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长生从炼化混元葫芦开始 > 第570章 议事定策征义从 旧人新事共赴险

第570章 议事定策征义从 旧人新事共赴险

第570章 议事定策征义从 旧人新事共赴险

————小环山、重明宗

议事堂里高座空置,下手却由一片新鲜面孔来填满。

器堂长老贺元意、育麟堂主理野瑶玲、制符阁执事齐可、重明城镇守单永这几人算得新冒头的几位八代弟子。

其中有些人因了资质上佳,却都已追上了师兄们的修为进益,但听得袁晋开腔时候,却都是满脸肃容、不敢怠慢。

堂内除了上述人等之外,还有才筑基不久的段云舟、郑绾碧也得幸列席旁听,亦是认真十分。

袁晋这些年说话愈发言简意赅,只半盏茶的时间便将好些事情讲完,再用目光在堂内众修一一扫过之后,这才放下手中信笺,淡声问道:

“二三子,刚才某所言可都记了清楚?驰援宪州一事可由不得半点马虎。”

各堂主事闻声登时振作精神,一齐应道:“尊长老令,记清楚了。”

“消息虽是瞒不住的,但也莫要刻意声张,这云角州看似清平十分,未必就没有蛰伏在其中的牛鬼蛇神,做事时候放仔细些,莫要遭了他人算计。”

“是,”

“嗯,尔等都是宗门栋梁,某也不愿多讲。只是虽然师兄亲令虽说是要我等在家中筹备资粮,但前头战势未必就已凶险十分。

毕竟掌门师兄惯来小心谨慎、善做未雨绸缪,是以平日里头若有门下弟子问起,却也莫生悲观。

只看那云泽巫尊殿听起来好大名声,还不是眼睁睁看着我们重明宗收复宪州?!那黄米饶是凶名赫赫、成名百年,与掌门师兄相战,又哪里讨得便宜?”

“是!弟子谨遵教诲”

“嗯,”袁晋颔首过后,便就又朝着段云舟招手,继而才道:“都回去做事吧,云舟留下,”

“是,”

段云舟拜过离场的一众长辈,这才快步近到袁晋身前,轻声拜道:“敢问师叔祖是有何吩咐?”

后者将段云舟上下打量一阵,目中现出些悦色出来,过后才道:“此番掌门师兄本属意你在家中好生修行,可你偏要请命为宗门前去宪州效命,这却令我有些作难。”

见得段云舟急要辩解,袁晋却又拂手止住,继而兀自言道:“安乐可有信与你,是做何言?”

这话音刚落,段云舟却才有胆子开腔:

“回师叔祖,家父信中虽未明做交待,但字里行间里头却还是属意小子上阵。小子受宗门栽培、才有今番景象,固然感恩师祖体恤照拂,但小子若是在此时候落于同门之后,却是愧怍重明二字、汗颜十分。”

袁晋听后发声轻笑,眉眼间的满意之色却还又浓了几分:“好孩子,既如此,从州中再募义从之事,便就由你暂代去做。

一应善功赏额照比从前拔擢半格,便是散修也可应募。这回勿论是资粮女子、还是灵脉洞府,都可许得。”

段云舟仔细应了,心中倒也明了都险些被掏空的重明宗,将来是要如何拨付这些资粮女子、灵脉洞府。

毕竟这重明宗没有的东西,云泽巫尊殿多少也是有一些的。

袁晋复又简单交待几句过后,再一挥手,段云舟便就再施一礼,退出堂外。

值这时候,袁晋才又摩挲起一直贴身放好、早已烂熟于心的《澄心度厄慧海悟真经玉简,紧皱眉头:

“倒也无用,都这么些年过去了,竟还是难得为大师兄分忧.诶,还是得另想办法才是。可到底又有何办法.”

袁晋这念头越聚越浓,待得他再合目念咒时候,却是不晓得是从何处出来了一与袁晋面容相肖的心猿虚影。

这心猿虚影不做开腔、亦不动作,就这么投影在后、满脸惨笑。两只鲜红的眸子足有茶碗大小,却就这么直勾勾地锁在袁晋背后、无声无息.。

————

段云舟未做休息,很快便就开始凑齐班子做起来征募义从之事。

所谓义从,却与乡兵有所区别。后者赤条条地来应募旁人都无话可说,每岁还能领得灵米、年俸;

而一般而言,这做义从的却是需得自备资粮、甲械、部曲,要舍了性命于战场立功之后,才能视情况乞求主家真能兑现那些丰厚报酬。

这于义从而言,可是全无保证。白辛苦一场倒也还好,尚能自认倒霉,但若是伤了、死了过后有无人管,却要全凭主家良心。

是以旁人常言大家大族征募义从为其效力、是与抓夫无异,在大多数人看来却也有些道理。

征募义从算不得个简单事情,可于康大掌门的重明宗而言,这事情难度却要小了不少。

固然康大宝这“善欺妇人、睚眦必报”的名头都已深入人心,可辖内各家勿论对其观感如何,却也不得不感慨其确实令得云角州大部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比起这周遭大部主事之人,康大掌门倒也能勉强算个良善之人。论及“信誉”二字更不消讲,康大宝足称得有口皆碑,怕是比秦国公府里头那位还要值得人钦服一些。

是以有了康大掌门的名头来做背书,段云舟这差遣倒也是做得顺风顺水。不出三日,这由袁晋定下来的额子却就已经被填满大半。

这里头不仅有云角州本地修士,摘星楼与秦国公府辖内亦各有修士来投。

不是两家辖内无有其余人家大力征集义从效命,但毕竟寻常人前途晦暗不明、只有这烂命一条可赌。可若真要拿这性命去拼得道途、资粮,自是要寻一个值得信重的主家更为划算。

段云舟初时还大喜过望、来者不拒。可录到后头时候未见得应募人数变少,却也又开始拣选起了这些修士的功法、法器、修为,这才勉强将这汹涌而来的热情压了下去。

有重明宗这块牌子镇着,倒也不虞外头那些筑基真修是有如何桀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