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守江山难
这么一套流程走下来,如今的岭南百越之地,便也就能成为后来,为天下人所神往的江南鱼米之乡了。
当然,这么一套流程——先是外藩内附为异姓诸侯,而后是异姓诸侯自然绝嗣,改以宗亲诸侯代之,再是宗亲诸侯被长安朝堂中央瓦解……
尤其是异姓诸侯自然绝嗣,和宗亲诸侯被逐步瓦解这两步,几乎都是要数十年,二者相加需要百十年的长久之计。
这就意味着岭南,同样无法在刘荣在位期间得到解决,顶多只能走上正确的道路,然后寄由刘荣的儿、孙继续往下推动。
总结到这里,情况已经是一目了然了。
——刘荣在位时期,汉家在‘外部问题’下的四个细分部分:匈奴,朝鲜半岛,岭南百越,西南诸夷,前三者都大概率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未来二三十年,匈奴人顶多就是元气大伤,亦或是内部分裂,却几乎不可能就此灭亡。
岭南百越不适合动武,就只能先熬死老乌龟赵佗,然后再谋求和平统一的契机。
在原本的历史上,南越武王赵佗活了足足一百零三岁!
自秦始皇年间率军南征公元前219年,一直到汉武大帝建元四年前137年,赵佗才薨于番禺今广州。
而今,时间来到天子刘荣新元五年,对应的是历史上的汉景帝十一年公元前146年。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赵佗的寿命余额,还有足足十年。
等熬过十年,把赵佗熬死,再送南越王世孙回去即位,然后再等待契机,迫使南越内附……
紧赶慢赶,那也是至少十几年后的事了。
至于内附的赵氏南越国‘绝嗣除国’,改以刘氏宗亲承袭宗庙,更是三五十年后才可能发生的事。
而朝鲜半岛——短时间内倒是能通过动用物理,来达成对朝鲜半岛的事实掌控。
但正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凭武力打下这么一片对华夏文化认同度不高,甚至都没什么了解的‘新服之地’,就必然需要再费数十上百年时间,来一点点推动文化融合。
匈奴、百越、朝鲜都‘不可急于一时’,最后剩下个西南夷,更是让刘荣根本不敢动心思。
——秦的基建能力,堪称人类封建史上的奇迹!
但就是这般堪称奇迹的基建能力,尚且只能在西南的穷山僻壤间,堪堪留下了一条五尺道。
何谓五尺道?
顾名思义:宽五尺,也就是一米出头的狭窄人行道。
如此狭窄的道路,别说是车马了,就连一骑都容不下。
说是羊肠小道,也丝毫不为过。
但就是这么一条羊肠小道,却在始皇嬴政一统天下之后,消耗了秦王朝超过两成的基建精力。
针对这片藏身于深山老林中的穷乡僻壤,雄图大志的祖龙嬴政,也从一开始的雄心勃勃,势必要将西南夷化为郡县,一点点退缩到最后,只要求秦少府修建一条五尺道,保证中原与西南地区的往来即可。
为什么?
因为这条五尺道,已经是堪称人类封建史基建狂魔的秦廷,所能达到的极限。
这条路再宽一寸、再长一里,秦廷都修不起、修不了了。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反过来讲——一个连路都没法修的地方,短期内注定是没有发展前景,以及着重发展的必要的。
而对当今汉室而言,西南夷,就是一块在秦一统天下之前,与世隔绝、与华夏文明隔绝,从不曾往来的‘世外桃源’。
始皇一统天下,穷秦之能,朝西南夷打通了一条五尺道,才算是打通了华夏文明与西南诸夷之间的稳定交通线路。
而今,距离那条打通西南夷的五尺道建成,也才刚过去七十多年而已。
毫不夸张的说:西南诸夷受华夏文化熏陶的程度,甚至都比不上朝鲜半岛!
至少朝鲜半岛早在九百年前,就有来自中原的王族建国……
如此说来,匈奴、朝鲜、岭南、西南四大‘外部问题’,在刘荣在位期间,均是‘无法彻底解决,只能起个好头’的情况。
其中,大概率无法根除的匈奴人,甚至是刘荣最能做出成绩、取得成果的那一个!
只能说:穿越者一路横推,统一蓝星,称霸太阳系,野望半人马,都是只存在于小说读物中的桥段。
真到了讲事实摆逻辑的时候,一朝天子别说是毕全功——单就是能在大多数层面,将王朝引领向正确的方向、起个好头,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始皇千古一帝,尚且无法尽全功,妄想为嬴秦立下万世基业,最终却是个二世而亡的结局;
明文帝朱棣戎马一生,拼了命要彻底解决掉北方的游牧民族,却也还是不得不听从太子朱高炽那句:爹,您做的够多了;
剩下的,就留给后世儿孙——留给孩儿,和瞻基去做吧……
到了刘荣这儿,也是一样的道理。
哪怕是穿越者,刘荣也依旧不得不承认:人力有时穷。
世间万物,尤其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文明——一个华夏封建王朝兴衰、走向的大政、大策,往往都需要时间的积淀,和耐心的推动。
就好比刘荣,即便作为穿越者,也无法在处于后青铜器时代,与钢铁时代早期的当今汉室,手搓热武器一样;
还有许许多多的事,刘荣哪怕知道最终的方向、最理想的终点,也只能抬起手臂,给儿孙指出方向到:往那边走,准没错。
而刘荣自己,则只能走出关键性的第一步——顶多就是再多走出几步,用实际行动指明方向。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文明的传承,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跑马拉松接力。
刘荣只能尽力跑好自己这一段,并告诉未来的继承者:往哪儿跑,怎么跑,如何分配体力,如何保持速度,哪里能补水,哪里能休息……
外部问题如此,内部问题,则相对乐观了些。
如果说,当今汉室的外部问题,可以细分为匈奴、朝鲜、岭南、西南四个范畴的话,那内部问题,则可以笼统的分为以下几个分支。
——民生;
——吏治;
——贵族;
——军队;
——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