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当然是在警告太后,但他说的都是真心话。
因为刘备从来没把天子当作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不就是个头衔么?
谁当都行啊,大汉天子大多都是选秀出身的……
刘备也没把皇帝当作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一个职业而已。
而且很可能是大汉平均寿命最短的职业……
刘备来到这大汉十余年,在这里有了生死之交,有了传道之师,在这里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身边有了一大群依附追随自己的人。
他已经不再是‘现代人’了。
也正因为不再有现代人的固有观念,所以刘备现在很清楚——大多数现代人都很看重‘天子’这个头衔和皇帝这份职业,但实际上这大汉的士族,反而很少有人真把‘天子’当回事。
就连皇后和太后也不会把‘天子’当作什么至高无上的东西。
六后临朝可不是说说的,百年来几乎每一代天子登基,主持朝政的都是当时的太后。
汉代皇帝亲政的时间,其实没有太后和权臣们代管朝政的时间长。
真把皇帝当回事的,只有太监和小民。
是的,这看起来很反常识,但的确如此。
大汉士族的观念,其实比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都要开放得多,他们是不会把皇帝视为‘统治者’或‘独裁者’的。
他们实际上把皇帝视为了‘首席执行官’。
ceo而已,不见得就是真正的老板。
能把ceo做成真正老板的,整个大汉都没几个。
刘宏挣扎了一辈子,搞了无数的事情,虽然勉强成了大股东,但最终也没能完全控制董事会,还搞得整个集团公司近乎分崩离析。
虽然员工明面上需要遵守ceo的安排,但实际上……上过班的都知道,ceo说的话,意思意思给个面子鼓个掌就行了。
直接上级安排的任务才是需要完成的,要不然容易失业。
至于副总——如果ceo不是董事长,假设公司有五个副总,那大概率其中四个都不是ceo的人,因为ceo其实是不想让副总分权的。
员工一般也不会违反公司的制度,但这和谁当ceo真的没啥关系,这玩意是靠工资约束的……
——大汉的士族,也就是大汉集团公司的员工们,本质上也是这么想的。
草民们不会这么想,因为草民们不是公司的员工,他们会对这个世界第一的大公司产生一些美好的遐想……
后世人常把皇帝视为独揽大权的象征,但实际上大汉的皇帝,没有任何一个能独裁执政——一个都没有,包括刘邦和刘秀在内。
很多人在吸收千年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吸收了几百年的糟粕,以至于产生了很多思维束缚,遮住了原本简单清晰的逻辑。
如果一个家族企业的老总死了,留下个未成年的儿子。
一个分公司经理想在此时控制这家集团公司,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最好的做法,当然是成为老总亲儿子的指定监护人,接手遗产处置权。
毕竟想直接转让公司股份是没有法理支持的,现有的实力也不足以另起炉灶单干,掌握的资源也不足以直接取缔其他部门和各个分公司。
为了保障遗产处置权,就需要让其它有监护人资格的人和试图获取监护权的人让路,所以要让太后以及其他人畏惧自己。
太后和其他试图获取监护权的人畏惧的是什么?
军力?血与火?权与势?
不是的……
他们要获取监护权,就意味着他们是在规则内行动的人——刘备主动维护了雒阳,大汉的规则仍在运转。
而这些人畏惧的,其实是不讲现有规则的人。
也就是贼。
所以,刘备要亮出自己的招牌——别挡乃公,乃公是贼,逼急了乃公就不和你们玩规则了!
其实整个逻辑就这么简单,不是刘备想怎么做的问题,而是现在怎么做更合适。
……
深夜,刘协回到了雒阳。
回来后干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吃饭……
貂蝉很有常识,她熬了些粟米粥,且只允许刘协喝一碗。
刘协也没多要,甚至都没问为什么不让他吃饱,向貂蝉躬身说了句“谢谢阿母”,便捧着碗舔的干干净净。
看起来与刘备施粥时遇到的那些流民没什么不同。
“从明天起,你便是天子了,以后可能很少有机会出外了,还有什么想做之事吗?”
刘备问道。
“……我能不做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