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328章 企鹅帝国,出征!

第328章 企鹅帝国,出征!

所有人分到一件减工不减料的铸铁甲,甲片一指厚,编纂方式是迭瓦状坠甲,形制是秦汉时期古老的两裆甲,胸前一面,背后一面,侧面都是漏的,绑根绳前后相连。

由于是靠重力自然下垂的坠甲,不能绑腰带,整副甲胄的重量几乎全压肩膀上。这种简易铁甲总重达到了恐怖的十八明斤,是全套铁札甲重量的一半,与布面铁甲重量相当,但它的佩戴舒适度和操作性,可以说这款铁甲毫无操纵性可言。

士兵穿上甲胄,立即会有种鬼压床的不适感,半个时辰肩膀微微生疼,两个时辰腰痛脖子酸,三个时辰,士兵生无可恋,开始咒骂工部设计这副铠甲的人才,说宁愿被射死也不想穿这玩意!

这款甲胄防护范围小,但它很便宜;灵活性差,穿上以后非常累赘,但它很便宜;狗都不穿,但它很便宜!!!

其生产的成本基本就等于是材料的成本甚至更低,因为这甲其实可以算是铸炮的副产品,炼废的钢水,车床切削下来的边角料,回收的报废的火器等就是这铁甲的铸造材料。

由于杂质气泡太多,这甲片虽然是金属的,看起来却有种石材的色泽、质感和触感,由于材料太废,只能增加厚度以增加强度。

这种铁坠甲的生产成本来到了恐怖的每套三百文钱,列装京营全军也才不到贰万两银子,朱由检都被惊到了,为自己的抠门感到叹为观止。

除了基本的个人装备以外,这十六营每营能分到二百匹次品军马,虎蹲炮管够,每营再分一门八百斤大佛郎机。

朱由检表现得蔫坏蔫坏,但本质上还是善良的人,临别前他还是心软了,让袁可立对这些勋 n代能带的还是带一带,有潜力的培养一下,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该撤职撤职,轰回来算了。

主要是京营的这些普通士兵虽然没有什么出息,但也不应该为这些勋二代陪葬,用兵之道,各司其职嘛。这些差一点的兵就用来守城、运东西、围城、列队壮声势算了,没必要特意关照这些勋贵,但也犯不着故意坑害他们。

朱由检下诏让袁可立的老搭档,现在的山东巡抚李邦华,赌气回老家的孙承宗、番薯大师徐光启,抽象大师孙元化、兵部左侍郎杨嗣昌、永平兵备副使梁廷栋,御马监太监曹化淳等人到军帐下参赞军务,有建议权,没有指挥权。

实际上就是给袁可立安排个参谋团,老头虽然经验丰富,但毕竟年纪大了,朱由检害怕他高强度工作被活活累死,也害怕他老糊涂,指挥失误,晚年不祥。

第一轮十三万兵,实质上是有点水分在内的,京营出兵六万,蓟镇出兵三万,辽西四城合计出兵三万,辽南及东江镇出兵两万。

至于民夫不用另外征召了,朱由检陆陆续续逮回来二十万和尚,当然很多和尚提前打听到消息跑路了,但还是有不少顽固份子誓与寺庙共存亡。

朱由检相信他们是真的信佛,黄昏见证信仰的忠诚嘛,对于这些人,朱由检的指示是能不死就往死里用,信什么不好居然信佛,脑子都坏掉了!

脑疾无药可用,那就超度掉好了,希望他们死后可以回到理想中的莲花佛国!朱由检爱和尚,感谢佛祖,他们给朱由检提供了军费,又赞助了人手,朱由检实在太感动了!

那一夜,朱由检与袁可立谈了很久,他拉着老头的手问他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啊,要不要扛个棺材出征啊?!现在金丝楠木不好买,但皇宫那些旧宫殿的柱子是金丝楠木的,可以偷梁换柱给他打一副寿材。

冬天出征,衣服和木炭要准备好,你袁可立七老八十的,比不得那些气血旺盛的年轻人,要小心再小心啊。虽然最恐怖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死了,但阿济格很猛啊,嗷嗷的,济尔哈朗上次布下天罗地网居然让他给跑了,也不是个简单的人啊。

至于代善、莽古尔泰这种老一辈奴酋,虽然是暮气深重,但过往的战绩不能小瞧啊!他们爱新觉罗家是有点诡异的,努尔哈赤年轻的时候只是路边一条;

打仗也是败少胜多,四十多岁了还和兄弟骑着马亲自上阵去砍人,但他六十岁起兵,却猛得不可思议,谁知道他的这个二儿子会不会像他那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

如今朝廷上下包括军中都有一股骄傲自大的氛围,十分的轻视建奴,他们以为朕北伐也是看不起建奴,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啊。你作为主帅,常年与建奴交战,万万不可大意啊!

袁可立说:“皇帝你絮絮叨叨说那么多,本质上其实还是心中没底吧?还请陛下放心,老臣不敢打包票说能打赢,但只要陛下没有催促老臣,朝廷的诸公没有捣乱拖后腿,那么老臣至少能先立于不败之地。

建奴虽然不乏勇猛之徒,但也只是肉体凡胎,三重甲胄也抵不过虎蹲炮的扇面喷射,扛不住佛郎机拳头大的弹丸。

陛下说的这些情况,臣等又怎么会毫无准备呢,便是搭建雨棚的蜡布也准备好了,小雨不碍事,暴雨他建奴的铁蹄也无法驰骋,而且现在就算是骑兵,咱大明也未必会怕了建奴!”

朱由检说:“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嘛,老规矩,朝堂上的明枪暗箭朕都帮你挡了,你专心打仗就行了,朕就蹲在京城哪也不去,等你凯旋。对了,忘记告诉你了,你那个孙女最近也怀上了,谈御医说看脉相应该是个皇子。”

老头听说以后也很高兴,但他却认真说道,他的这个孙女早早就没了爹,孩子她娘不愿意改嫁,悲伤思念过度,在她几岁的时候就走了,所以这个孩子其实是他一直带在身边养大的。

他的这个孙女不大聪明,性情怯懦,他不求这个孙女能够大富大贵,这不是她所能够承受的,他只希望他死后这个孙女有人照顾、不被欺负,简简单单度过一生就好了。

“陛下啊,容老臣多嘴一句,陛下就算再宠幸贵妃也得有个限度,应该和皇后诞下嫡长子,如此后宫安定,朝廷众臣也才能安生啊。”

朱由检汗颜,说道:“在生了,在生了!”但他心中想的是,皇帝难当,比皇帝更难的是太子,这不是简单地说太子贤与不贤,皇帝心胸够不够开阔所能够决定的,这是个制度性陷阱。

在继承人这方面,既然没办法学习日本的太上皇制度,倒不如学习满清的秘密立储制度。不过朱由检认为无论自己哪个孩子当上了皇帝,这对他来说并非是幸运。

他拥有先知先觉的优势,这皇帝都当得欲仙欲死、如履薄冰,养在深宫里的小土著在面对这些从题海里卷出来的人精,那些从同僚的撕咬中杀出一条血路的狠人,不得被玩死啊。

朱由检自己都自信不起来,对培养继承人方面就更加没有信心了,他不指望培养出所谓的贤明太子,而是觉得自己能把孩儿养成个正常人就万岁了。

毕竟站在天宫看凡人,看谁都像蝼蚁,很容易失去同理心;被前后簇拥,活在谎言编造的信息茧房里,很难保持清醒。

识人之道,朱由检这样抄答案作弊的也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的经验。如果非要养出个呆逼,至少希望他是会说“百姓没有饭吃,何不食肉糜?”“此忠臣也,勿杀!”“此嵇侍中血,勿去!”的纯良的笨蛋。

跟人精玩心眼、弄权就是自取其辱,不如坦诚一点,将心比心之下,只要是个好皇帝,至少会有忠臣跳出来保护他,帮助皇帝打坏蛋,也好过尖酸刻薄,人心尽失,众叛亲离。

崇祯五年冬,天大寒,京畿雪薄,未能润麦。京营六万大军挥师冬进,前往山海关,为此每名士兵都派发了胖袄、冬靴,这身装备价值六两银子,比他们的甲胄武器还贵。

穿上胖袄的将士鼓鼓囊囊的像是一只胖企鹅,拉长队列,排整齐,像一群胖企鹅。虽然臃肿,但外边套上那该死的、不知道哪个天才设计的破烂铁坠甲反而很合身,肩膀也不疼了,胖袄被收束了,甲胄的重量分担了出去,但还是有些看不到脚面,灵活性堪忧。

这是因为他们穿的是新的袄子,棉袄这玩意初极胖,穿着穿着就瘦了,这时候得往里面塞稻草才足够保暖,这也是为什么边军棉袄要年年换新的缘故。

只是朝廷混蛋,不仅不发、欠发、迟发,发的时候甚至需要士兵出银贿赂军需官,三两的棉袄,只用九钱的料,卖给边兵就要二两银!两头吃、两头骗,朝廷的钱出了,士兵的怨气比鬼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