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索洛维约夫说的,谢尔盖出于对姐夫的同僚和朋友,姐姐在宫廷里后辈的丈夫,总是会记在心里的。
但是要他们去做什么?
索洛维约夫没有深入去问,他不想知道这些人的情况,同样也不愿意参与到他们的事业当中去。
甚至过去反对保罗的,不少人也是青年军官。
可是二十年后,今天这些人当中,不少人却在称颂保罗过去解放农奴的做法,甚至他们的父辈可能当时还反对保罗的作为。
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不能用常态来衡量。
但对于一个有前途的青年军官,1812年到1814年间立下大功,又是沙皇的近臣,自己圈子里的人,他确实也想拉沃尔康斯基一把。
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得看他本人了。
至于年轻人的组织结构,如果是上百人的军官团体,仅仅是中下级军官,显然也是不够的。
索洛维约夫甚至能够预见到,近卫军当中不少人会加入进来,还有彼得堡的贵族当中,年轻人也会参与其中。
不过他不知道,自己的侄子维尼亚明也会牵扯其中,而且从去年他从军以后,就一直积极参与其间的活动。
而且这个侄子和堂兄一起生活在莫斯科或者梁赞,倒是很少出现在他这里。
“谢廖沙,你考虑好了么?”
“我想还需要时间,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虽然您并不是长辈,但是我还是愿意这样称呼您。您就像是鹰旗,在战场上我们看到您,就像是看到了大元帅。”
“不,我不过是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的影子罢了。”
索洛维约夫一向会拒绝把自己和大元帅比较,这种谦逊反而总是能够带来好感。
而代表鹰旗,总像是说拿破仑那边的人,毕竟法国皇帝的军队里总是有鹰旗。
索洛维约夫在战斗中,还缴获过不少这样的鹰旗,这也是巨大的荣誉。
“只是以您的观点,会成为我那些同志的领袖,为什么您却没有做出什么行动呢?”
“因为家庭,还有就是我已经强调过很多次,现在的时机并不成熟。如果仅仅是一群年轻人,参考着法国人的制度,提出一些纲领,多少会脱离群众,要看到农奴们都在做什么,市民和贵族又在做什么,各个阶层的表现,他们的特性,最后才能够做出结论。只是抱着美好的愿望,可能会适得其反。你的观点.该怎么说呢,谢廖沙,如果为了救俄国,光是废除农奴制还是不够的。要充分了解各个阶层”
只是这一番苦口婆心,可能以后带来的结果,并不那么友好。
因为谢尔盖·沃尔康斯基因为个人驻地,以及协会影响的关系,他会加入到更激进的南方协会当中去。
索洛维约夫也不知道这个,十二月党人对于他来说都是个名词。
要是换成别人的话,大概都要两眼一抹黑,连这些人要干什么,他们的诉求是什么都不知道。
俄国这种在历史圈子里并不怎么流行的地方,想要精通历史,就是来个俄国史的博导都不一定好使,怎么可能事事都熟知历史走向呢?
会发生什么,他也不知道。
但谢尔盖对于他还有过高的期望,这也没有办法,谁让他索洛维约夫作为少年成名的军人,34岁就代理俄军总司令,有着崇高的威望,这些青年贵族都希望他能够站在自己这一边,登高一呼,下面就会有人响应。
但是索洛维约夫没有这个想法,他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总体的战略而服务的。
在19世纪,设身处地的为这个世界考虑,最大的威胁大概还是英国的霸权,以及即将到来可能的危机。
虽说因为他和威尔士亲王的关系,夏洛特公主的身边除了陪护,还有妇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王室养护体系。
要是这种情况下,夏洛特还能难产死了,一尸两命.那只能说是天命。
索洛维约夫不知道,他改变世界的能力,到了拿破仑这个巨人去了海岛上,才算是封印解除。
可是欧洲现在是这个样子的,很难说改变多少最后会带来什么。
像是十二月党人的事情,虽然他和这些年轻人当中地位最高的,也是和自己关系最紧密的几个成员之一的谢尔盖亲王提到了自己的观点,也希望他更加务实。
但是对方显然只是听进去了表面意思,实践当中会怎么样,以后也是未知的。
而另外一件事情,可能是抽象又有点黑色幽默的。
夏洛特公主在11月份会诞下一个健康的男婴,而且她自己也活了下来。
这样的话,甚至维多利亚连射在墙上的机会都没有了。
因为夏洛特和她的孩子活着,就意味着她的叔叔们都可以安心的去过自己的日子了,有情妇在身边陪伴就好,也就是克拉伦斯公爵因为他的爱尔兰情妇早就离开他,可能还需要找个年轻的贵族小姐结婚。
但这些影响世界的事情,要过一阵才能够被当事人意识到。
欧洲王室到时候大概还要谢谢索洛维约夫,不管是虔诚还是功德,大概都要刷爆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