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红楼:我是贾璉 > 第569章 走马上任

第569章 走马上任

第5章 走马上任

一行车马出了城南,马背上一蒙面女子,频频回首,行至十里亭,没见到相见的人,女子便下令:“歇一会!最后再看一眼京城。”

女子上了十里亭,回头北望,见隱约有烟尘捲起,瞬间脖子伸长。

一支马队飞驰而至,行至亭前,当先的贾璉翻身下马,鞭子丟给隨从,大步上前。

“抱歉,来晚了。”贾璉上前抱手,女子微微躬身:“不晚,只是你来送我,不怕被连累么?”

贾璉哈哈大笑:“你虽身份不明,但我却也没將你的身份放在心上。”

女子笑著走出亭子:“一起往前走几步。”

“好!”贾璉非常的乾脆,左右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下次见面也许就没下次了。希望能满足最后一点好奇心。

“二十五年前,当时还是太上皇南巡,入住甄家,酒后幸了一位女子。后来这位女子生了个女儿,產后血崩走了。再后来,一位年轻女道士带走了这个女儿。再后来,这个女道士告诉徒弟,她母亲不是產后血崩死的,而是被人硬灌毒药。因为她母亲是甄家的儿媳妇,令甄家蒙羞了!你知道么?后来这个女儿,一直以为自己是甄家的私生女。最近才知道,原来事情另有真相。”

贾璉听到这里,忍不住露出苦笑,这世间很多残忍,掩饰在荒诞之下。

“人生在世,太多的执念只会苦自己,你是要去確认真相呢?还是去做別的?”贾璉笑著问了一句,实则是在宽慰她。

“各执一词罢了,真相不重要,此去西域,要闯出一片天地来,做自己的主人。”临別之际,甄欢说话也实在多了。

“欲成大事者,组织为先。人越多,越考验组织的执行力。”这时候贾璉已经猜到甄欢何许人也,但也没有拿下邀功的意思。

只是觉得,她去了西域那种地方,真未必是坏事。人,还是需要有信仰的,越是底层,越需要信仰,並且靠此支撑著人不至於崩溃。

“组织?很新颖的词汇,但却很形象。多谢提醒!好了,就此告別吧。”甄欢上了马车,挥手作別。

贾璉目送一行人马远去,微微一笑,挥手致意。

云南的事情,在京城盪起了不小的余波。

宗人府,除了大宗正没换,其他人几乎换了一遍,內务府则是换了近一半的人。两处都没杀人,但是龙禁尉和后宫里就不一样了,连著三天,每天都有马车趁著天没亮之前,往城外运尸体。乱葬岗上隨便挖个坑埋了。

內阁方面也没閒著,督察院对六部数十名官员发起了调查。

恶犬方颂,手持御批的內阁政令,一口气请了百余官员喝茶。隨后內阁发布政令,再次重申,民间禁止毁钱铸器,一经发现,以谋逆论处。

此次大规模的调查,户部乃重灾区,主要牵扯进来的官员,都与火耗有关。户部官员对於地方官员税收多白银的事情,为何不早报?

这是严重的失职,还是另有原因。顺著这条线往下查就是了。

只能说,贾璉抓的点很准,別的事情皇帝或许可以宽和一些,但是涉及到银幣和铜钱,这两件事情皇帝是真的不能忍。

道理其实很简单,食利者只会越来越多,当无法从外部获得利益来满足其胃口时,只能內部疯狂的压榨。

不仅仅是土地兼併的问题,还有上升渠道的问题,只不过土地兼併在农耕文明,比较醒目罢了。

腐肉会不断滋生的,统治者有没有足够的魄力,不停的割掉腐肉,才是一个政权能否延续长久的关键。

感觉到皇帝已经有点懈怠的贾璉,对於此事的寄望不高,能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吧。

庆幸的是,眼下已经走进海洋,外部有了一个转移矛盾的渠道。

承辉帝再次宣贾璉进宫,见面后很直接的问:“不器,想去哪个部做尚书?”

潜台词,入阁不现实,封爵有荣国公的爵位等著继承。以前贾府一门双公已经很离谱了,大概是没有第三个公了。

异姓郡王也不是不行,只是那样就不能留在京城了,得去海外。

贾璉看著承辉帝微笑的脸,心里不禁感慨,这个皇帝还真不错。

对自己人,真的没话说。

“工部吧,只是微臣有些话,想要跟陛下说清楚。”贾璉先给答案,又转向条件。

承辉帝点点头:“天气宜人,和风拂面,正合適出去走走。”

贾璉点点头,换了便衣,跟著承辉帝一道出了宫门,隱入市井之间。

“这些日子,微臣重读盐铁论,有所悟!”贾璉不紧不慢的说著,脚下也没落下。

承辉帝一边东张西望,看著繁华的东市,一边隨口道:“有何领悟?”

“桑弘扬三问,令微臣想到了明太祖所言,元亡於宽!微臣由此得出一个道理,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將事关国计民生的事业掌握在手里。我国的情况较西洋,颇有不同。西洋以商立国,我则以农耕为根本。西洋商人能裹挟国家政治,而我国商人看似不能,实则不然。以明为例,官员家族不仅仅涉政,还涉农耕,涉工商。每一个家族,本质上是门阀的缩小版,所以,才有皇权不下县一说。”

贾璉说著停下来,看看承辉帝的表情。

承辉帝则微微頷首,认可了贾璉的说法。科举制度的成熟,作用就是將过去的门阀,切割成一个一个单位更小的士绅家族,推恩令的变形。

承辉帝也是读歷史的,知道元朝那种情况,对下面放权太过,朱元璋倒是想扭转,但是並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食利阶级是在不断壮大的。当你站在上面的时候,你肯定会想著把你拥有的一切,留给自己的子孙。外人凭什么来享受你留下的余泽么?只能说,门阀一直存在,只不过存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更隱蔽了。

明朝那些口中喊著道德的官员和士绅们,与现代社会打著教育改革旗號,实际上乾的是父死子继的勾当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向上的通道越来越拥挤的时候,需要制度来疏通,如果制度都是这些人制定的呢?

好吧,我说的是美国,是印度,是欧洲,是日本,是菲律宾。

“我之所以力主向外扩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內部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忍耐到了极限,继续压榨后果註定是下一个黄巢和李自成。坦白讲,我怕啊!怕我的子孙们,死无葬身之地,天街踏尽公卿骨,內库烧为锦绣灰!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未来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承辉帝依旧沉默不语,他知道贾璉说的都是最真诚的话,否则一个臣子,不可能当著皇帝宣布盛世之后,说这些话,这太犯忌讳了。

贾璉就不担心承辉帝一怒之下,给他贬到边疆么?

还真不怕!京城固然离权力中心更近,但是距离危险也更近。

紫禁城存在了这么多年,里面的人却早就换了一批又一批。

“不器啊,人,看不到那么远的。眼前的事情,每一件都很急。懂么?”承辉帝终於说话了,看著贾璉的眼神也很复杂。

这个年轻的臣子,他的眼光穿透了未来,並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展示在面前。

但是看到了又如何呢?承辉帝不可能也不会以伤害皇室的利益为代价,也不可能与天下官绅为敌,因为他们是一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