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贾璉南巡
天津铁路学校实际上算是京城铁路学校的分校,京城那边重心是路桥,天津这边重心是车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蒸汽机车车头的研发工作一直没停下,力爭五年一换代,大头是北方车头的生產。
拉著贾璉这趟专列的车头,已经是第三代,马力比起第一代翻了五六倍。
据说第四代车头研发进程过半了,再有两三年就能换代。
可惜的是蒸汽机车的天板比较低,只能耐心的等电力机车,还有就是与造船联动,爭取拿出蒸汽机带动的船。
正因为如此,蒸汽机的研发才放在天津,新的蒸汽船也放在这边。
早期的蒸汽船都是明轮,也没什么汽轮机。
贾璉是个外行不假,但是发展趋势是知道的,上来就给蒸汽船项目上强度,直接跳过明轮船阶段上汽轮机和螺旋桨。
所以这个研发速度肯定是快不起来的,等造船厂单独拎出来上市,至少二十年。
对於现在的贾璉而言,科技树方面没有时间去浪费,一定要抢在欧洲列强的前面,避免弯路往前猛衝。
之所以亲自来铁路学校,不仅仅是因为重要性,还有就是將工程学院里按照现代教育体系培养的一批尖子,集中在天津这边学习外语,准备集中送往英国上大学,同样英国那边也一样,准备了一批学生到中国来上工程学院。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国內的基础科学教育底子不厚,实学甚至才刚刚铺开。
在这个科举为主流的年代,搞正面贾璉有点施展不开,只好绕道而行了。
新车头拉著专列,时速达到了五十公里,沿途不停车直奔天津站,一共耗时三个半小时,速度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逆天了。
在火车上时,贾璉思考著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铁路通讯问题太要命了,如何才能儘快弄出电话,贾璉心里也没有底。
好在拉瓦锡被拐来了,欧洲方面少了个大佬,进度条肯定受影响的。
欧洲的报纸对於拉瓦锡而言不是新闻,而是旧闻。杀杀杀的雅各宾派落幕了,当外部的敌人暂时失败后,內部矛盾自然激化,罗伯斯庇尔也走上了末路。拉瓦锡深信,如果不是来东方追求真理,包税人身份足以让他脑袋落地了。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想到现在的法国时,站台上的拉瓦锡,动了回国的念头。
蒸汽喷射,火车缓缓进站,最终停下。
车门打开,上面下来的不是贾璉,而是一群卫兵。
仇家太多的贾璉,只要未出都很谨慎,每次卫兵都要先排除风险。
这次行程还算隱秘,所以没那么夸张。
贾璉是官员中最后一个下车的,车站上等候的人群站好了等待他的近前。
“辛苦了!”逐个握手客套,轮到拉瓦锡时,贾璉的表情更加的热切。
“您看起来精神很不错!”贾璉一句慰问,拉瓦锡握手时双手微微加力。
上了马车后,拉瓦锡得到了与贾璉通车的待遇,在二百骑的马队护卫下,前往铁路学校。
学校在码头附近,早就建好了。马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拉瓦锡才壮胆道:“阁下,雅各宾派落幕了,罗伯斯庇尔失败了,一切暂时归於平静,我想回欧洲看看。”
贾璉听了面无表情的看著窗外,一时没有作答,过了一会才道:“阁下,我要是你就不会动回欧洲的念头。即便你现在回欧洲,也很难回到法国,至少英国人不会答应,周边各国知道了也不会答应。”
这话没有涉及周帝国一个字,但是拉瓦锡却听明白了,大脑自动完成了翻译,你掌握的机密太多了,不適合回国。
“我夫人可以回欧洲看看么?”拉瓦锡退而求其次,贾璉这次露出了一点笑容。
“阁下担心国內亲属的心情我能理解,伦敦方面我国的军事考察员一直在积极努力,爭取说服阁下的亲属来华。”贾璉还算客气的提醒他。
拉瓦锡彻底明白了,嘆息一声道:“我个人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能否送回欧洲发表?”
说实话,贾璉是不想答应的,但怎么说呢,基础理论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是成果转化也是很难的。
贾璉能理解锦衣夜行的不甘心,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太过分了,否则真就是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可以!”贾璉这次答应了,论文只能通过这边的渠道送回去时,不必担心泄密。
欧洲的科技飞跃还要等十九世纪,现在只是十八世纪的末端呢。允许拉瓦锡把论文送到伦敦发表,对於促进学术交流也是有好处的。
实际上现在的欧洲在科技运用方面是落后於周帝国的,比如说蒸汽机就非常的典型。
欧洲的蒸汽机发展,现阶段不过是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努力的结果。火车和铁路技术还没发展起来呢。
周帝国这边则完全不存在个人和一个小团队奋斗,贾璉可以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和技术官僚,在英国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推动技术革新。
现在周帝国缺的是人才的数量,系统的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才的数量。
工程学院和铁路学校,就是干这个的。藉助科举的助力,人口基数决定了,未来实学人才数量远远的超过欧洲。
但是闭门造车也是不行的,必须要加强交流。欧洲在文艺復兴后的基础科学研究积累,要远远的强於国內。
贾璉没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內推广义务教育,现阶段只能在小范围內掛羊头卖狗肉,本质还是搞义务教育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