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的旗號是为了研发厅培养人才,在底层搞义务教育,顺天府和天津府下属的县,都有研发厅名下的免费学校。
从最初的三年制到现在的六年制,六岁就可以进来吃学校的,对於社会底层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只不过三年的基础教育之后,成绩差的自然就淘汰了,成绩优异的才有机会继续再吃三年的白食。研发厅也不是开善堂的。
现阶段只有京城、天津、两广、南洋有六年义务教育的机会,成绩优秀的还能读三年的工程学校。江南有类似的民间学校,但是要收费。
这种事情其实应该是国家来做,可惜贾璉现在还不是国家的话事人。
废除科举是不可能的,进一步改革科举倒是能做到的。
义务教育方面,绝大多数底层家庭的初衷,不是让孩子读书做官,而是同学读书掌握一个谋生技能。
农耕帝国的特点就是文盲率比较高,这是没法子的事情。只能一点一点的改变了。
这种事情经济发达地区肯定是占便宜的,比如东平王的领地內,就在学贾璉这一套,所有男孩强制接受三年的义务教育。
一个人是否识字,差別可太大了。
铁路学校的操场上,第一批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此刻正在操场上列队集合,人数不多,也是一百人。
这是集顺天府和天津府两地所有义务教育的六年制优等生,加上十几个工程学院的理科优等生。
贾璉上台讲话。
“两千多年前,墨家一度成为显学,其学说的一部分,属於实学的范畴。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实学的发展减速了。学术界对於道的研究,走向了如何为君王服务的道路。前明二百多年,东西方实学发展速度反了过来,欧洲因为更为重视,走到了前面。你们这些人到了欧洲,一定要收起天朝上国子民的傲慢,沉下心来好好学习。不要觉得欧洲各国落后就没有值得你们学习的地方,记住,你们去欧洲学的是实学,其他的乱七八糟的神学、哲学、文学之类的学问,可以粗略的了解,不要深究……。”
贾璉不知道这些学生能不能遵循教导,未来有几个人会选择留在欧洲,这些不重要。只要国內一直比欧洲先进,看起来更像文明社会,这些出去的人都会选择回来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还有一点请各位记住,欧洲社会的风气不佳,男女关係混乱,你们可別沾了柳病回来。我建议各位如果忍不住了,可以钱雇一个长期的伴侣。不要涉足风月场所,那些地方不乾净。对了,欧洲人脑子不好,认为肺结核和柳病是高贵的象徵,……。”
为了这群孩子,贾璉真是操碎了心,甚至还配了一个三人的医疗小队,现阶段的欧洲医学,还处在放血治一切的阶段。南丁格尔要等到克里米亚战爭才出现,提灯女神还没诞生呢。
因为贾璉的出现,这个时空的周帝国,就文明程度而言,真就是碾压局。非如此,欧洲的海盗们能如此的老实,英国人甚至都主动退出了马六甲海峡。真当他们善呢,不就是打不过么。
突然想到带英最后的航母开到亚洲来了,最后一点傲慢的坚持实在是貽笑大方。
让这批学生去见识一下欧洲的雾都,感受一下伦敦的脏乱差,比嘴上说一万遍都有实际效果。
这批学生学习到年底,年后將登船远赴欧洲。
天津铁路学校还有一批今年入学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都在十三岁以下。在此接受五年的教育之后,这批学生才有资格进入蒸汽机车厂等相关企业工作。现在他们吃喝穿全免费,每个月还有两块钱的零用钱。
这批学生是抱著来当学徒的心態进来读书的,他们得到的將远超预期。
铁路学校新生將进行三年的基础理论学习,然后有两年的实习期,成绩合格之后才能毕业。
之所以要学五年,不是贾璉钱多没地方,实在是基础理论的学习,才是贾璉最看重的。
这就好比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很多人觉得这书读了没卵用,实际上这是从底层逻辑改变一个人的必要学习。
没点基础知识,你去学校修电瓶车都比別人慢一些。
更何况这批学生之中,多数人是要进机车厂的。
天津第二日,贾璉直奔这里的造船厂,船坞里一艘船上巨大的烟囱,说明了这条船的实验性质。
造船厂的研究人员看见贾璉时表情颇为惭愧,这研究就是一个吞金兽,了那么多钱,目前的进展可以忽略不计。
不是没有人提出明轮船的构想,但被贾璉直接否定了,並且指出造出来的船要上大海里航行的,明轮船在稍微大一点的风浪面前毫无抵抗。
贾璉对进度不存在不满意,因为他知道难度。但整个过程脸上一丝笑容都没有也是很必要的,不能给这些研究人员一个印象,大人不著急。
“失败是正常的,不要气馁,慢慢来,厚积薄发。”贾璉平静的交代研究所的负责人,然后表情凝重的走了。
研究所的人非常担心明年的经费下不来,压力一直持续到次年,经费下来后才稍稍缓解。
总之给研究所的成员们一个感觉,经费隨时会断,项目隨时会砍掉。
晚上贾璉与拉瓦锡聚餐后,提起了电磁感应学,给出了一个思路,希望这位化学大佬能在物理领域也能有所成就。
总而言之,不能干等法拉第的成长,现在的法拉第还是个孩子。
法拉第作为一个学霸,一个化学巨人,在贾璉提起电磁感应的时候,果然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掏出本本来,记录了贾璉关於电池感应现象的一些心得后,表示要开一个新课题,从今天开始,要研究电学了。
很好,很有精神!
完全没有回国想法的拉瓦锡,才是贾璉心目中最强科研牛马。
第三日,贾璉巡视铸炮局,主要是衝著新式火炮来的。
现阶段关於新式火炮的构想是贾璉提供的,但是有一个巨大的难题,钢材不达標。
闭锁结构有了思路后,並不难加工出来,难的是膛压过大,已经连续炸膛三门实验火炮了,好在事先安全准备周密,没有伤人。
一帮顶级工匠现在就一个请求,赶紧弄出更好的合金钢材。
贾璉……,我也不懂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