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573章 千夫指

第573章 千夫指

第573章 千夫指

儒家有个理想社会,天下大同!

可是別管你嘴上叫的多大声,让你跟普通人一样缴税,你就不乐意了。

朝廷推出的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真是政令不出京城。甚至在京城之內,形成了反对的浪潮。

实际上该政策在內阁,也进行过激烈的爭吵,最后通过也非常的勉强。

因为皇帝站出来说话了,当今天下不能既不能禁绝土地兼併,朝廷能收税的目標日渐减少,每年吃官家饭的人却在增加,不如此,我朝亡国不远也!你看,皇帝看的很清楚,

难道说,內阁大臣们就看不清楚么?这天下的官员士绅,看不清楚么?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点都不难看清楚。但,落在谁的头上,那就是各有各的反应了。

贾璉带头之后,內阁诸公跟上,都去户部把自己的土地產出报了税。

这不报不知道,报了才发现,贾家的土地基本都在辽东,京郊只占少数的一部分,两千亩的土地,其中还有五百亩是皇帝赐的。

自家人知自家事,那些勛贵宗室外戚们,自然心里发慌了。朝廷真的要统计一下,会发下京郊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掌握在这些人手里。为啥呢?他们是坐地户,多少年多少代坚持不懈的搞兼併。

这个时候再看顺天府的农业税收数量,且没有多少变化。每年该交的税额,不能少,

那么谁来承担?

显而易见的事情。权贵们很乐意看见这种现象,因为他们可以有无数的手段,將为数不多的土地,纳入在家的名下。

这些人在京城,总归是少数。但放眼天下呢,但凡是个京官,家里没个几千亩土地,

你日子还怎么过?曾国藩做京官那会,各种吐槽开支压力大。这还是做官的,虽然是清流。普通百姓的日子,该到何种艰难的程度?

在这个没有统计学和基尼係数的时代,很多事情是无法用数字具象化的。

这个国家的歷史太长了,长到很多人都忘记了,黄巢是如何见士族就杀的。

真的到了那一天,確实有人会被波及,但为何一定是我呢?只要熬过去了,新皇帝还是需要用人的嘛。

甚至可以在乱世投机,成为开国功臣也未可知呢。

其中也许还不乏野心勃勃之辈,那真是不好说的事情了。

以往只要全体权贵们一起闹事,皇帝都会退一步,他们再进三步,进进退退的,变法就失败了,甚至还会倒退。

但这次不一样。

六月的第一次大朝会,八成的官员和权贵站出来,集体反对士绅一体纳粮时,承辉帝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看著大殿內那些跪著的人。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如此的熟悉,又是如此的陌生。

没有站出来反对的大臣和权贵寥蓼无几,皇亲方面,李亨和忠顺王没出来,勛贵方面,贾璉没出来反对,文臣方面,除了內阁大臣之外,还有几十个年轻的官员没有站出来反对。

反对者们,摆出一副捨生取义的架势,跪在地上昂著下巴,慷慨激昂。

张口纲纪败坏,闭口社稷將倾。

又或曰,国有奸侯,窃据权柄,茶毒天下。长此以往,民心尽失,国將不国。

前者还算是客气的,后者直接要將內阁诸公撤下来,取而代之。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礼部侍郎,理学大师,顾东成。

只看他口沫横飞,鬍子都浸透了,一口气说了两刻有余。

真可谓引经据典!

承辉帝一直很耐心的听他说,结果说了两刻,都是一些陈词滥调。

还是三代之治那一套,承辉帝不耐烦了,这是欺负朕没读过《竹书纪年啊!

嗯,因为《竹书纪年是普朝发现的,当时的学者嘛,也確实比较玄幻。后来统治者,也禁了这本书。

原因嘛,自然是需要一个正面的学说来证明皇帝统治的合法性。

考虑到满朝文武都在场,承辉帝决定给老学究留面子,不紧不慢的问他:“卿要喝口水么?”

顾东成顿时面色惨白,很清楚皇帝这个问题,意味著耐心不多了。

“散朝吧,诸卿可上奏言事。”承辉帝决定先缓一缓,免得矛盾激化。

顾东成却急了,高呼:“陛下,臣一番肺腑之言,都是为了国家啊。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吧!”

这一嗓子,所有跪下的臣子,纷纷附和,一部分已经站起来的臣子,跟著又跪下附和了。

承辉帝不动声色的笑了笑:“贾不器,你可有话说?”

贾璉不紧不慢的走出人群,站在前面,抱手行礼后,起身回看道:“臣觉得,摊丁入亩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知道,这地是谁家的,又或是哪个家族的。这些地呢,每年是否需要纳粮。为何每个县,明明纳粮户主变少了,为何纳粮的数量一成不变。臣真的很想知道,这些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逼著多少庶民卖掉田地之后,卖掉儿女,就为了活下去。”

“贾璉,你血口喷人!”顾东成站起,怒视贾璉,指著他的手指哆嗦上了。

贾璉笑眯眯的看著他:“是不是在乱说,查一下就明白了。何必激动呢?清者自清,

是不是啊,顾大人?”

“狗贼,奸,你——。”顾东成往后一倒,晕过去了。很快,人被抬下去了。

一阵乱糟糟之后,贾璉嘆息一声道:“还有谁,要与贾某辩一辩的?”

有人悄悄站起来了,有人怒视贾连,却不敢开口了。

贾璉嘆息一声:“真不要怪我看不起你们,事情的真相,你们比谁都清楚。顶著圣人门徒的旗號,乾的是杨朱之事。这些年,陕甘乱过,河南乱过,山东乱过,你们就不怕哪天轮到自己的头上?口口声声民意,你们不纳税,哪来的脸代表民意?”

说著贾璉转身抱手:“陛下,臣请专设税务部,专司收税,並设税务军,臣来当这个罪人,谁不愿意缴税,臣带兵上门去取。若此事可成,当能为大周续命二百年。”

眾皆譁然,很多跪地低头著,惊恐的抬头看著贾璉,觉得他简直就是恶魔在朝廷的化身。

“过了,今日到此吧,散朝。”承辉帝还是决定先缓一缓。贾璉站在人群面前,无奈的退回去。

皇帝先走了,贾璉也要走,不过走之前,贾璉挨著的看过去,每个被他看的人都把头低下了,这才离开。

换成一般大臣像贾璉这么干,多半是要被群殴一顿的。

奈何无论换哪个大臣来,比祖上出身,比对朝廷的功绩,都不是对手。

贾璉也知道,经过今天这个事情,自己已经彻底成为所谓的公敌了。

迈出大殿的瞬间,身后有人嘶吼:“贾不器,你装什么装,我就不信,你不怕千夫所指,万民唾弃!”

上午的一束阳光,此刻穿透云层,正好落在了贾璉的身上。从背后看,贾璉如金光环绕。

微微一顿的贾璉没有回头,而是朗声吟诗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吟罢,扬长而去。

现场数百官员,面露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