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有进无退
贾璉的去向还未確定时,云南先传回来坏消息。
巡视组在云南调查半年多,送交了一份报告。
该报告最重要的信息,当地铜矿的实际產量与铜锭运往京城有巨大的差额。
並且在云贵川三省,发现了大量的新铸铜钱。
这个是很明显的私铸铜钱案!在承辉帝看来,比什么贪污腐败严重多了。
这次是真的拔出萝卜带出泥,因为此案牵扯到铸幣局,而铸幣局又牵扯到內务府和户部。
巡察御史不敢怠慢,赶紧將查到的消息,走龙禁尉的渠道,快速送往京城。
也多亏此前拿下了巡抚、三司及总兵,地方官员群龙无首,才能顺利的查到这里。
报告中还掺杂著其他此前忽略的消息,比如说被缅甸攻克的六座县城,驻军不是说没有,只能说的没有。
所谓的云南总兵旗下的两万边军,实际人数不足两千,后续的防御,还是动员了民间青壮,加之缅军远道而来,力不能及远。
更多亏了贾璉登陆仰光,才一举扭转了战局,否则一个不小心,就是整个云南糜烂,甚至陷落的可能。
这一下事情大了!
承辉帝收到急报时,正在良妃的寢宫里做力气活,裘世安紧急来找,不敢惊扰,在外面等了好一阵,停歇了才让內侍进去通报。
衣衫不整的承辉帝出来,没好气的瞪著裘世安道:“若无大事,仔细你的皮。”
当然这也只是气话,他知道裘世安不会乱来。
果然看了急报之后,承辉帝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当即晕倒。
赶紧找太医来,一针下去幽幽醒来。
承辉帝有气无力看一眼裘世安道:“抄送內阁,让张相处置!”
裘世安没有立刻走,而是问太医:“圣人的病情,不要紧吧?”
太医犹豫了一下,才低声道:“操劳过度,需要好生静养。否则,难免有反覆。”
裘世安这才离开,先让內侍通知抄送一事,自己来到坤寧宫,通报了皇帝的病情。
周皇后当即站起道:“去探望陛下。”
周皇后来到时,承辉帝已经坐起来了,看著气色好了一些,太医在一旁亲手煎药,见了皇后赶紧见礼。
承辉帝看见周皇后,不免有点尷尬。
好在周皇后只是关心皇帝的身体,一句劝諫也无。
急报抄送至內阁,立刻引起重视,凡遇大事,一群阁臣坐在一起商议此事,乃是当下內阁的风气。
“诸位,此事陛下交內阁处置,都说说吧。”张庭恩主持会议,眾人皆沉默不语,或者说没想好。
张庭恩也不著急,不紧不慢的等著,心里却在琢磨,为何陛下直接交內阁处置?此事牵扯甚广,不应该啊。
这个事情里头最敏感的还是私自铸幣的事情,这是张庭恩个人的判断。自从铸造银幣后,承辉帝对铸幣一事抓的很紧,每次发现私铸铜钱,或者私融铜钱铸造铜器的行为,绝对是亲自盯著,严厉打击。这次却直接转內阁,是不是陛下的身体不佳,没有精力处置呢?
只能说裘世安掌控后宫的手段严格,消息很难走漏。不过也就是暂时的,后宫也不可能密不透风。
没等眾人说话呢,外面传进来几张纸条,说的是后宫紧急召见太医。
眾阁臣皆人精也,一看就知道是皇帝生病了。
“我等还是先拿出一个章程来,再请陛下核准。”张庭恩提醒了一下各位阁臣,不能继续装哑巴了。
“一律惩处就是!”林如海率先开口,表示依法依规处置。
“还是先缓一缓吧,等陛下有明確意思再说。”李清也说了意见。
岳齐犹豫了一下,附和了李清的意见,缓一缓对大家都好,有时间去清理首尾。
潘季驯最为超然,此事与他无关,但不等於他就没態度:“在下倾向於林相的观点。”
张庭恩这才拍板:“那就依律处置,交由巡视御史全权办理。”
这其实是个折中的方案,怎么说呢,因为內务府的事情,內阁是无权处置的。
承辉帝喝了药,又休息一会之后,缓和了许多,太医坚持臥床休息三日,承辉帝也只能躺著。
得知张庭恩求见,承辉帝问了一下时间,忍不住道:“往常这个时候,內阁已经下值了,国事辛劳,诸公也不易。”
裘世安站在一旁低声道:“圣人,诸位阁臣还在等著召见呢。”
承辉帝知道他的意思,就是別见了,身体要紧,只是没明说。
“內务府的人员,交给李亨处置,你去传话,朕就不见他们了。”承辉帝其实想亲自处置,奈何提笔的力气都没有。
裘世安立刻出去传话,同时要求密卫,全部动起来,任何一点风吹草动,立刻上报。
因为皇帝还是清醒的,所以裘世安也太过分紧张,只是回来之后请示了一句:“圣人,要不要让贾不器辛苦一下,坐镇神机镇?”
这个真不是裘世安乱说话,实在是他太了解皇帝了,知道这个时候,贾璉就一定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是稳住京城的定海神针。
“小题大做,朕还清醒著呢。”此前还稍稍心有不安的承辉帝,被提醒了一句之后,立刻踏实了很多,语调也顺畅了。
贾璉是晚上才接到的消息,夏刚派人悄悄通报。
事情是午后发生的,现在才传来,实在不能算快了。
可见,夏守忠生病臥床后,实力大不如前了。
太监群体就是这么现实,夏守忠离开了核心岗位后,后续的继任者虽然是他推荐的,但也就那么回事。
世態炎凉,人情淡薄,不过如此。
发生这种事情,贾璉倒是不慌不忙的,跟王熙凤和黛玉交代一番后,悄悄的出了门,连夜去了城南。
为何去城南呢,这里地面上都是贾璉的人,但凡有点事情,他能抄近道直奔神机镇驻地。
只要人在军中,手握神机阵,他就不怕任何人作妖。至於老婆孩子,贾璉没事,她们就一定没事。
过崇文门时,一切太平,至城南,贾璉立刻把倪二叫来,让他派人盯紧了城內各处城门,看看有无动静。
说到打探消息,传递消息,还要看这些地头蛇。
其实此前的事情也怪不得倪二,无非是他选择了保守的策略。当时贾璉不在京中,李元一手顺天府,一手五城兵马司,李元放权放的厉害,京城地面上权利格局发生变化,很多事情不是倪二能逞强的。贾璉惩罚他,真实用意是他有事情不及时通报。
这一夜太平无事,没怎么睡的贾璉才安心睡下。次日、后日,继续一切正常后,贾璉才悄悄离开城南。
这次的事情,说是虚惊一场,倒也不能算,算是一次演戏吧。发生要紧事情后,能不能及时的传递信息,能不能规划好路线等等。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团队陪著贾璉一起,领头的是副官范平,团队的成员都是贾璉的所谓帐下参赞,也就是参谋。
除了参谋之外,还有一支脱胎於贾府家將的精锐武装,人数不多,就一百人,分散在城南各处,得到消息后,隨时待命,隨时出发,护送贾璉前往军营是他们的使命。这些人都是贾璉一点一点安插下去的,负责人是绝对可靠的柱子。
三日之后,皇帝病情好转,贾璉也获许了云南之事的处置详情,官员就地由巡视御史处置,內务府的人,则押送进京,由李亨处置。
闻讯之后,贾璉正好和黛玉、宝釵一块閒聊,忍不住吐槽一句:“就怕这些內务府的官员,半路上遇见个天灾啊马匪的。”
贾璉还真不是有预感,就是单纯的吐槽。后续的一语成讖,那是真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