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大臣,礼部尚书来下旨,也是说明嘉庆皇帝对于各国使团一个欢迎的态度。
之前英国人这档子事情,确实也引发了诸多的不满,清朝军机处这边的讨论,确实也拟了一个章程出来。
至于三天以后,要礼节周到,总是要在紫禁城当中,太和殿上,接见各国使臣。
因此也涉及到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使团觐见的人数。
索洛维约夫和章煦在庆郡王府,谈的也是这个问题。
“章中堂,欧陆各国,若以尊长顺序,当时俄法在先,瑞典荷兰次之,葡萄牙次之,其余各国又次之,因此召见之事,遵奉国书,是由大臣呈给皇上,还是我等自行奉献?”
“若是以圣祖时旧例,需行三跪九叩大礼。如果只是贵使前来还好,不过是把诏书呈上,圣上自会接纳,于礼仪之处,二者皆可,这也是皇上圣裁。可是各国使臣一起觐见,这样反而不便。”
“依此看来,不如俄法二国由我等使节献书以及宝章。”
“何为宝章?”
“是一种勋章,在欧洲各国之间,君主从来都互相赠予本国最高级别的一等宝章,这是一种礼节,我国君上也有多国授与的宝章。”
“大清乃天朝上国,汝等前来,俄法大国也,皇上还能高看一眼,更何况本朝尚无此例,但也可以奏明圣上。”
“以中堂之见,该当如何?”
索洛维约夫把球踢给章煦,也是要试探意见。
“呈交国书,自然可由贵使奉上。至于宝章,是为何物?”
章煦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总是还对于洋人有些兴趣。
索洛维约夫就指了一下自己此时佩戴的几种勋章:“这是马耳他骑士团勋章,是先君在世时授予,为二等章,如今已经不再使用。这是一等圣乔治勋章,本国武官,为将者须有殊勋方可获得;这是一等圣安娜勋章,亦为武功章,乃先君彼得第三入朝为储时引入,先君保罗时方才授予;这是圣安德烈使徒宝章,也就是此次要献给皇上的宝章,是本使先登而入法京巴黎时所得,为最高等级。”
至于索洛维约夫还解释了一下,荣誉军团勋章的来历,并且表示给嘉庆皇帝奉上的,都是最高级别的宝章,也是本国各自造办处,从珐琅器当中选择最优者,镶嵌宝石而成。
而且索洛维约夫还让弟弟安东手捧宝匣,把要献给嘉庆皇帝的勋章奉上,让章煦前来查验。
这位军机大臣也能够看出来,珠光宝气,比索洛维约夫佩戴的这一枚做工更好,虽然形制相同,也是精心打造和拣选的。
“不知中堂,宝章可否呈给皇上?”
索洛维约夫也是一笑,他这边说了,倒是永璘来接茬了。
“章中堂,我想还是让皇上知晓为好,二国君主也是一番好意。”
“王爷,我看也是要呈奏皇上。至于一应礼节,索将军可无异议?”
“没有了,得见天颜,也是幸事,更愿两国世代交好。”
嗯,他这样做倒是没事。
内伊住在海淀这边,索洛维约夫给他写信也说明了情况。
本着来都来了,能把事情办成,就要比英国佬强的观点,内伊也没有表达意见。
其余国家的使者,过去见到中国皇帝,那都是丝滑下跪的,几个小国更是没意见。
礼节方面,也就很快决定下来了。
见面的仪式,也是皇帝早上上朝,群臣也都要叫大起,在太和殿接见各国使臣。
由于各国使者住在海淀,他们还要从城外进来。
索洛维约夫则是要从庆郡王永璘的府邸出发,各自都在西华门外等候。
从西华门进来以后,要先到南书房去等候召见。
早朝这边官员就位以后,也该各国使臣入殿,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奉上国书。
俄法两国的使节,可以奉上国书,由皇帝亲手接过,以示重视。
其余各国的国书,以及各国奉上的“宝章”国礼,则是奉礼官呈上。
回到军机处,董诰和托津两位大人也等着章煦的消息。
“章大人回来了,差事办的可好?”
“托大人,这办差也真是分人,之前英夷的事情,搅得朝堂都不得安宁,皇上也是动怒。但俄国使者还算恭顺,礼仪方面倒也好说,只是有一事,还需呈报给皇上。”
“不知是何事?”
“俄法二使臣,除了献上国书以外,还各自有奉礼郎,献上宝章一枚,至于这事由么,俄使都已经写在奏疏上了。”
董诰看了以后,倒是有些疑虑。
要是以乾隆爷的脾性,大概会说把天朝上国和欧洲各国视为一等,不过又会很好面子的给收下来,回头要啰嗦几句。
至于嘉庆么.
他虽然好说话,但是却比较认死规矩。
于是四个军机大臣在这里议事,到了下午又上了个折子。
嘉庆看了以后,心态倒是很平和。
“诸卿,如此看来,这宝章是受还是不受?”
董诰的回话就很简单:“启禀陛下,此章也是受得,事由都在上面写着。”
嘉庆看了以后,倒也点头,只要总体上的规矩没问题,他这里就能过关。
“之前欧洲各国总是在礼节上出事,这一次也算难得。章煦,你可曾见过宝章样式?”
“陛下,俄国使臣将宝章都收在宝匣当中,确实制作精当,还有项链搭配,很是精巧贵重。”
至于法国的荣誉军团勋章么,最高等级的也只有法王父子可以佩戴,上面写的倒也清楚。
嘉庆这边手上还拿着朱笔,直接批了两个字。
“准奏”
原因也简单,至少二国使者都接受了三跪九叩大礼,后面的各国使臣,因为跟着两个大国前来,至少其中三国以前派过使者到天朝来,都是懂规矩的“外藩”,因此也准奏。
索洛维约夫从永璘那里听说了嘉庆皇帝的一些小习惯,比如说特别重视礼仪规矩,因此也担心些问题。
不过回复却如此之快,这一次又来了军机大臣托津,他的级别要比章煦更高,在军机处中排位第二。
最后规矩的确定,是如此容易,双方也都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