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若急取,致使诸萧有覆灭之危,并力合一,反生波折。更可虑者,若有霸者出,必为大患。”
听了这话,李爽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霸者么?”
韩陵并没有察觉李爽那一丝难以琢磨的心思,只是道:
“自永嘉之乱,天下纷争久矣。南国不乏豪杰,可与北国抗衡。若有人洞悉利害,统合荆襄、江东、岭南三地,则足以成就帝业,与大王抗衡。”
李爽的面色变得严肃起来,不过李爽并不如韩陵所想在思考着这话中的含义,心中只有震惊。
韩陵在等待着,等到李爽再度端起了茶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臣以为,当以纵横之策为主,兵战为辅。若使诸萧各自为战,大王则顺势而为,先占襄阳,后取江陵,顺江而下,直达建康,则灭梁必矣!”
“便如先生所言。”
——
建康。
自从梁帝北上之后,萧纲便从东宫搬进了显阳殿之中。
他这样的做法,并非没有招致众人的反对。只是,萧纲都以太子监国的名义给否了。
萧纲这么做,并非只是权力欲与虚荣心作祟,而是有着现实的考量。
掌控台城,才能掌控建康。
尽管,如今的建康已不如当年那座人口百万,四夷盈港的建康,可依旧是南朝最大的城池。
襄阳也好,江陵也罢,这长江上游许许多多的重镇,都比不了建康。
萧纲在梁帝北上之后,获益最大。
不仅掌控了江东,更是分到了一半的禁军,拥有最强的实力。
可得到的越多,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李爽带走了三十万人,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公卿,可在李爽那边的世族的待遇与在建康的世族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语。
萧纲得喂饱他们,才能坐稳这位置。
更让萧纲忧虑的是,湘东王萧绎的实力越来越强了,甚至已经渗透进了岭南。
这是萧纲无法坐视不管的。
“兴国!”
“臣在!”
陈霸先也是那回到建康的五万禁军之一。
因为先前的战事作战勇猛以及陈霸先曾在江淮效命萧纲的缘故,一回到健康,陈霸先就被缺少人手的萧纲火速提拔,成为了禁军大将。
“交州贼首李贲反叛朝廷,萧映不能制,孤担心久之必为大患,想让你去交州平乱,如何?”
“殿下但有所命,臣万死不辞!”
萧纲看着陈霸先如此模样,满意的点了点头。
……
走出了台城的陈霸先看了一眼万里无云的天空,心中顿感轻松。
看着迎面而来的少年,陈霸先脸上满是笑容。
“子华,随我去岭南。”
“岭南偏远,旁人避之不及,叔父为何如此心喜?”
“建康诸臣迂腐怯懦,嫉贤妒能,此非英雄用武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