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现在的闫解成,也是在厂里熬到一个小组长了。
但他们那个厂子已经没有了生产任务。
现在就是半死不活,有些退休工人,连医药费都报销不起了。
小厂嘛!又没有什么核心技术,没市场竞争力,这是必然的结果。
要是当初安排他工作的时候,闫埠贵稍微大方一点,点钱让他进一个大厂。
以他的学历,十多年混下来,至少也是个中层领导。
至少不会比许大茂差。
当然,这是闫解成的自我认知。
现在他升了小组长,但工资却是少了。
按照厂领导的说法,厂里没业务,主任跑东跑西,求爷爷告奶奶,从上面借来的钱,要用到最关键的地方去。
啥地方最关键,比如说一些困难职工,家里实在没米下锅了。
有些老同志,医药费再报不了,那医院就要停药了。
还有厂里小车的加油钱,因为领导需要出去跑业务。
还有厂里的招待餐。
只能让闫解成这些年富力强,并且承担一定领导位置的人,发扬风格,勒紧裤腰带,把这段苦日子熬过去。
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说白了,就是太苦的职工,不敢再逼,怕真出什么事。
而领导的开销也不能停,毕竟没社交,哪来的生意。
那么就只能苦闫解成这样生活还不错的职工了。
今年一年,闫解成工资只拿了六成。
说是年底一把补给他。
但到目前为止,厂里账户上还是分币没有。
也就幸好闫解成一直在外面干搬运,能挣外快,所以日子还不算怎么难。
但闫解成想到以后,也是相当的担忧。
毕竟他们厂子生产的货品,在市场上已经属于完全落后一两代的产品了。
就是送去偏远地区,人家都嫌弃那种。
所以未来该如何,他也不清楚。
不过最近他们厂领导那边,放出个口风出来。
说是厂子临街一排仓库,可以改建成门面。
可以以承包的性质,转租给个人做生意。
这不是私人企业。
而是以厂子的名义开店,个人定一个上缴利润额度,跟厂子里承包。
当然,现在的承包条件,对于个人来说,依然是有点苛刻。
说是说,一年要是能上缴一万利润,那就提成一千给承包者。
也就是每天都得挣三十块钱。
这在别人来说,自然是狮子大开口。
但对精明的闫解成来说,却未必不是什么不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一帮搬运的聚集地,
已经有那种挑着担子,或者推着车子偷摸做生意的人了。
体力劳动者,要是碰到生意好的时候,也是舍得钱的主。
两三个人,整上一包卤味,再弄点生米,蚕豆,一瓶二锅头,就是开销两块多三块的样子。
还有那些做批条生意的能耐人,去老莫,去四九城饭店,一顿饭恨不得吃掉个大几十。
也不要多,真要开一个馆子,取个中等消费,做点一桌七八块的生意。
一天搞上七八桌,对半利,那也是一天挣二十多的样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