是谢安晚辈,谢安女儿,是比王国宝高一辈的,但彼时同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