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丝毫犹豫,趁着暖胎圈发车之前,奥德托按下了耳机的语音通话键。
“特鲁利、北,采用刹车暖胎法,尽可能迅速提升胎温,不要给后车机会。”
听到奥德托这句话,陈向北跟特鲁利两人,下意识看了一眼后视镜。
没有了车队工作人员的遮挡,胎侧红色的标识显露出来,陈向北瞬间就明白了奥德托的意图。
“copy。”
同样的回复声音在语音系统响起,还没有起步竞争,空气中就已经充斥着火药味。
第二道提醒哨音响起,紧接着赛道上方五盏指示灯接连亮起,再同时熄灭的时候,一辆辆赛车依次起步进行着惯例暖胎圈。
陈向北跟特鲁利两人,遵循了奥德托的指令,疯狂蛇皮走位的同时还不断进行点刹。尽可能利用地面摩擦,以及刹车盘的升温,然后再通过轮毂传递给轮胎。
别看多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操作,恰好就证明了f1车手高手对决,决出胜负靠的就是细节。
只不过这个画面放在赛道解说眼中,就感到有些疑惑了。
“老李,向北他中性黄胎起步,应该就是常规一停或者二停战术,按理说需要尽可能的保胎。”
“东海国际赛道并非低温赛道,没必要用这种消耗轮胎寿命的方式,去进行提升胎温吧?”
沙彤没有看明白陈向北的操作,如果真的要追求胎温跟起步的话,那为什么不干脆换上软红胎呢?
用中性黄胎去“烧胎”升温,岂不是自相矛盾?
面对沙彤的提问,李冰也是感到莫名其妙。
陈向北在国外的一些围场“恩怨情仇”,对于国内赛车从业人员来说,就跟八卦消息差不多,属于当不得真的那种。
毕竟欧洲记者向来喜欢搞大新闻跟浮夸,谁知道他们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都信的话会闹笑话。
不过当看到特鲁利同样使用“烧胎”升温,李冰就意识到这并不是陈向北激进,必然是车队方面下达了指令,让两位车手去这么做。
再联想到媒体报道以及后面苏蒂尔的软红胎,李冰感觉那些八卦消息恐怕是真的!
“老沙,向北恐怕是应对苏蒂尔跟科瓦莱宁的起步进攻。”
“有这个可能,但是不是存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风险?”
相比较李冰,沙彤对于国外报道关注就更少,完全不知道陈向北跟他们的过节。
他认为陈向北的目标,应该放在更前面的车手身上,而不是跟后面的车手菜鸡互啄。
为了针对而防备,破坏自己的比赛节奏,完全属于得不偿失。
沙彤的思维方式其实没错,只是他漏了还存在“鱼雷”这一点。
一发过来直接退赛,还比个毛赛……
两位解说的讨论,自然不会影响到场上车手们的状态。
暖胎圈很快完成,车手们再度回到自己的发车格,同时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赛道上方的指示灯。
哪怕0.1秒的分神,都有可能掉落不止一个位置。
很多时候发车比超车更关键!
“滴滴滴”的发车倒计时响起,指示灯一盏接着一盏亮起。
二十万人的围场鸦雀无声,每一双眼睛都关注着赛道上的场景,甚至于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错过发车的精彩时刻。
当指示灯全部熄灭的瞬间,陈向北非常精准的控制着油门,让赛车引擎动力跟轮胎抓地力保持着完美平衡,然后tf110赛车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正前方的舒马赫,起步油离跟转速配合的十分精准,展现出他极强的车技跟经验。
可是在反应速度上面,他慢了!
摩托车事故带来舒马赫最严重的影响,其实并不是身体上面的伤痛,而是对神经的损伤。
再迭加他四十出头的年纪,出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整个人的反应速度已经从巅峰t0水平,狠狠跌到了围场内中游乃至于下游车手t2水平。
这种百分秒左右的反应落差,放在其他赛事里面还不明显,放在f1里面足以让对手抽头乃至于抢占入弯线。
现在赛道上就出现了这种场景,陈向北火箭起步完成对舒马赫的抽头,前鼻翼越过了他的后轮,并且整辆赛车还在不断的爬升过程中。
没能到t1弯,陈向北就已经展现出起步超车的趋势!
相比较陈向北的前进,原本依次提升到左前方p10位置的特鲁利,他起步的第一动作不是去追赶更前面的车手,相反直接变道来到陈向北的车后,挡住试图发动进攻的苏蒂尔。
这就是二号车手的悲哀,哪怕他名次在一号车手面前,但当车队利益需要的时候,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别说是起步挡车,哪怕在终点线面前,依旧要减速让出冠军位置!
事实终究还是证明,布里亚托利理念是对的,
f1围场就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只有平庸的车队才会接受公平竞争。
争冠车队注定没有绝对公平!
曾经的陈向北少年意气,还有些无法接受这种有悖于体育精神的理念,认为这样剥脱另外一位车手的梦想太过于残酷。
现在他已经彻底接受了,竞技体育只看胜利,不看道德!
圣母心态放在f1围场,只有死路一条。
不想成为二号车手,那就要有新人佩雷兹的觉悟,做到比队友更快,更强!
tf110赛车疯狂加速着,丰田引擎发出野兽般的嘶吼,它要证明自己比梅奔更快,证明日系技术在f1的“最后一舞”。
尾翼、后轮、车身、前轮……
直至舒马赫眼角的余光,已经能看到车头上那13号数字标签。
tf110做到了,它不仅仅能在长直道上面凭借尾速强吃罗斯伯格,同样还能凭借着加速能力强吃舒马赫!
或许曾经巅峰状态的车王,能凭借个人自带0.5秒的硬实力抹平赛车性能差距。
如今下山的车神,无法应对新人的挑战。
亲眼看着陈向北起步一点点的超越自己,直到那赛车尾部闪烁的红灯出现。
舒马赫的眼神中除了震惊,还有着一种痛苦。
接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只有他一次次的起步超越那些车坛众神跟世界冠军。
时光流转,难道除了阿隆索,自己又要见证新星诞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