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华伟轻笑一声,並未直接回答,反而反问道:“那妃暄今趟入川,又所为何事?”
师妃暄微微一顿,眸光微凝,似在斟酌言辞。片刻后,她轻声道:“先生可曾听过邪王』石之轩?”
易华伟眉梢微挑,示意她继续。
师妃暄神色渐转凝重,声音虽依旧清冷,却透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石之轩,乃是魔门近百年来不世出的奇才。他身兼间派与补天道两大分支的绝学,更將其融会贯通,自创出一门诡异绝伦、威力惊世的奇功——不死印法』。”
微微倾身,师妃暄继续道:“此人性情复杂难辨,亦正亦邪,行事全凭一己好恶,武功智计均堪称天下顶尖。无论对我们慈航静斋,还是对魔门各派而言,石之轩都是令人极为头痛的祸患。观其只手单拳,便能兵不血刃地顛覆大隋,致使天下四分五裂,便可知其厉害之处。”
她轻嘆一声,眼中掠过一丝复杂之色:“若非当年碧师伯以真情动其心魄,令他融合正邪各家之长而创的不死印法』出现了一丝绝不该有的破绽,如今天下局势,恐怕绝非眼前这般光景。”
易华伟闻言,唇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不死印法…究竟是何等邪功?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练成便可长生不死?比之阴癸派的天魔大法』和魔门的道心种魔大法』,又如何?”
师妃暄平静答道:“这世间哪有什么真正令人长生不死的功法?执著於臭皮囊的长存,本就不是明智之举。”她话锋一转,反问道:“先生可曾听过佛门四宗?”
易华伟微微頷首:“天台、三论、华严、禪宗。”
“不错。”
师妃暄眸光微闪:“石之轩不仅精通魔门绝学,还曾潜入佛门,偷学过三论宗嘉祥大师和禪宗四祖的秘技。他乃是武学史上罕见的奇才,无论什么奇功秘笈,到了他手中,总能融会贯通,另闢蹊径,更上一层楼。”
她凝视著易华伟,语气郑重:“在武林史上,恐怕唯有先生,才有资格与之相提並论。”
易华伟微微一怔,隨即失笑:“妃暄谬讚了。”
师妃暄却摇头道:“並非客气。先生乃是当今武林中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蹟。”她顿了顿,继续道:“不死印法的厉害之处,暂且不说。单看当年佛门四大高僧联手追杀石之轩,务要收回其武功,三次围剿,却仍被他负伤逃脱,便可知其可怕。”
见易华伟神色间似有不以为然,师妃暄轻嘆一声:“先生若以为四大圣僧武功平常,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之所以名不显於江湖,只因是真正的方外之人,从不捲入江湖俗事,故不像寧道奇般名震天下。当年嘉祥大师和四祖联同天台宗的智慧大师、华严宗的帝心尊者,联手追捕石之轩时,连阴癸派都噤若寒蝉,不敢插手或沾惹分毫,由此可见四大圣僧的厉害。”
目光悠远,师妃暄仿佛陷入了回忆:“石之轩的可怕,不仅在於他的武功,更在於他的智慧与心计。他能在佛门与魔门之间游走自如,汲取两家之长,创出独步天下的武功,这份天赋,古今罕有。”
“石之轩的不死印法,据说能够化解生死之气,转死为生,化生为死,玄妙无比。与他交手之人,往往会在不知不觉间被其功法所制,內力流转受滯,甚至反为其所用。”
师妃暄语气渐沉:“更可怕的是,他的心计深沉,善於利用人心弱点,往往能在谈笑间制敌於死地。”
易华伟皱眉道:“刚才妃暄所说,对魔门来说,石之轩也是个大祸害,又是什么意思?”
师妃暄回道:“因为石之轩有心一统魔道,所以对魔门各派的领袖,有一定的威胁,阴后祝玉妍便对之极为忌惮。如非被碧师伯破去他的不死印,祝玉妍恐怕早保不住她魔门第一人的至尊地位。”
易华伟开口道:“妃暄对此人了解如此之深,可是慈航静斋与他有什么渊源?”
师妃暄眸光微黯,沉默片刻方道:“实不相瞒,石之轩与敝斋確实有一段渊源。当年他潜入佛门,不仅偷学武功,更与敝斋一些前辈有过交往。其中细节,恕妃暄不便多言。”她抬起眼,直视易华伟:“先生今次入川,莫非与石之轩有关?”
易华伟不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我既然创立天道盟,自然要关心天下大事。石之轩再强,也不过一介草莽。”
易华伟的声音平静无波,却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度,仿佛那令正邪两道都闻之色变的“邪王”,在他口中也不过是寻常人物。
师妃暄凝视著他,眸中秋水微漾,似是被他这淡然中蕴含的绝对自信所触动,又似在细细品味他话中深意。
她素手轻执茶壶,再次为易华伟斟满碧绿的茶水,动作行云流水,带著一种天然的韵律美感。水声潺潺,茶香裊裊,在她月白广袖拂动间,雅室內更添几分寧謐。
“先生创立天道盟,数月间席捲半壁江南,整合南方武林,约束豪强,清剿盗匪,使民生稍安。”
师妃暄的声音清冷如旧,却透著一丝不易察觉的讚嘆:“此等功业,实非常人所能及。妃暄游歷天下,所见疮痍遍地,百姓流离,唯有先生治下,稍得喘息之机。仅此一事,先生便功德无量。”
她微微一顿,眸光如清澈溪流,映照著窗外的月辉与室內的灯火,直视易华伟:“然则,天下非仅江湖。先生志在何方?妃暄愚钝,还望先生解惑。”
这便是慈航静斋这一代最杰出传人的试探,亦是她身处乱世所肩负的使命——寻得真龙,助其结束乱世,重开太平。她此前接触过李世民,认为其或许是合適人选,但眼前这位横空出世的“无名”先生,其手段、武功、势力扩张之速,却远远超乎所有人预料,已然成为天下棋局中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变数。
易华伟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青城茗茶特有的清冽甘醇在舌尖蔓延开来。
“志在何方?”
易华伟重复了一句,嘴角噙著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重新落回师妃暄绝美的容顏上:“妃暄以为,天下为何而乱?”
师妃暄微微一怔,沉吟片刻道:“煬帝无道,穷奢极欲,三征高丽,开凿运河,耗尽民力,致使天下怨沸,群雄並起。门阀割据,梟雄逐鹿,百姓苦不堪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