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800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第800章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当夜,邵一客带着南洋募集的资金秘密抵港。

兄弟俩在油麻地货仓秉烛夜谈,账本上红墨水圈出的数字触目惊心:重建需要三十万港币,而账上仅剩八万。

早在“天一公司”的时候,邵老二把持公司财政大权,邵一客和邵一富在南洋开拓市场,彼此之间矛盾不大。

但邵老大退下去了,老二一手把持公司,将南洋影业改名为“邵氏父子”,自己担任总经理,长子邵为梅则负责公司财务。

在老三和老六看来,本来是兄弟共有的产业,现在却一家独大,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新家坡的两兄弟本来并未想与二哥邵一仁决裂,但公司改组后,邵一仁一手把持拍摄和制片,南洋那边只负责发行。

场地空着没有电影上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办法,南洋的两兄弟只能给香江公司打款,要求他们尽快拍摄电影,来满足己方的上映需求。

谁承想,邵一仁不似邵一杰那般有艺术追求。

他是财务出身,只负责利益最大化的邵老二,这里扣一点,那里减一点,出产的影片粗制滥造,根本没有观众愿意为之买单。

为了不损害声誉,南洋的两兄弟只得四处寻找片源,左支右突,过得很是为难。

翻脸还是不翻?

这两兄弟并未纠结太久,随着战火四处蔓延,几年后,倭寇侵占香江。

而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新家坡、大马以及整个东南亚相继沦陷。

邵氏兄弟数百间影院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就连邵一富夫都被倭寇投进监狱,罪名是“拍摄反倭电影”。

后来,在妻子黄媚诊的四处奔走和朋友的帮助下,邵一富被放出监狱。

出狱后,邵一富与三哥邵一客做出决定:蛰伏,等一个东山再起的时机。

抗战前,邵一富接近而立执念,身边却还没有妻室。

那些年来他忙于工作,没什么机会与女孩子谈情说爱,一直蹉跎单身。

当然,其实这事儿也是邵一富自己拖着,因为心中一直有位姑娘,却没机会在一起,索性不提。

说起来那是二九年那会儿的事儿了。

偶然间机会,邵氏兄弟结识了新家坡著名富豪于东选。

于东选是粤省籍华侨,父亲于广,以开矿发家,然后创办了药铺“于仁生”。

于广去世得早,于东选那时还未成年,家里没了主心骨,眼见就要败落。

没想到,于东选的运道比他爹还好,砸钱在森林中寻矿,陆续找到了十多个锡矿,立刻翻身做主,被称为“锡矿大王”。

后来,橡胶业兴起,于东选又用锡矿赚来的钱投资橡胶业,依然赚了个盆满钵满。

于氏家族在他手中复兴,与大马的陈家更家族并称为南洋最有钱的华人家族。

有钱有闲后,于东选开始进军房地产业。

他买下了市中心的两间戏院,还从英格兰找了个设计师将戏院改造一番,这就是“大华戏院”的前身。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地方只放映广东戏,后来租给邵氏,开始放电影,就此结识了在电影行业深耕的邵氏兄弟。

有一次,于东选邀请邵氏兄弟上门做客。

邵一富刚进门,就被于东选身边那位身穿丝绸连衣裙,头戴女士礼帽,脚下白色高跟鞋,气质清新脱俗的窈窕姑娘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于东选见状,就给邵氏兄弟介绍道:“这位是黄梅珍小姐。”

黄梅珍出身富商之家,是于东选众多女性“朋友”之一。

于东选将邵一客迎进门中聊合作,邵一富则由黄梅珍负责接待。

两人漫步在于家园的紫藤架下,黄梅珍手持象牙骨扇,轻轻摇动间带起阵阵幽香。

她谈起自己曾在伦敦留学,最爱看卓别林的默片,眼角眉梢都透着灵动。

邵一富听得入神,不小心踩到她的裙摆,慌忙道歉时却见她掩嘴轻笑:“邵先生比银幕上的喜剧演员还有趣。”

“呵呵呵……我虽然是电影人,但不擅长表演,可不能跟卓别林先生相比……”邵一富被黄梅珍分笑容迷住了,红着脸掩饰道。

黄梅珍对于电影颇有些见地,人又生得清丽动人,一番恳谈后,邵一富难免动了凡心。

只是黄梅珍罗敷有夫,于东选又是他们兄弟的恩人,此事太难办了。

都说爱情就像咳嗽,遮是遮不住的。

后来,邵一富九死一生从阿美利卡归来,黄梅珍早早等候在码头,看到心上人站在眼前,忍不住冲进他怀中相拥而泣。

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两人决心不再隐瞒,坦诚向于东选说明两人相爱的事情。

没想到这位于东选先生也是位秒人,他听罢哈哈大笑:“你们的事我早有察觉,君子成人之美,老弟既然和梅珍真心相爱,就不用顾及这么多,难道让梅珍一辈子陪着我这个老头子吗?”

就这样,战争前两人的事情过了明路,邵一夫与黄梅珍在新家坡大婚。

于东选还送了50万礼金祝贺两人新婚。

三人这段奇特的感情不但没有被人嘲笑,竟然一时间传为美谈。

吴达芳说,这位黄女士比邵先生大5岁,两人共有2子2女,他们的婚姻维持了50年之久。

二战结束后,南洋的邵氏兄弟邵一富与邵一客立刻重振旗鼓,趁着百废待兴的机会进一步扩大战果。

以电影业为核心,大肆发展戏院、影院、娱乐城、游乐场,到了1952年,南洋邵氏兄弟公司在新马两地拥有超过500家电影院,还有2个大型游乐场,两人合力打造了一个娱乐帝国。

与此同时,香港的邵一仁父子公司却在走下坡路。

前文已经说了,邵一仁并不像他大哥那样对电影有情怀,只是当作一门生意,对于拍摄题材和时事并不敏感。

而且,此时又有一位资本大鳄对香江电影行业磨刀霍霍,他就是陆云陶,东南亚华人企业家“四大天王”之一陆幽的儿子。

陆云陶的家族产业众多,金融、地产、航运、酒店等方面均有涉猎,所以虽然都是有钱人家出身,让邵一富与陆云陶比豪富,那是万万不能的。

陆云陶在英格兰剑桥大学修的是文学和历史,继承家业后,便成立了一家电影发行公司。

之后又在香江设立子公司,将手伸向电影制作,打算发展电影产业。

邵氏几兄弟都是旧社会过来的,他们善于刻画传统故事,拍摄手法保守,观念相对守旧。

陆氏则更加西化,选择的女星也好,拍摄的题材也罢,都更加摩登。

更不要说他们雄厚的财力支持,直接影响到邵氏父子公司的方方面面。

前有陆氏的“电懋”,后有“长城”夹击,邵一仁手中的人才、资源不断流逝,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面对陆氏电懋的强势崛起,邵一仁的处境愈发艰难。

他试图通过削减成本来维持运营,却导致影片质量每况愈下,观众流失严重。

(本章完)