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抚摸着这个茶碗,也是感叹道:“可惜,最妙之物,存世却也最少。”
这个审美观念,一下子就给拉高了。
永璘听了这话,倒也点头,他都只是在皇阿玛那里见过。
就是皇上自己,见到了也不会随意触碰的,毕竟这样珍品,确实也非常少见。
“世上珍贵之物甚多,将军也不必一一感叹。”
“是也,不过有珍品之人,也要有守卫之术,难免会有人窥伺神器。”
尤其是没品的英国人,索洛维约夫可是知道,以后他们抢劫到自家博物馆里的东西,还不知道要有多少。
就是有这个本事,可是他们会玩么?
甚至欧洲人也分成两类,大概大陆上的会仔细研究,而海上的总是拿来当猎奇。
就是美国人,他们也不懂青铜器,一旦盗墓贼得手,不少器物就会流失到海外。
到了不懂行的收藏者手里,大概才是最麻烦的,尤其是私人藏品都实际上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将军所言甚是,不过也似有所指。”
“说的就是英国人,如今欧洲大战刚刚结束,他们为什么要来天朝,借朝拜之名,欲行通商之实呢?皆为利来而已。王爷可知道,英夷虽能从天朝贩卖茶叶生丝往欧洲得利,却少有能够售卖到天朝的货物?”
“这本王也不知道。”
“我虽是外臣,但也知道天下之事。皇上虽然端坐在紫禁城,圣明烛照,又有爱民之心,但也只是熟悉天朝之事,对于外界么,都是依靠我们这些‘洋人’来转述的。英夷是洋人,法国传教士是洋人,俄罗斯使臣是洋人,而欧洲各国前来的商人,也都是洋人。洋人若是与天朝相善还好,若是心怀不轨,又心生歹意的,难免又会提供些错误的消息,或者不甚准确。”
当然了,目前嘉庆身边的这些传教士,虽然数量有限,不过他们还都算靠谱的。
要是康熙年间,还能够带来数学。
然而康熙看了虽然说好,但是满人懒得学,蒙古人在骑射,而汉官都是从科举之路走上仕途的,从明朝那不稳定的数学水平开始,也是到了清中期和欧洲拉开了差距,之前交流和学习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了。
到了乾隆年间,多少还能够带来绘画技术,可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其实马嘎尔尼使团到来之前,乾隆就已经有所警惕,甚至乾隆二十二年的时候,就是英国人闹着来天津告御状,最后导致了浙海关对于欧洲商人的提前关闭。
是的,以前清朝不是一口通商,甚至经常是三口到五口通商,还是英国人闹事的效率高,把廉价茶叶供应给闹没了。
虽然乾隆也有这个想法,要把浙海关关闭,从而来保护粤海关的收入,但英国人不闹事,也不会弄的那么快。
“这还只是外洋,不过天朝还有藩属,不知王爷可尽知否?”
“本王还是不知啊。奕毓,你知道么?”
“回王爷的话,下官也不知。”
至于克扪,永璘也不打算问他,大概也是不知道的。
“王爷可知琉球国?”
“这是知道,琉球素来乃恭顺之国,其新王即位,都是来京城请封,又有朝廷使者往琉球而去,宣读诏书敕封。”
“但王爷也不知,这琉球虽然恭顺,然而其国中三司使,却是日本国幕府将军属下萨摩藩,用来控制琉球国政的官署。虽然不能全部控制,但是通过在首里城设置司所代,也能遥控其国政,顺便进行盘剥,从而得利。琉球虽然得利于通商,然而大部分银钱,还是被萨摩藩给弄了去。”
而且,萨摩藩那是有名的缺德。
琉球从1609年,还是万历年间就被萨摩藩入侵,琉球国最终不敌,还丢失了奄美诸岛,当地的家谱和文书都被萨摩藩给销毁,最后被强行从琉球国剥离。
不过琉球最大的好处,还是其和明清两个王朝的良好关系,于是琉球的贸易好处,不少都被萨摩藩给吞了去。
以后明郑和清朝对抗的时候,琉球因为三面受气,不得不选择观望态度,结果被郑经白嫖了硫磺和商品,萨摩藩对此不闻不问。
当时还是康熙年间,福建浙江沿海还在禁海,对于郑家的海商兼海盗集团,康熙也没有什么办法,一直到收复台湾来了个大的。
还是德川幕府看不下去了,在平户扣了郑家的船,给琉球收上来三百两白银给找补了一些货款。
而琉球国此时的状况,要比之前还要糟糕。
因为人口增长和环境破坏,此时岛上还经常爆发瘟疫和饥荒。
从海上获得的贸易利润,甚至连琉球王族在内的五大国司都没有获得多少,大部分都进了萨摩藩的腰包。
而萨摩藩那边,因为黑得利,在本藩内还在种植黑,导致鹿儿岛周围长期缺粮,人民也是苦不堪言的,甚至连种大米都没有机会。
但萨摩藩的情况索洛维约夫不知道,他主要针对的,也是此时大清的各个藩属国的情况。
像是嘉庆御赐“越南”国名的阮朝,他们的端慧太子曾经远渡重洋到凡尔赛宫去,和路易十六一家见面,这件事情也是多次去了巴黎的索洛维约夫,才能够收集到的消息。
不过越南还算老实,要是法国人不来殖民的话,大概和朝鲜算是最后两个大清的死忠小弟了,至少打不过的时候还知道摇人来找天朝救援。
有些藩属国和朝贡国,那最后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最冤枉的一个就是琉球。
索洛维约夫讲了这些以后,永璘这个好脾气的郡王,都有点憋不住了。
“真是岂有此理!”
当然了,索洛维约夫说的,他都要和两个宗室的翻译科进士,一起上奏给嘉庆皇帝,这也是个重要的情报来源。
“王爷息怒。”
“不过是一时气愤罢了,竟然有人敢如此盘剥天朝的忠实属国。”
嘉庆和永璘这对兄弟,倒是三观都比较正,前者还是个被自己手下贪官污吏气的哭哭啼啼的他是啥外貌以后倒是会讲。
而永璘的特点是没有架子。
就是这样,他才这样表现,倒也正常,算是一个正常人表现出比较激烈的态度。
至于往后的事情,也就要看情况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