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意外之喜
“另一个展厅?”陈江看了一眼跟随自己的助手,从他们的眼神中,陈江明白,他们是真的也不知道。
“这个展厅规模不大,但没多少人知道,”艾米解释道,“我的丈夫在南非高层,所以在那里买过一批军火,我才知道有这么一个渠道,当然,我并不能保证那里有你需要的东西,但你可以去碰碰运气。”
艾米补充道:“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带你过去看一下?”
在艾米的熟门熟路的带领下,陈江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另一处展厅,跟刚才的主展厅相比,这里的规模很小,并且展出的武器极为有限,大多数人都是坐在边上,甚至站着闲聊。
这不禁让陈江有些疑惑,这是什么意思?
黑市么?
“哎呀,这不是艾米小姐么?”一位身材消瘦、笑容可掬的欧洲高大白人走了过来,“这次是不是陪同您的丈夫又来‘扫货’了?”
陈江一听就明白了,对方应该是个军火贩子,而艾米这样的贵妇,自然是大买家。
果然,艾米开口道,“尤里先生,好巧,想不到又遇上了,我们上次从你们那里购买的武器装备,军方表示非常满意,感谢。”
“那肯定的,我们乌国的军火,世界有名,毛熊国有的,我们都有,他们没有的,我们也有!哈哈,就是要卖的比他们便宜,气死他们!”
陈江一听,乌国?哎呀,这可是毛熊国的表弟呀!在他的印象里,这可是毛熊国的第二武器库,从这里买东西确实是个很不错的途径。
自从大苏解体后,两国几乎平分了这个超级大国的军事遗产,有很多镇国重器也被乌国分到。
但乌国的经济实力根本就不足以支撑起这些武器的日常维护,更不用说生产了,所以他们对于军火生意是非常热衷的。
受限于漂亮国等大国定下的所谓“国际军火规则”,他们很多武器装备都不能随意买卖,只能通过这种类似灰色的途径赚上一波。
“这次可不是我买,是我的朋友,陈江先生!”艾米顺势引荐了陈江。
尤里一看陈江,就知道对方是华人军官,而且军衔不低。
虽然华人的信誉极高,做买卖不耍赖,但受西方国家限制的太狠,搞得乌国也不敢随意的跟他们做生意。
“陈将军?”尤里对于陈江的军衔并不清楚,一看这么多颗星星,还以为是遇到了将军,“不知道您需要什么?坦克和装甲车,或者轻武器,我们乌国的东西可是物美价廉,应有尽有。”
这倒不是尤里吹牛,他们继承了大苏大量的武器库存,那些用于发动世界大战的坦克和ak步枪,真是遮天蔽日。虽然他们已经在疯狂的甩卖,但还有太多东西留存着,这些东西又不能吃又不能喝,放着都是纯浪费钱。
“不,我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兴趣,我希望能购买航母上的设备。”陈江说的比较含糊,但大致的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
尤里一听,脸色立刻就变了,他心虚地朝边上看了一会儿,这才轻声说道,“你跟我来!”
说着就自顾自的离开了展厅,大踏步地朝外面走去。陈江在艾米的示意下也赶紧跟上。
“首长,这地方.”两名助手眼见这里越来越偏僻,顿时对这个安全问题颇为担忧。
“没事,我会把定位发给团里,至于安全问题,有我在,你们有什么好怕的?”陈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加上超一流的感知能力,实在想不出来这里能有什么龙潭虎穴闯不得。
如果对方真有什么歹心,他不介意让对方尝尝无产阶级的铁拳。
何况这是艾米引荐的,大概率还是靠谱的。
尤里带着陈江几人七拐八绕,来到了离展馆很远的一个十分僻静的小店,找了个角落的沙发坐下。
“这是我小弟开的饭店,放心,绝对可靠。”
他警惕地让手下看了看外面,确认没有引来“尾巴”后,才压低声音对陈江说:
“陈将军,您提到的‘航母设备’,这可真是个敏感话题。不过,您算是找对人了。”尤里脸上露出一丝狡黠而又自信的笑容,“我们乌国,别的不敢说,但关于那艘未完工的航母,以及黑海造船厂留下的那些‘好东西’,还是有一些渠道能接触到的。只是不知道,您具体指的是哪方面?”
陈江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起来。
他知道乌国继承了大苏部分航母技术遗产,但没想到对方如此直接。
他强压下内心的激动,保持面色平静,同样压低声音说:“这些东西你也搞得到?”
他对尤里的能力还持怀疑态度,在他的认知里,军火贩子似乎不应该是这样的呀。
“哈哈,”尤里尴尬的笑了一笑,“黑海舰队司令是我的叔叔,你说我弄不弄的到这些东西?”
陈江听后一惊,不过很快就释然了。
人家只是说叔叔,又不一定是亲叔叔,再说了,只要给的钱足够,让他们这些投机商多认几个爹都没问题。
何必要纠结于此?
反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自己是不会轻易上当的。
“我们目前最急需的是两样东西:适合滑跃起飞的舰载战斗机,以及可靠的航母拦截索。”
“舰载机?拦截索?”尤里摸了摸下巴,眼中精光闪烁,“su33?或者说t10k的原型技术资料?还有那些粗壮的钢缆和它的全套缓冲制动系统?”
“是的,正是这些。”陈江肯定道,他注意到尤里用的是更早期的代号,这显得更加内行。
“su33,或者说它的原型,在尼古拉耶夫和克里米亚的一些设计局里,确实可能散落着一些宝贵的东西,不仅仅是整机,更重要的是设计图纸、风洞数据、结构强度计算书这些‘软黄金’。”
尤里慢悠悠地说着,像是在品味一道大餐,“至于拦截索,我记得哈尔科夫或者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某个特殊钢厂,曾经为大苏航母生产过那东西,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工艺文件不知道还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