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张督邮,陈大上月采药坠崖,腿骨未愈……”
“所以、所以老夫未曾将他列入名册里去。”
“抬也要抬去!”
张郗厉声喝道。
“朝廷就要伐吴了,耽误了国家的征程,尔等吃罪的起吗!”
话落,即转头对衙役道。
“去陈家拿人!若敢抗命,以谋反论处!”
待徭役闯入陈大家拿人时,陈大妻子含泪将家中钱财尽数奉给张郗。
只求他莫要强征他夫君到前线去。
张郗既得了钱,却又不着急走,说道:
“某也只是一督邮,若是不能按规定交上具体数目的徭役。”
“某也得受罚。”
陈大妻子会意,又回屋将家里唯一值钱的金钗子赠给张郗。
“有劳张督邮通融通融。”
张郗侧目望一眼屋内,见里面的确已经穷得拿不出任何东西,榨不出半点油水了。
这才带人离去,并说道:
“……也罢,念在陈大的确是腿上有伤。”
“此次南征,便免了他的徭役吧!”
话落,方才带着手下人,大摇大摆离去。
只留下陈大妻子,望了眼粒米不剩的空锅,长长地叹了口气。
今晚只能指望有好心的村民,能够接济他们一二了。
可听说官吏挨家挨户,也各种理由,强征了不少米面。
也不知道他们家中还有没有余粮。
同样场景在各县上演。
在陈留,县丞发明“助役钱”,声称交钱者可免役。
他会上奏朝廷,说明此事。
在东郡,官府克扣民夫口粮,每日只发半份。
最甚者属颍川,
竟将征役名额暗中加码——
朝廷要七成,他征九成,多出的两成竟要民夫自备干粮赎买。
颍川是老牌士族聚集地了。
中间经历过曹操统治,然后又是大量精英阶层跟随曹操进入蜀地。
颍川地区的势力,经过了好几轮的洗牌。
这里整体的管理也是比较混乱的。
秋风萧瑟,王老汉蹲在自家田埂上,望着尚未成熟的粟穗发呆。
昨日差役来征走了他的独子,今日又来索要“助役粮”。
“老丈,莫怪我等狠心。”
差役掂着钱袋,“咱家府君说了,一斗粟抵一日役。”
“您交十石,令郎就能早归百日。”
王老汉颤抖着掏空米缸:
“官爷,只剩这下这些了……”
差役瞥了眼不足三斗的陈粮,突然抬脚踹翻米缸。
“老东西,敬酒不吃吃罚酒!”
说罢扬长而去,留下老人跪在撒落的粮食中痛哭。
当夜,颍川阳翟县郊的破庙里,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农夫聚在微弱的篝火旁。
“狗官!狗官哪!”
“我儿被征去才半月,就传来死讯……”
说话者正是王老汉,他浑浊的眼中燃着怒火。
“说是失足落水,可同乡带回的尸身上全是鞭痕!”
古代最辛苦的便是徭役工作。
尤其在汉末三国时期,生产力总体不发达、交通不便的情况下。
凡是服徭役的人,通常不死也得掉一层皮。
能在一场大规模战役中,服徭役且活下来的,那绝对算是命相当硬的。
“我家交了五石粟,第二日又来要!”
年轻些的王五咬牙切齿。
“那督邮还说,之前交的算‘修路钱’,现在才正式开始算役钱!”
另一名农夫冷声笑道:
“圣旨明明是减役三成,到我们这儿反倒多出两成。”
“诸位可知其中猫腻?”
他蘸着雨水在供桌上划拉。
“诸位看……”
“郡里要七成,县里加两成,乡亭再刮一层……”
“最后全进了这些狗官的腰包!”
破庙外雷声大作,闪电照亮了一张张愤怒的面孔。
王老汉举着锄头,颤巍巍站起。
“横竖都是死,倒不如……”
“反了他娘的!”
王五抄起锄头砸向供桌,木屑飞溅。
三日后,一队差役照例来村里催粮时,等待他们的是锄头镰刀。
当督邮闻讯带兵赶来,只见官道上悬着七具尸体,最前方差役的嘴里塞着带血的告示——
正是那份被篡改的征役文书。
“杀官差者诛三族!”
“尔等好大胆,竟敢造反!”
督邮怒吼着冲进村庄,迎接他的却是从四面八方射来的竹箭。
当他被吊上村口老槐树时,终于看清领头人竟是那个佝偻的王老汉。
消息如野火蔓延。
短短旬日,颍川、汝南、陈留三郡交界处,聚集起上万流民。
他们推举这王老汉为首领,号称“平役军”,专杀贪官污吏。
消息传到同在河南的梁国里,
梁王刘理正与国相诸葛均对弈。
忽闻殿外脚步声急,主簿陈泰手持漆封军报匆匆入内,额上还挂着汗珠。
“大王,河南急报!”
陈泰单膝跪地呈上竹简,“颍川、汝南流民聚众作乱,已杀朝廷命官十二人。”
“据报,乱民逾万!“
刘理执棋的手悬在半空。
他搁下黑玉棋子展开军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这是谁干的!”
刘理看罢,拍案而起,震得棋盘上棋子乱跳。
“竟敢篡改陛下的减役圣旨,逼反河南百姓!”
刘理是严格按照刘备颁布的圣旨,遵行减役条令的。
甚至他还在基础上进行了减少。
只是没想到竟有些地方官员,仗着天高皇帝远,值此国家大事之际,牟取私利。
诸葛均拾起散落的军报细看,胡须微颤:
“大王慎言。”
“然乱民杀官据县,实乃大逆。”
“当速报洛阳,请朝廷定夺。”
刘理起身踱至殿外廊下,秋雨初歇,檐角滴水声声入耳。
他望着南方阴云,忽然转身对众人道:
“不可!此刻父皇正筹备伐吴,若闻中原生乱,必分圣心。”
王袍在风中猎猎作响,“本王既食汉禄,当为君分忧。”
言外之意,他打算出兵平叛。
诸葛均闻言大惊,急趋上前,大声提醒道:
“大王!《汉律》明载,藩王无诏不得擅动兵马。”
“况流民虽众,实乃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
“今癞癣之疾耳,我等只需安心等候朝廷旨意便可。”
“何必趟这趟浑水?”
“岂不闻,多说多错,多做多误乎?”
“国相只见律令,未见危机。”
刘理指向南方,正色道:
“今乱民初起,火候不足。”
“若待朝廷文书往来,恐其势已成燎原之势!”
他忽然提高声调,大声吩咐道:
“传骑都尉诸葛恪!”
不过半刻,身着鱼鳞甲的年轻将领疾步入殿。
此人正是诸葛均之侄诸葛恪,去岁才从鲁国来投。
他行礼时腰间环首刀与甲片相撞,发出清脆声响。
“臣请大王三思!”
诸葛均挡在侄儿身前,劝谏道:
“昔七国之乱,皆起于藩王擅权……”
“今正是多事之秋,冒然动兵,恐惹圣上猜忌。”
刘理哈哈大笑,道:
“国相莫非疑我刘理要做第二个吴王濞耶?”
他的笑声戛然而止,伸手扶起老臣。
“吾父常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今民变似火,若等洛阳调水来救,梁国早成焦土矣!”
陈泰见缝插针,趁此机会进言道:
“臣适才查《汉律》补充令,藩王若遇本州突发叛乱,可先行镇压,再行奏报。”
殿中烛火忽明忽暗,照得众人脸色阴晴不定。
刘理唇角微微勾起,笑道:
“听见了罢!”
“若本州有叛乱之事,本王有便宜行事之权!”
见此,诸葛恪也适时地单膝跪地,抱拳道:
“大王,臣愿为先锋。”
“流民无甲无阵,三千精骑足矣。”
刘理毕竟是诸侯王,得了朝廷许多赏赐。
梁国还是能够养得起三千骑兵的。
虽然流民号称有上万之众。
但正如诸葛恪所言,
这些人都只是蝼蚁之兵,乌合之众。
说难听点,就是一群无组织、无纪律,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罢了。
既无精良装备,也无精兵利器,更无系统的训练。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张角号称有上百万黄巾军,结果却会被卢植几万正规军吊起来打的原因。
在正规军面前,再多的贼众都是不够看的。
刘理抚掌定策:
“善!传令!”
“着诸葛都尉率轻骑一千为左翼,陈主簿领步卒一千为右翼,本王自将中军。”
“即刻点兵,马上出发!”
诸葛均见事不可为,长叹一声:
“既如此,臣请为随军参赞。”
“然事后须立即上表请罪。“
更时分,睢阳城外火把如龙。
三千精锐列阵待发,铁甲映着月光泛起寒芒。
刘理白马银铠,在军前举起鎏金马槊:
“将士们!乱民杀官虽有过,然究其根本,乃贪官污吏所逼。”
“今日本王亲征,当诛首恶,赦胁从!”
“愿随大王!”
三军齐呼,声震郊野。
大军星夜兼程,次日黄昏便抵乱民聚集的葛陂。
斥候来报,乱民正在陂前空地上分粮,毫无戒备。
刘理登高远望,只见万余衣衫褴褛者散坐各处,中央有个白发老者正在说话。
身旁竖着“替天行道”的麻布旗。
“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
诸葛恪眯眼观察,旋即冲刘理拱手道:
“臣请率本部轻骑绕后,断其退路。”
陈泰却皱眉:
“观其多为老弱妇孺,强攻恐伤无辜……”
刘理抬手止住二人争论,断喝道:
“擂鼓列阵,先慑其心!”
一声令下,战鼓震天,三千精兵自三面现出。
流民顿时大乱,那白发老者——正是王老汉。
他急忙组织青壮持农具迎战。
然而锄头镰刀怎敌得过制式兵刃?
不过半个时辰,乱民便溃不成军。
“降者不杀!”
刘理纵马冲入战场,一槊挑飞某个持柴刀扑来的汉子,却不伤其性命。
银铠白马的王者之姿,让许多流民跪地求饶。
待到月上山头,战事已毕。
清点俘虏时,亲兵押来白发散乱的王老汉。
老农虽被反绑,却挺直腰杆直视刘理。
“跪下!”
亲兵厉喝。
刘理摆手:
“松绑,看座。”
待王老汉坐定,他温声问道。
“老丈为何作乱?”
王老汉浑浊老眼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惨笑道:
“老汉只想为冤死的孩儿讨个公道罢了。”
说着竟从怀中掏出血书,“这是颍川郡强征丁口的真账,请大王过目。”
“公道?”
刘理接过血书。
烛光下,他越看面色越沉。
账册显示颍川郡守聂良不仅多征两成丁役,更将民夫口粮克扣大半,中饱私囊。
最后一页还附着十几份按着血手印的诉状。
“老丈可知,杀官造反是诛三族的大罪?”
刘理合上册子。
“知道。”
王老汉寿昂首,“但请大王想想,若您的儿子被贪官逼死,您当如何”
殿中骤然寂静。
诸葛均变色欲叱,却见刘理抬手制止。
年轻藩王的沉默良久,忽然起身离座,竟向老农深揖一礼:
“是朝廷负了百姓。”
“孤还不是人父,但孤知道。”
“倘若孤死了,孤的父亲一定会为孤报仇的。”
“只是虽是朝廷有负老丈在先,但老丈你却必须死。”
话落,又一指那些被俘虏被迫跟着造反的流民。
“至于他们,本王会上表朝廷,为他们求情。”
“免其一死。”
王老汉愣住,随即老泪纵横,顿首拜道:
“有大王这句话,老汉死而无憾了……”
三日后,葛陂刑场。
尽管诸葛均等人极力劝说“法不诛心”,刘理仍依律判王老汉斩首。
临刑前,老农忽然高呼:
“梁王殿下!老汉只求死后葬在孩儿旁边——”
“颍川西山有片乱葬岗,那里埋着三百多个冤魂!”
鬼头刀落下时,刘理别过脸去。
回营后立即召来陈泰。
“即刻准备车驾,本王要亲赴颍川。”
诸葛均闻言大惊:
“大王已擅自动兵,若再越境查案。”
“这、这、这太不合规矩了!”
“叛乱既然已经平了,还是先上表请罪。”
“纵然大王真想查案,等朝廷旨意下来了,再去不迟啊!”
好在平叛工作十分顺利,战后的安置工作也做的还算不错。
所以应该问题不大。
“此去洛阳,来回少说六日。”
“六日过后,聂良便有防备了。”
“本王骤然杀至,正要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国相放心,本王自有分寸。”
刘理取出梁王印信,“你先代我上表父皇,详陈此事。”
“再以本王名义发文颍川,就说……”
他沉吟片刻,“就说梁王奉诏巡抚河南民情。”
“回头,本王会亲自上表,向父皇请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