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看了看董卓,发现董卓竟也佩着剑。
他俩之前都是独自站在班列之外的,朝堂人多,刘备和董卓的佩剑都是战场用具,比较朴素,百官又有解剑脱履的惯性思维,还真没注意到。
刘备手中横刀闪着冰冷的寒光。
刚刚还嘈杂的朝堂,此刻比南宫崇德殿的灵堂还安静。
“益德,拿下这些贼子,此必为袁绍同党。”
刘备瞟了何颙等人一眼,直接下令抓人。
张飞像拎鸡仔一样拎着何颙的后领,将其提到殿门,一群兵士入殿将其双手押在了身后。
“刘备!你欲效梁冀之事乎?无故攀诬我等?谋害史侯之罪尚未……呜……呜……”
何颙大惊,正待大骂,却被鞋子塞上了嘴。
“你们可以攀诬吾兄,却不容别人攀诬你们,哪来的这种道理?”
张飞凑近何颙低声道:“再说……你和袁绍的关系连我都知道……”
党锢时,何颙就是袁绍救的,做不了官的时期,还经常私自跑到雒阳与袁绍一起搭救党人,是袁绍的铁杆好友,大多数官员都知道的。
郑泰、周毖、伍琼等人满眼慌乱:“董将军!刘贼跋扈,请董将军做主……”
董卓举步而出,咧嘴笑了笑:“玄德说得没错啊,你们连栽赃都栽得这么拙劣,又没点胆识,枉自有些名声,却无才无德,怎配立于朝堂?华雄……抓捕袁绍逆党!”
华雄也站出来,大概是见了张飞方才的做派,也拎着郑泰后脖领往殿门扔。
没几下,出来举告刘备的官员全都被张飞和华雄扔到殿门,刘备和董卓的兵士在大殿门口将这些人绑成了一串。
朝堂彻底鸦雀无声。
“……今日急召诸公前来议政,是为讨伐逆贼袁绍之事。”
刘备再度开了口:“贼人袁绍,祸乱禁中,谋害陛下,行刺储君,掳杀史侯……种种罪行罄竹难书,恶逆无道亘古未有!”
“此贼今已弃其族人遗骸潜逃,忠孝仁义尽皆逆绝!污国虐亲,毒施人鬼,历观载籍,无道之寇,以绍为甚!”
“若不使此贼归案伏诛,实乃我等汉臣之耻!”
“请诸公签此檄状,复君仇,靖国难,伐逆罪!举天下共讨国贼,见弗斩之!若有不讨,视为附逆……天下共诛!”
牵招出列,展开了一卷檄文。
这是要让百官签投名状,而且很显然这檄文是要广发天下的。
檄文内容不多,但罪孽极重,属于粘上一个词就得灭三族那种。
董卓第一个上前,在檄文上按了手印。
百官战战兢兢看向太后,但太后也同样战战兢兢的看着刘备和董卓……
面对投名状,但凡有官员稍有犹豫,在檄文递到身前的时候稍微磕绊一会,张飞和华雄便会将其拖走。
待所有官员签完,朝堂上已经被拖走了一半人。
“我要主持讨伐逆贼袁绍之事,崔公,董将军,请二位查办史侯被杀之案,此案乃袁绍所为,众人皆知。若有袁贼同党,请速将其肃清,还雒阳清明……储君明日回京登位,雒阳不能有附逆之贼。”
刘备看向崔烈和董卓。
崔烈是廷尉,负责审断的。
董卓当然是负责抓人抄家的——这可是美差。
……
朝会其实只干了这么一件事。
退朝后,‘幸存’的百官皆后怕不已,两腿战战的散去。
董太后反倒似乎回复了些许勇气,请刘备入后殿议事。
这是她杀何皇后的地方。
“玄德……你是想挟天子以做梁冀、窦武,还是有自谋大位之心?”
也许董太后也是豁出去了,问得极其直接。
“其实我的目标很小,我只想让人都当人,让大汉的人都能做自己的事。”
刘备答得很平和:“吾师教导我,不以人为财货,备贤德以服人。”
“何为贤德?”
“使人不饥,使人做人,使汉人幸生而在汉,使汉人傲身具汉骨——这才是贤德!”
“任何人想要挡我的路,就都是我的敌人……”
“无论他是名士还是世家……无论他是走卒还是皇帝!”
“我可以做薄职小臣,也可以做辅政权臣,称帝也无不可——我做什么都可以,这只取决于谁会支持我。”
太后沉默了很久,又问:“此等心念亦有悖逆之意,岂非国贼?你不要身后之名吗?”
“没错,我是贼。我本来就是贼……我有个匪号,大耳贼……”
刘备点头:“我不在乎什么逆不逆,也不在乎什么名不名……”
“权臣挡我,我便窃权。”
“皇帝挡我,我便窃国。”
“世道挡我,我便窃道!”
“天子若能为国为民,我便是天子辅臣!”
“天子乃我门弟子,若是不受我教化,不能奉我师门之义……我也说过了,若师门出了逆徒,我必会清理门户。”
说罢,刘备转身出了门。
还有几句,他没说。
挟天子?
乃公看不上……
乃公本也无心做什么天子,但乃公怕天子无德,所以……
乃公要做天师!
欲教化天下,便先教化天子。
贼无定势,谁受我教化,谁就可以是天子……若无人能受此教,乃公自己做这帝位也无妨。
乃公就是贼……
夺天之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